21国史-非遗-24节气邮票(台湾)

中国台湾邮政定于2022年8月3日发行《故宫古画邮票——二十四节气(秋)》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郵票編號:D725
郵票名稱:特725 故宮古畫郵票-二十四節氣(秋)
所屬類別-主別:特種郵票
所屬類別-所有類別:農業
發行日期:2022/08/03
票  幅:36×64.5(毫米)
承 印 者:紐西蘭南方印刷有限公司
設 計 者:查爾特設計廣告有限公司    
全張枚數:12(6×2)
刷  色:彩色
印  法:平版
用  紙:燐光郵票紙
齒  度:14

說明:
為闡揚古畫之美,本公司特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清張若靄畫墨妙珠林(卯) 冊」為主題,分次發行系列郵票4套,首套「秋」含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枚郵票圖案,面值均為8元,以聯刷方式印製,每枚郵票長邊中間有異形齒孔。

發行數量 : 650,000

《墨妙珠林》為清乾隆時期的巨幅冊頁集,全套共有12冊,以地支編號,卯冊為張若靄所繪二十四節氣圖,其詮釋節氣的方式以山水圖案為主軸,有透過古代大家風格表現當令氣候,或有點綴應時的風俗活動、自然界動植物生態,呈現不同節氣景物的變化。

大版张:

附帶發行:
1.首日封(220毫米×158毫米):每個新臺幣3元
2.貼票卡:每張新臺幣8元
3.護票卡:每張新臺幣8元
4.活頁集郵卡(含護卡套):每張新臺幣16元
5.原圖明信片:每套新臺幣60元
以上均自2022年8月1日開始發售。
6.預銷首日戳套票封:每個新臺幣51元
7.預銷原圖明信片:每套新臺幣108元
以上均自2022年8月3日開始發售。

中国台湾邮政定于2022年11月3日发行《故宫古画邮票——二十四节气(冬)》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郵票編號:D729
郵票名稱:特729 故宮古畫郵票-二十四節氣(冬)
所屬類別-主別:特種郵票
所屬類別-所有類別:農業
發行日期:2022/11/03     
票  幅:36 × 64.5 (毫米)     
承 印 者:紐西蘭南方印刷有限公司     
設 計 者:查爾特設計廣告有限公司     
全張枚數:12(6×2)
刷  色:彩色
印  法:平版
用  紙:燐光郵票紙
齒  度:14


說明:
繼111年8月3日發行「故宮古畫郵票-二十四節氣(秋)」後,本公司續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清張若靄畫墨妙珠林(卯) 冊」為主題,規劃系列郵票。第2套「冬」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枚郵票圖案,面值均為12元,以聯刷方式印製,每枚郵票長邊中間有1個異形齒孔。

發行數量 : 650,000

《墨妙珠林》為清乾隆時期的巨幅冊頁集,全套共有12冊,以地支編號,卯冊為張若靄所繪二十四節氣圖,其詮釋節氣的方式以山水圖案為主軸,有透過古代大家風格表現當令氣候,或有點綴應時的風俗活動、自然界動植物生態,呈現不同節氣景物的變化。

大版张:

附帶發行:
1.首日封(220毫米×158毫米):每個新臺幣3元
2.貼票卡:每張新臺幣8元
3.護票卡:每張新臺幣8元
4.活頁集郵卡(含護卡套):每張新臺幣16元
5.原圖明信片:每套新臺幣60元
以上均自2022年11月1日開始發售。
6.預銷首日戳套票封:每個新臺幣75元
7.預銷原圖明信片:每套新臺幣132元
以上均自2022年11月3日開始發售。

台湾在2000年发行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整套邮票共二十四枚,分四次发行。邮票图案利用农村景象,随季节变化巧妙转换,每六个节气成为一季,以连刷印制

