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发展到宋代,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片茶,片茶即团茶,也是饼茶。一类就是现在的散茶,在当时也称为草茶、叶茶。宋人饮茶是以末茶为主,也就是现代点茶用的茶粉。无论饼茶还是散茶,宋人饮用前皆研碾成末、过筛,制成茶末,一改唐代直接将茶末置于茶釜或者茶铛中的煎茶法,茶末入盏注汤点啜是为点茶,点茶中的“点”就是点注的意思。
点茶所需要的茶器有:茶瓶,也叫汤瓶,用来煮水注汤用;茶盏就是点茶是用来装茶末以及点注饮茶的茶碗;盏托用来放置茶盏;茶匙用来取茶末;茶筅在点茶时用来击拂。
点茶基本方法就是:用茶匙取大概两匙的茶末放在盏里,注入少量沸水先“调膏”,然后再向茶碗中分次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其实,点茶要义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有节奏的注入茶盏中,手中的茶筅有节奏的击拂,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这种高超的点茶技能,被北宋大文豪苏轼称之为“三昧手”并在《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茶汤经过击拂产生的泡沫是白色的,称这种颜色为“雪见羞”,就是比雪的颜色还要白的意思。
宋代享有盛名的斗茶,讲究的是点茶技巧以及点茶过程中茶沫汤花的变化,决定斗试胜负。点茶操作技巧的高拙以及茶筅击拂茶汤所呈现的效果,都是斗茶考评的重点。斗茶时,必须注意节制注汤,茶筅击拂使之产生类似粥面的泡沫汤花。
如果茶末没有磨的很细,没有过筛、那么茶末的颗粒偏大就无法与茶汤更好的融合,容易造成茶末粒子下沉,或分散四周。
茶筅的操作有轻重缓急,若击拂不力,也容易造成茶末粒子下沉,分散四周。茶末搅匀融于茶汤,汤花浮面紧贴着盏壁四周久久不散称为“咬盏”。
斗茶时不能出现泡沫汤花和茶汤分开的现象,如汤花与茶汤分离,或着泡沫汤花不咬盏一般称为“云脚散”或“水脚散”,盏壁内沿、汤、沫之间上会出现一圈没有沫花的汤水痕。汤花茶沫咬不住盏沿,或着汤花茶沫很快消散,就是输了这场斗茶竞赛。日本高僧成寻在其《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有记述宋代的城市乡村、寺庙禅院几乎是处处点茶。沈金浩在《宋代文人审美心理主流形态》文中将之归结为:内敛好静、闲散平淡、优雅精致、平实质朴。在茶道中具体体现的是“茶禅一味”的思想。建盏和点茶文化就像鱼和水一样联系密切。
现代口径偏小的建盏用来做主人杯也是很好的选择,以草木灰配制而来的釉料,经过1300℃的高温还原烧成,不仅釉色温润,而且表面会有十分小的气孔,有利于茶的留香,胎体偏厚有利于防烫手和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