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的记忆
1
这两天的大新闻是赵忠祥老先生辞世。
对赵忠祥的各种评说很多,但人已去世了,对一个失去生命的人说三道四没有任何意义。
道理很简单,你说啥,他都不知道了。
我倒是认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他提出指责的人的意见。
赵忠祥老生逝世只能说明一个常识,人总是会死的。无论你生前有多少风光荣耀或是臭名昭著,或是两者兼有之。
赵忠祥老先生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声音也成了那个过去时代的回响。毕竟那些他解说的动物之间的厮杀比人当“战狼”更温情默默。
他是一个优秀的配音演员,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比主持人优越,因为春晚的主持人只是传声筒,并不能有个人的表达,他配音的《动物世界》不一样,那里面有他个人的表达。
中国人有一个作法叫盖棺定论。也就是当棺材盖上的时候总要给个功过评说。
这个传统并不来自平民,而是对帝王的评价。
而操作这一切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士大夫,说白了,是古代读书人对帝王权力的一种制衡或生前的恐吓——你干不好,死了也会给你一个不好听的名头。
2
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功不好说,可只要活着,谁都会犯错。
外人对于错的评价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人死了,主要是感情的发泄。只有本人内心认识到错才最重要,哪怕是他不说。
能给我们借鉴的是:尽可能地不犯错,特别是低级的错误。
我们对逝者的评价,主要是对名人、伟人的评价,喜欢功过对比,然后再做加减法。这个算法的前提是他不犯低级的错误,如果犯了,有多少功也没用,不存在功过相抵或多少多少开结论。
比如曹操,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有很多成就,但他错杀恩公一家就无法让人原谅。按理说,死在曹操手下的人多了去了,但这是一个低级错误,他就永远被后人定义为了白脸狼。
我们现在对人的很多评价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基础上的。
这并不是传统,古代人没有这个传统,要不项羽的故事就不可能流传。成王败寇的思想是建国后被放大了。
其实在一个社会中,不犯错的人很多,但这些人大多是平庸之辈,生没人知道,死也没人知道。
但凡做事的人,就很难不犯错。
3
在中国文化界,倒是有个人,贡献很大,但公认没犯过啥错。
这个人就是胡适。
有一段轶事:
当年胡适在北大任教的时候,傅斯年也在。胡适与傅斯年的友谊众人皆知,而两人的机缘的起因却是一起学生闹课事件。
当年傅斯年21岁,胡适26岁。当时胡适任职北大并作为哲学史的教授,胡适的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大纲》和《白话文学史》,但这两本著作皆有始无终,只有上卷而没有下卷,被当时的国学大师、北大教授,也算是狂人,章太炎的学生黄侃讥讽为是缺失“下面”一截的“太监”。
胡适教哲学史的时候,没有接着前一位老师的讲,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就跳过去了,这让大部分的学生不满。在课堂上起哄,要求他下课,并围攻他,让他非常难堪。
这之前傅斯年曾经替这个班级向校长禀报之前的教授不合适,这才换了胡适,因此班级希望傅斯年再向校长禀报一次。傅斯年听了几堂课后对同学说:“这教授虽然书读得不算多,但至少没出现什么错误,诸位就别闹了”。此事让胡适感激不已,时常称傅斯年为“保驾人”。
所以说,对于一个教师来讲不犯低级的知识性错误是非常重要的。
胡适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他父亲50岁的时候才有了他,他是他父亲第三任妻子所生。15岁考入中国公学(大清留学预科班),20岁留美,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回国后到北大任教。
这之前,1904年,13岁的胡适在家人安排下与江冬秀订婚。江冬秀虽为乡村女子,但却是书香门第,虽不是博闻强识,也念过几年私塾,识得几个字。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胡适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但他并没有像其他进步青年一样毁掉婚约。
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回老家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胡适反对包办婚姻,并以婚姻自由为主题写过一个剧本《终身大事》,当时影响非常大,但是他自己与包办婚姻的妻子江冬秀厮守终身。
青年
中年
老年
对此,胡适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1962年2月24日,70岁的胡适参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时,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台北。
胡适是老蒋多次请求才去的台湾,去世后,老蒋送挽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去世后,台湾政府将胡适的故宅改建为胡适纪念馆。台北南港当地仕绅李福人,捐出一片面积达两公顷,为胡适建了墓园。后来将周边规划扩建为一座公园,并于1973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现在,大陆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到台湾都要前去拜谒。
一方面是敬重胡适的学识和思想,另一方面是敬重他不犯错。
赵忠祥老生走了,他给一代人留下了青春的记忆,那是电视机的年代。现在是互联网的年代,无数个电视明星缅怀赵忠祥,也是对逝去的青春的一次回望。
最后能大家看张老蒋与胡适的合影,这是1958年老蒋去民国中央研究院。
胡适翘着二郎腿,和老蒋讲着什么。老蒋两手扶膝,危襟正坐,俨然就一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