第一组春季。第一枚立春,背景远山显出浅绿树木开始发芽,“立春”两字两字用楷书写出。第二枚雨水,农民开始犁田,所谓“雨水”,下雨再不是雪了。第三枚画面出现雷电现象,一切冬眠生物都开始醒了,所以叫“惊蛰”,田里白鹭正在寻找鱼虾吃。迨到春分季节,有的地方可能开始插秧。这个季节白天黑夜,基本上一样长。等到清明季节山色更绿,由于农活忙,农妇把饭菜送到田间。谷雨季节雨水天气多,出门都准备蓑衣斗笠,它是当时雨衣,所谓“绿遍山原白满洲,子规声里寸如烟”,景色够迷人的。

·第二组是五月五日发行,反映夏日生活。立夏是栽秧之时,接着小满,非常需要水,邮票画面出现风车取水图景。接着是芒种,这时春季作物都已果实累累,古诗上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种田”。“夏至”这天是每年最长的一天,这时树上蝉鸣,非常好听。小暑季节天气渐热,邮票画面出现折扇,等到大暑就是高温季节,设计者匠心独运,用剖开的红西瓜,这时需要这类解暑降温食品。

·第三组8月4日发行,反映秋季风光。“立秋”说明秋天已到农作物处成熟季节,人们忙着收割。到了处暑高温逐渐减退,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草堆,象征了丰收,农民脸上也露出喜悦。白露季节凉爽开始,早上农作物都有露水出现,等到秋分,这天又是昼夜平均季节,这时田野上都是黄色植物,“枫叶红于二月花”,秋光无限好。寒露到了,寒意侵人,以后接着就是霜降了,早上起来可以看到草地上一层银霜。

·第四组发行于当年11月3日,“立冬”表示农事基本结束,人们为过冬做准备,过春节,例如“腌制肉类食品或酿酒”,大雪一到,寒冷季节降临,这时大自然界一片肃杀之气,水冷草枯,有些小动物开始冬眠,小雪、大雪时,经常大地上是白花花一片,“冬至”节是这一年最短的一天,过了这一天天气就渐长。“冬至阳生春春又回”,有些地方还吃汤圆作纪念。“小寒”、“大寒”季节,算作九九寒天,农民在家休息多,作欢度春节的准备。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是国家主要的群体,直至今天也还是这样。农业是国家经济基础,丰衣足食是农民的愿望,而风调雨顺又是农业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从整个社会来说,“国以民为体,民以食为天”,这也是公认的原则。

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就是一年,共分成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息息相关,也是人们起居作息的生活规范。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从千百万年的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人们总结了节令运行的情况,农业生产也就有了依据,所以二十四节气被我国劳动人民所重视,到了什么节令就知道要做什么农活。节令运行原则是《易经》书上所说“天行健”。
    诗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节风筝飘,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为使社会大众了解古人生活概况,台湾在2000年发行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整套邮票共二十四枚,分四次发行。邮票图案利用农村景象,随季节变化巧妙转换,每六个节气成为一季,以连刷印制。


    四套邮票均采用6枚横连的形式设计,将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定出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季气,以及浓缩在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的二十四节气,穿插在邮票图案中,还有那朴实的水桶、水车、谷堆、汤圆,令人感到无限的亲切。

    2月3日发行《春》

   5月5日发行《夏》


   8月4日发行《秋》


   11月3日发行《冬》


   这套邮票紧紧围绕农事活动而描绘,色彩鲜艳,显现出大自然界四季变化,室内方面着笔不多,但不失为一套农村风俗画。

这套邮票,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也充满着清新的诗情画意。欣赏之余,犹如身历其境。“田园风光好,山水寄清操,”那些身在高楼耸立、道路笔直广阔的市民,很难有机会经常饱览如此美丽多姿的田园风光。
    “得山水清,其人必寿”。欣赏这套邮票,可以摆脱肤浅世俗,使人心胸开朗,有益您的身心健康。

