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报家丑算不算丑
中国有句古话:家丑不可外扬。
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深深地根植在了中国人骨子里。
这句话在一代一代的接力传送过程中演变成了民族情绪,我们把这种民族情绪叫民族自豪感。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犟的孩子。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能活着回来很不容易,身上自然带了很多的傲气。在那个讲政治、讲阶级的年代,我们家也就成了村里“正确”的象征。
其实,我家也没有比村里的其他人家“正确”多少。我爷爷五个儿子,各有各的特点,自然就不会都像我爷爷一样“正确”,也出了不少丑事。
有一次,村里的人在一起笑话我某个叔叔丑事的时候,我也参与了其中。
别人问我是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我给予了肯定。当时,有个村里和我爷爷一样辈份的人表扬我说,这小子行。正当我感到自豪的时候,我身后传来我爷爷标志性的咳嗽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爷爷已经站在了我身后。
我爷爷把我拉回了家,问我,为什么和别人一起说咱家的丑事。
我回答,人家早都知道了。
我爷爷很气愤,说,有别人说的,没你说的。
我很不服气,反问,为什么别人能说,我就不能说。
我爷爷近乎于喊着质问我,家丑不可外扬你不知道吗?
我当然也不服气,顶了一句,没有丑,谁也扬不了。
我爷爷沮丧地抽动了两下嘴角说,你们都长大了,我管不了了。
我爷爷去世之前,我都上班了,还隐约地我和谈及了此事。
我能感觉到,他认同了我的看法,但还是放不下。
家丑能不能外扬呢?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家丑不用外扬,自己就能走出门,一切的掩盖、粉饰都是徒劳,还不如坦然地面对和认可。自己讲出去,总比别人传来传去好。
为什么要讲家丑的事,是因为这两天有一件事情被热炒。
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毕业典礼演讲中曝了中国的家丑,中国人群起而攻之,我认为有点大可不必。
她在演讲里有这样一段话,刺激了中国人。
五年前,从中国来的时候,我准备了5个口罩。从飞机上下来,离开达拉斯机场候机楼时,我正准备戴上口罩时,吸入了第一口美国的空气,然后我将口罩收了起来。
这里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的奢侈。
我深感意外。我在中国的一个城市长大,从小出门都得戴口罩,否则就会生病。
她演讲的视频我很早就看了。在内容方面没有觉得怎么样,只是觉得她一直微笑幸福的表情有点假,说句不好听的话,她的表情有给人谄媚之嫌,但也只不过是假的迎合。
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段关于空气是否“甜不甜”的话大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网友开始人肉她,发现她是昆明人,从昆明一中留学到美国。
昆明算是中国城市中空气质量比较好的,而马里兰州算是美国空气质量不好的。
得出的结论就是她埋汰自己的祖国,向美国佬示好。
美国和中国两路围攻,这差不多就是全世界围攻。
结果小姑娘受不了,在网上发表声明致歉。表示自己深爱祖国,今后会吸取教训。
媒体最终把这一事件定义成了“中国留学生辱华”事件。
这样的炒作就有点过了。说中国的空气不好就辱华了?那么,我们中华民族也太容易被辱了。
别说一个留学生,哪个国家也没有这个能力。
讲再多中国的丑也辱没不了中华文明,讲再多中国的好也掩盖不了中华民族自身的缺点。
现在是一个没有耐心的时代,民众往往看了一个标题就会给一个事件下定义。
这位同学演讲的主题真不是空气质量的好坏,而是自由、民主。空气的那一段只是个引子。
也有人说她是在批判中国没有自由、民主。
民主、自由是每一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中国也一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也有这样的内容。
但民主、自由的定义和国情一样,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
小时候,冬天寒冷,夜里出去小便不方便,家家都有在屋里放尿盆的习惯。而我爷爷就不允许把尿盆放在正屋里,而是放在和外面一样冷的外屋。
一样的习惯,家与家也不一样。标准是自家定的,不可能统一。
把这位同学的演讲内容附上,她要表达的意思自己去辨别。
家丑没有什么不可外扬的,只要你有丑,就不要怕别人知道。
再华丽的内裤也掩盖不了每个人的屁股上都粘过屎的事实。
哪一个国家也都一样,美国更是如此。
演讲原文:
教职员工们,同学们,家长们,朋友们,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马里兰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演讲。
人们经常问我:你为什么来马里兰大学?
我总是回答:清新的空气。
五年前,从中国来的时候,我准备了5个口罩。从飞机上下来,离开达拉斯机场候机楼时,我正准备戴上口罩时,吸入了第一口美国的空气,然后我将口罩收了起来。
这里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的奢侈。
我深感意外。我在中国的一个城市长大,从小出门都得戴口罩,否则就会生病。
然而,在机场呼吸到这里空气的那一刻。
我感受到了自由。
我的眼镜上不再有雾,呼吸不再困难,也没有了压抑。
每一口呼吸都是愉悦的。今天我站在这里,仍然忍不住回想起那种自由的感觉。
在马里兰大学,另一种清新的空气也令我感怀不已——言论自由的空气。
来美国之前,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独立宣言,但“生命、自由和追寻幸福”这些词句对我而言毫无意义。
我仅仅是背下这些词句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些词句显得那么古怪,那么抽象,那么陌生,直到我来到马里兰大学。
我终于明白,言论自由在美国是多么神圣。
在马里兰的每一天,我都被鼓励着在争议问题上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可以质疑自己导师的观点。我甚至可以在网上给我的教授们打分。
但最让我震惊的是,当我看到话剧《暮光:洛杉矶》带来的文化冲击。
《暮光》是Anna Deavere Smith导演的一个关于1992年洛杉矶骚乱的话剧。
四名洛杉矶警察被拍下殴打并逮捕Rodney King,却被宣判无罪。骚乱随后开始了。
整整六天,人们走上街头,城市一片混乱。
在《暮光》中,学生演员们公开谈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政治问题。
我震惊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话题可以公开讨论。
那个话剧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政治叙述故事,一个可以让观众批判性思考的政治叙述故事。
我一直有强烈的愿望想讲这类故事,但我曾深信只有权威部门才能讲述这些故事,只有权威部门才能定义真相。
然而,在马里兰大学融入到不同社区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角度的真相。
很快,我意识到在这里我有机会可以自由地说。
我的话是价值的。
你的话也有价值。
我们所有人的话都是有价值的。
公民参与不仅仅是政治家的任务。我的同学们走上华盛顿街头,在总统选举中投票,为多种不同的事业募集资金。我见证了这一切。
我见识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参与并为变革发声。
我曾经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杯水车薪。但是我们团结在这里。
我们团结在一起,就能推动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平。
2017届的同学们,我们正从一个通过人文教育鼓励我们批判性思考又不忘感受人性的大学毕业。
我们拥有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们做好准备去面对社会的挑战了。
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继续读研究生,有的人可能参与工作,有的人可能开始一段探索的旅程。
但不管我们做什么,请记住,民主和自由言论来之不易。
民主和自由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清新空气。
自由是氧气,自由是激情,自由是爱。
正如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自由是一种选择,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和明天所做的决定。
我们是人生下个章节的作者。让我们一起,来书写人类历史。
我的朋友们,享受这清新的空气吧,不要让它消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