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 乾隆有多少个皇后和嫔妃?
1
可以说8月是《延禧攻略》月,无论时局、经济、外交有多么复杂,人们还是在《延禧攻略》的剧情中度过了8月。
当然,观众以女性居多,因为这是一部女性励志大戏。不过这种志向离现实比较远,只因为比较远,看看也无妨。
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国家,一直是官修史书,私人修史是犯法的,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惜犯法写了很多野史,多是笔记、小说。
在中国的官修史书中,历史学家认为最好的是最后两部《明史》和《清史稿》。
一般认为《明史》比较客观,因为大明不是被清朝推翻的,是李自成推翻的,大清是继承了大明的政权。这使大清在修明史的时候不至于过分贬低明朝,相对公正客观。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后因战乱,国力不足,到了1928年停止了编撰工作,没有最后定稿,一直到现在。
虽然只是个初稿,但史学家认为,《清史稿》相对于《二十四史》的其他朝代历史最真实,因为修史的人多生于清朝,有很多人就是清朝的工作人员。
当然,看《延禧攻略》不能当历史看,也不要去对号入座,所有人只是个符号,包括乾隆。
2
历史无论真实与否都不重要,都只是故事,重要的是讲述的年代和背景。
当人们对现实看不清楚或失去信心的时候,人们需要历史上的宏大叙事,人们需要历史励志故事,需要历史成功人物。
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自古就有,因为中国的所有正史都是宏大叙事下的励志故事。
官修史书的目的是强调政权的正当性、合法性,民众喜欢历史是因为当朝的事件都是禁忌。
也就是说,当人们开始沉迷于历史故事的时候,是人们对现实猜忌达到最高峰的时候。
当然,在当下,这其中的最大力量是商业利益。
中国人对清朝有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有帝国的鼎盛,另一方面有中华民族的没落。当我们要自强的时候,我们强调没落;当我们前行无力的时候,我们强调鼎盛。
而乾隆一朝是鼎盛与没落的中间点。
3
剧中的魏璎珞、嘉庆皇帝的生母是汉人,祖上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包衣,包衣就是家奴,她的父亲魏清泰是包衣的领管,魏璎珞入宫后叫魏佳氏。
清朝的皇后和后妃也没什么名,都叫什么什么氏,一般会在姓之后加一个佳字。
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佟是满族八大姓之一,佟佳氏十五岁生康熙,算是大清入关之后的国母,所以她有个徽号,活着时候叫的尊号,慈和皇太后。
慈禧也是徽号,她叫叶赫那拉氏,死后的谥号是孝钦显皇后。
顺治的生母是孝庄,也就是佟佳氏的老婆婆,是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所以她叫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没有徽号,康熙之后尊为太皇太后,死后上谥号孝庄文皇后。
这个徽号和谥号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徽号都叫慈什么,光绪皇帝的皇后、慈禧的外生女除外,她叫隆裕皇后。
皇后的谥号开头都是孝,后面一个字是给皇后的定性,比如庄、软、仪等等,接着的一个字是皇帝(也就是她丈夫)的定性,文帝、武帝等等。
皇太极的谥号是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所以孝庄叫文皇后。她儿子顺治的谥号是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所以佟佳氏谥号是孝康章皇后。
乾隆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电视剧里的魏璎珞就是孝仪纯皇后,她没有徽号,因为她的皇后是名分是立她儿子当太子后追封的。
魏璎珞家族身份和曹雪芹家很像,都是包衣,汉正黄旗。
乾隆16岁大婚,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富也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另一位皇后那拉氏,我没看电视剧,不知道在电视剧里是谁。乾隆一生封皇贵妃5位,贵妃5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9位。
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皇后已故,皇后那拉氏也因失宠“不废而废”,乾隆帝至此再未立过皇后,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后宫之主达十年之久
魏佳氏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同日乾隆帝便为皇贵妃上谥号为“令懿皇贵妃”。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颙琰为皇太子,同时下令追封其母令懿皇贵妃为皇后,乾隆帝亲自为其拟定谥号为“孝仪皇后”。
4
满族八大姓是:佟(仝)、关、马、索、赫、富(傅、付)、那、郎。分别对应的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八个姓也是出皇后、嫔妃最多的姓。
历史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的年代。
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在他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而也为历史重新做出了定义,即:历史学家对某一段历史感兴趣时,历史才成为历史,历史的形成需要凭据的存在。
于正当然不是史学家,但他总给抓住一个时期人们的娱乐心理。《延禧攻略》讲述了一个“最强王者”的故事,而生活中的最强者往往不是王者,而是最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