2000年2月3日,台湾省邮政部门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套《二十四节气邮票——春》。由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为内容的六枚连票组成,分别描绘了春芽吐露、春雨农耕、春雷惊蛰、春分播种、清明祭祖、谷雨催生的农村景象。整套邮票展现的是农村广阔的原野:远山、田野、村落、细雨……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洋溢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立春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左右。“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节气是深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邮票图案上,远山泛出浅绿,树木开始发芽,温暖的春风吹醒万物,大地呈现绿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万物复苏。“立春”两字用楷书写出。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古时,“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个假人“耕夫”被称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不佳。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雨 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19日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邮票图案上,远山更显苍翠,春雨淅淅沥沥,农民开始下田耕种。绵绵的春雨,带来丰沛的水分,农民开始了一年的农耕生活,忙于播种耕作,期望来日的丰收。

在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的意思。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古时候,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濛濛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礼,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

“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惊 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所以叫“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邮票图案上,雷电交加,雨量越来越大。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虫类及蛰伏的动物,大地充满生气,万物孕育生机,草木开始茂盛,到处鸟语花香。一切冬眠的生物都开始醒了,田里白鹭正在寻找鱼虾吃。

在惊蛰这一天,民间有“打小人”驱赶霉运的习俗。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说“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浑身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春 分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立夏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在民间传说中,春分当天若是雨天,秋季将有丰收,因此农人都忙着播种和插秧。
   邮票图案上,远山含翠,春雨绵绵,大地一片生机。辛勤的农民朋友披蓑戴笠,弓腰插秧。乡村生活浓郁,充满诗情画意。

在春分那一天,有“竖蛋”的民间习俗。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在我国岭南一带,有一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百姓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清  明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古人认为,到了清明这一天,世间万物,均脱离了污浊混沌,一切都变得气清景明。故称“清明”。

清明这一天,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显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邮票图案上,远处的山峰更加苍翠挺拔,房屋的轮廓在辽阔的原野中更加清晰。画面的主体是一个木食盒,里面装着滋味鲜美的饭食。由于农活忙,农妇把饭菜送到田间。

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春、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自不必说。下面介绍一个有关清明节来历的古老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但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迭,哭拜一阵,隆重祭奠,然后厚葬遗体。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去年被大火烧焦的老柳树竟然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谷 雨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19日前后。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提醒农民时雨将降,莫误农事。春雨丰沛,农作物才能成长茁壮。此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多变。

邮票图案上,河水清明澄澈,农舍林立,大地一片绿意。画面主体是一套农民外出时穿的蓑衣,戴的斗笠。昭示着谷雨时节的天气特点,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

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和谷雨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仙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2000年5月5日,台湾邮政局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二组《二十四节气邮票——夏》,由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为内容的六枚连票组成,描绘了立夏苗青、小满车水、芒种稻熟、夏至蝉鸣、小暑蒲扇、大暑尝瓜的农村景色和习俗。画面以绿色、黄色、红色为主色调,给人以夏日炎炎、生机勃勃的感受。

立 夏


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值此时序,初春播种的秧苗已长成一片绿油油,气温逐渐回升,象征夏季的开始,“春暖花开”的春季即告结束。
   邮票图案上,远处青山含黛,房舍林立;近处禾苗茁壮,青翠茂盛。大地铺满了浓浓绿色,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

在我国沿海一带,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户户都要煮好鸡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这一天还有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立夏之日的“秤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立夏秤人会给人们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小 满


   小满,是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在5月21日或22日。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有熟,约相当于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邮票图案上,画面主体是一部水车取水的图景。此时田里的稻麦已粒粒结实,农夫们辛勤地踏着水车,以提供秧苗更充足的水分。夏季的南风吹动了原野的各种花草,就在那草木丛深之处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近处麦田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时,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爱。

在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物,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芒 种


   芒种,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6月5日或6日。此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芒种”。

芒种的“”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邮票图案中,青山楚楚,白云飘飘。画面主体是一束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谷穗颗粒饱满,丰收在望。象征着幸福美满,预示着吉祥安康。

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

根据古老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个为花神饯行的场面,具有很浓郁的民俗意味:

“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如何为花神饯行呢?现代人已经少有人知了,但号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却给我们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从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壮观场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

夏 至


   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顾名思义,“夏至”意思就是夏天到了。

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农作物都已成熟,炎热的夏天真正来临,树上蝉鸣处处可闻。

邮票图案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鳞次栉比的农舍衬托在一片金黄之中。树木葱茏,枝繁叶茂。一只鸣蝉,犹如夏的精灵,卧伏于葱绿之中,高声吟唱,似乎在颂扬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夏至这一天,无锡地区则兴吃馄饨。古时夏至这天,人们纷纷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至清代,夏至祭神更为盛行,是日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见,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无锡人吃馄饨也好,都是虔诚祭神之举。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老人都说过:“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夏至吃馄饨,还包含了一种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
  史载,宋代宫廷中,每适夏至,御厨们就包出一种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食用。其实,宋代宫廷不光是夏至这个节令吃馄饨,一年之中其余二十三个节气都吃馄饨,故宋代宫廷有一道“二十四节气馄饨”的著名面点,南宋高宗尤嗜食馄饨。

小 暑


   小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邮票图案上,庄稼都已成熟,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画面上一把普普通通的蒲扇,明确显示出季节的特征。随着气温逐渐炎热,人们藉由蒲扇生风,象征对生活的应变能力。整个图案充满着农家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到朴实亲切。

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

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到了六月六这一天,也就是小暑节的前两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天上的牛郎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用银河分离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宽阔无边的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

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大 暑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

邮票图案上,最醒目的莫过于令人馋涎欲滴的西瓜,青皮翠绿,红瓤黑籽,汁液充足,让人垂涎。炎炎夏日,人们挥汗如雨,酷暑难耐。这时人们最最需要的,就是这类解暑降温的最佳食品,人们藉吃西瓜以去暑解热,以保平安康健。

在浙江台州湾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时节为甚。人们认为这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显,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声名远扬。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

活动的高潮是在大暑的一天到江边送“大暑船”,并伴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大纸船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进行送船仪式。大暑船出海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概启动,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护送大暑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见大暑船的船影时,江边的人们才纷纷意兴未尽地踏上归程。

渔民抬着“大暑船”巡游

2000年8月4日,台湾邮政部门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三组《二十四节气邮票——秋》。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枚连票组成,展现了秋收季节、初秋凉意、枫叶正红、秋末霜降、寒气初现的景象。

这套邮票的山色处理得很好,由翠绿色渐渐的变淡。色彩由浓到淡,把秋季的转换表现得很生动。边饰上红红的枫叶,晶莹的露珠,淡淡的霜花,干枯的树枝,秋意尽现。黄红绿白等多种色彩的综合运用,使得秋天的季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致。

立 秋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种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说明秋天已到农作物成熟季节,人们忙着收割。酷热的夏天即将过去,随即进入凉爽的秋天,农人都在忙着收割晒谷,欢庆丰收。

邮票图案上,秋风来了,蓝蓝的天空更加高远,朵朵白云轻盈缥缈。山更加峭立,水益发碧蓝。打谷场上,稻麦金黄,香飘四溢。辛勤的农民已经嗅到了丰收的喜悦,幸福的笑脸依然挂满汗滴……

在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这个夜里,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

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

处 暑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8月23日或24日。“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夏天的暑气渐渐消退,但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于暑夏,故谓“处暑”。

此时农人晒完稻谷,收谷入仓,农村处处可见谷仓,还有一个个草堆,象征着丰收,农民脸上也露出喜悦。

邮票图案上,一派丰收的景象。谷堆隆起,稻谷如山。它们和远处的青山绿树,遥遥呼应,都辉映在蓝天白云之下。春天,农民朋友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田埂间,在河堤畔,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来了,农民朋友同样挥洒着汗水,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幸福。

在处暑时节,正值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此时在台湾,就有“拜好兄弟”的习俗。

台湾民间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普渡孤魂野鬼就称为“拜好兄弟”。这个习俗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白 露


   白露,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在每年的9月7日前后。白露标志着炎夏进入秋凉,早晚温差大,显现出初秋的凉意。

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故称“白露”。

邮票图案上,远处的山峰不再苍翠,绿意渐渐消褪;植物也开始渐渐泛黄,天空显得更加空旷辽远。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绿叶上滚动,像调皮的孩童,在和阳光捉迷藏,仿佛在享受着习习秋风的丝丝凉意。

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白露是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御厨,盖世无双,连最爱挑剔的皇帝都没有二话。一日,皇帝问白露:“这天下什么最好吃?”白露答:“盐!”皇帝本来是想炫耀自己拥有的“山珍海味”,而白露竟然夸的是连平民百姓都看得普遍的“盐”。盐怎么“最好吃”?蔑视皇权,这是“欺君之罪”呀!皇帝一气之下杀了白露,且告知御膳房,七日内不得用盐。

一连七日,山珍海味没了盐,变得索然无味。皇帝越吃越想吐,方知错杀了白露。皇帝好后悔,就用御笔在素绢上写下“错斩露七日已无天日”几个大字。正巧有大臣来拜见,皇帝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后悔”,就慌忙中烧了字绢。这一烧,正好被路过的城隍爷收下。城隍爷上天呈给玉帝,玉帝“准奏”,故就有了纪念白露的“白露节”。

                             秋 分


   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9月22或23日。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二是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一样,秋意到此方浓,也是枫叶转红的季节。

邮票图案上,远山绵绵,碧水依依。醉红的枫叶在极力舒展自己的翅膀,似朝霞,似火焰,飘向人间,飘向农家院落,撒下万紫千红,留下美好祝福。秋的浓郁,秋的质朴,无不饱含着农家人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在秋分时节,是传统的“祭月节”。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10月8日或9日。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已进入深秋,气温下降,大地呈现凄冷寒意。

邮票图案上,曾经翠绿的山色逐渐变得枯黄,树叶凋零,枯枝萧索。虫儿歇息了鸣叫,鸟儿倦怠了翅膀。天空不再喧闹,大地陡然寂静。深秋时节的乡村已失去了往日的绚丽多姿,生活已渐渐变得单调,不似昨日的丰富多彩。

寒露时节前后,恰逢九九重阳之日。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时节的习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感于百姓的疾苦,想要救黎民于水火。于是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就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寒露时节,登山也成了人们运动健身、感受自然的传统活动。

霜 降


    霜降,是24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节气中,有些动物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此时太阳偏向南半球,北半球变冷,早晨偶尔可见草地或树上覆盖一层白霜,即所谓“露结为霜”。

邮票图案上,远山温顺,失去了昔日的挺拔放纵;河流沉静,放弃了往日的欢唱奔腾。花草树木渐渐变得枯黄,枝叶凝霜。人入舍,鸟归巢,大地失去了生机。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冬天就要到了。

在我国的广西下雷镇,有“壮族霜降节”。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其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在清朝末年,一道骑牛到闽越沿海抗倭。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称为“娅莫”。“娅”是壮语里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莫”即黄牛。岑玉音抗敌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为纪念许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庙,逢霜降日,民众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节庆由此而来,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由于下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土司文化,使霜降节由单纯庆丰收节庆活动,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和性民俗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文化,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

2000年11月3日,台湾邮政局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四组《二十四节气邮票——冬》,表现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六个节气。描绘了立冬进补、小雪初下、大雪封山、冬至汤圆、小寒梅花、大寒地冻的景象和习俗。邮票画面以灰白色为主色调,表现了严冬冰天雪地的景象。

立  冬

立冬,是24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表示冬季开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古人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也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邮票图案上,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古人认为天气转凉,为重视保健养生,流行在此日进补,称为“立冬补冬”。画面上那只红红的坛子上那个繁体的“补”字,正是表达了这一涵义。

在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送寒衣节”这一习俗,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有一女子,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与一英俊男子范喜良相爱。正当两人拜堂成亲之时,抓壮丁的官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

当孟姜女带着寒衣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丈夫的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朔风嘶吼,海浪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欲将寒衣烧掉。就在这时,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渐下落,围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小 雪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22或23日。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邮票图案上,远山肃立,雪花飘舞。青松在雪中傲立,更显精神和风骨。晶莹的雪花由空中缓缓飘下,点缀着高山上的松树,大地呈现白茫茫雪景。 
   “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会放在嘴上唠叨着:今天几号了,还有几天就要到小雪了,谁家的糯米碾好了,谁家的还在场上晒着呢。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兴奋,觉得就象过年似的。有时候天不作美,糯稻收晚了,大人们不准备做着吃了,可是拗不过小孩子,就想办法借得一点来做了吃,解馋哦!
    “糍粑”还有一个名称,就是“糍团”,就是用糯米在锅里烧熟成饭了,然后就用木棍把糯米饭捣成泥。在做“糍团”的隔夜,父母就把馅心和外面裹的粉都准备好了。馅心是用黑芝麻抄熟了捣碎,拌上白糖,条件好的就再放点红瓜、绿瓜、果仁等等,外面就用米粉抄熟,洒在桌面上,然后把捣烂成泥的糯米饭取出一团来,放在上面,放进馅心,再裹上,外面用米粉粘上,就不粘手了。这样,一个糍团就做好了。不过 ,要做得好吃,第一道工序很重要,就是一定要把糯米饭捣得烂烂的。

现在的人们喜欢在街上买这样的点心吃,那样吃着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在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自己做着吃,这样吃得才有情趣,才有家庭的气氛,觉得生活的本质就是欢乐。有了家庭的欢乐,比什么都有意义。

大  雪


   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邮票图案上,雪花飘飘,漫天飞舞。巍峨耸立的群山被白雪覆盖,整个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北方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台湾的高山地区,此时也可以赏到皑皑雪景。大自然一片肃杀之气,水冷草枯,有些动物已经开始冬眠。

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

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到了大雪时节,北风呼啸,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寒号鸟没能混过寒冷的大雪节气,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那些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作长远打算,不懂得靠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的人,跟寒号鸟也没多大区别。

冬 至


   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又称“过小年”,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邮票图案上,漫天飘着雪花,表明寒冷的冬天来了。一碗汤圆,红白相间,热气腾腾,弥漫着喜庆,洋溢着温馨。合家团聚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亲亲热热。冬季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很有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东汉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为乡邻治病。

张仲景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小 寒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6日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正是“三九”前后,已是严冬,梅花迎雪绽放。此时积雪即将融化,空气温度被白雪吸收,气候更加寒冷,梅花处处绽放,为大地增添几许英姿。

邮票图案上,天地茫茫,北风料峭,积雪深深,宇宙间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厚厚的积雪压在树枝上,淫威尽展。但寒枝并未折服,依然迎风斗雪,傲然挺立。

从小寒节气开始,我国一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在物候学方面,我们的祖先基于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著名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说,即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有一百二十天,每五天为一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共有二十四候,应二十四种花信。花信风指的是应花信而来的风。

小寒节气的花信为:第一梅花,第二山茶,第三水仙;

大寒节气的花信为:第一瑞香、第二兰花、第三山矾;

立春节气的花信为:第一迎春、第二樱桃、第三望春;

雨水节气的花信为:第一菜花、第二杏花、第三李花;

惊蛰节气的花信为:第一桃花、第二棠棣、第三蔷薇;

春分节气的花信为:第一海棠、第二梨花、第三木兰;

清明节气的花信为:第一桐花、第二麦花、第三柳花;

谷雨节气的花信为:第一牡丹、第二酴糜、第三楝花。

在小寒时节,“咏梅”也是文人墨客经年不衰的习俗。

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咏梅诗起源于六朝,隋唐崛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这些诗词或写梅品质,或咏梅风姿,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大都立意新颖,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发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高尚情操。

大 寒


   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表示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了。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邮票图案上,远山连绵,各个山尖儿都顶着一髻儿白簪花,晶莹可爱。天寒地冻,小木屋上厚厚的积雪让人寒从心起。古谚:“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可见这两个节气在一年中最为寒冷,到处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但寒冬一过,春天不远,大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在大寒节气中,其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历,众说不一。下面只是其中一个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现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苦行6年。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他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修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于是他端坐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首日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