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在佛教文化中有什么含义

“缘起”是宇宙现象的原理,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万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所以其本性为空。常人对空的认识,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无不变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的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佛教理论博大精深。但总观如来一代时教,缘起与性空却是佛法最基本的立足点。无论是原始的小乘佛教,还是后期的大乘佛教,没有不谈到缘起与性空思想的。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有将随著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所谓顿悟也好,悟道亦可,修行也罢,最终都是因生命的缘起,而寻觅下去的一个缘字以求本性若何!人生自哭啼落地之时,便俨然开始了这种修行,虽然我们从不会将成长、学习、工作、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当做一种修行,但这确实已经开始了修行的道路,会有修行中的学习、苦修、禅坐,从求学到自学,从依赖到独立等等,都在讲述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只是在于生活的环境,在于后天的修养,或鹤立鸡群,或泯然众矣。

不难看出当下社会,学佛学的,修道学的,甚至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娱乐明星,文人之士,校园学生都乱作一锅粥,有些学佛学的偏喜欢三心二意,有些修道的却专爱故弄玄虚,有些官员常羞以百姓为父母,有些教授热衷商业化、娱乐化,舍本求末,有些明星又喜出卖人格为舆论,有些文人更喜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有些学生早已将学习忘却脑后,挥霍青春。如是观照,这难道不是乱的很?宛若如此,社会安能不乱?和谐的口号绝非口头支票,既然提出就应当付诸行动,以提高提出者的自身修养为标准,来提高国民之素质为目的,如此方能让中华千年古国,寻回古时好的风气,才能让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发展!

“性空缘起”是法华经的精髓,“缘”,意为关系或条件,“缘起”:说的是事物的起因,起原,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它的一定条件。

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也就是说,世上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

当然明白缘起性空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这是个道理,但毕竟不是自己悟出来的,所以只能知道这几个字而已,对自己来说没绝对性的作用,如果知道了这几个字而明白释迦摩尼为何成佛了,那所有的人还不都成佛了?那真若如此,释迦摩尼当称为整个地球的拯救者!问题是决然不可能如此,关键还在于自己怎样获取自己的顿悟,这期间必定是需要苦难、快乐这些元素的相对而行,还是需要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明悟,人生即如此。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来看,“缘起性空”有如下解释:

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6、佛是人成:中国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麈去垢,开头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有将随著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自性本空,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如此三个四字佛语展现于眼帘下,便诠释了对人生的阐述。人生本就是一种修行,苦难与快乐,相对而行。前因与后果,相互而生。惧苦奢乐,倒因为果,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所以人生多起喜怒哀乐,反复无常。所以人生想要快乐,必定要明白自己的劣根在哪,必定要明白人性的劣根在哪,方能不多为烦恼而苦楚,方能不为世俗所羁绊,观念这个东西势必是自己领悟而转变的,别人决然无法教你,佛等所教给我们的大道说的是道德、是学识、是方法,但领悟、觉醒只能自己去悟,没有谁能帮得了你!

佛学文化,博大精深,诸法平等,万法归宗。

传递正信,弘扬佛法,官微号:zhongfowang

在百度搜索{ 天天佛 }是一款免费的修行必备APP

在线烧香,拜佛祈愿,抽签佛历,佛学资讯,佛教音乐。

与智者为伍,携善者同行,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0)

相关推荐

  • 王树声丨梦仙乌髻岩

    静谧桃溪水蜿蜒流淌,多少辉煌史事在流逝中淡然:而在梦仙山脚下,一个美丽村姑的传说却已流传千年.因纪念村姑而兴的乌髻岩,至今仍庙貌巍峨.香火鼎盛.是什么充满神迹的故事传颂千古?又是怎样因缘际会,将高深佛 ...

  • 对话学愚教授: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一种烂慈悲

    曾瀞漪对话学愚教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以下为对话文字实录: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学愚教授,请坐,谢谢!谢谢学愚教授,教授刚刚在演讲当中谈到,如何在"疫"境中学佛?这个特别重要, ...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先,达文要提醒下题主,诗和词是有别的.这是词句,并不是诗.再来看题,想知道这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就要结合晏殊的<浣溪沙 ...

  • 什么是缘起论?李双林

    主讲:李双林 简介: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李双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佛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缘起论:我们经常会听到佛学当中缘起一词. 但是我们对这个缘起真的了解吗?不一定了解.我们只有对佛学的一些基 ...

  • 《中论》读书札记 · 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中论>·龙树菩萨 读书学习笔记(古典书院) 1.中论的背景 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传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四种性制度是婆罗门教的基础,四种性制度,可以看作是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佛教就 ...

  • 把命运打倒吧,尽力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在印度文化中有另一层含义

    想看懂现在的印度,你就要读懂古印度的神话. 当你看到这段话"把命运打倒吧,尽力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先别肃然起敬,印度的神话里,有更多的文化内容.不是印度文化过于奇葩,而是经历限制了 ...

  • 百字图,也叫百字迎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它的一种特定含义

    百字图,我们也叫它百字迎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它的一种特定含义.由于它含有大或者无穷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一种 极至的状态.在礼仪之邦的中国,上到古代的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文人 ...

  • 【佛教文化】五台山,绝美的清凉圣境!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尼泊尔蓝毗尼园.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由5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组成,其中北台峰顶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山中气 ...

  • 佛教文化与三潭印月

    今天早上,我和茶友乘船登岛,优游其间,感觉到景色清幽的三潭印月,处处都有祟佛文化的印迹.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我国,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号称'东南佛国".小瀛洲早年亦有寺宇 ...

  • 【雷池诗社】茶与佛教文化 | 田荣

    24 星期六 2021年4月 春天已经流连很久了 从立春.惊蛰一直走到谷雨 一个个脚印里长出温暖 长出希望 长出鹅黄和翠绿 长出一大片姹紫嫣红花的笑脸 雷池诗社 茶与佛教文化 田 荣 佛教在西汉时传入 ...

  • 收藏殿堂 | 从红水河文明中的佛教文化因素思考佛教的起源历史到底有多久?

    根据现代人类科学,地球的历史46亿年左右,根据地质考古发现生命的历史35亿年左右,早期智人(古人或尼安德特人)的历史约20~30万年历史左右,人类文明的历史可怜地只有1万年左右.而佛教的历史,因为释迦 ...

  •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 ——西湖龙井茶与佛教文化

       茶道因禅而兴   国人饮茶历史悠久,早期多与道家相融.至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普遍兴盛,尤其是坐禅习禅之风盛行,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随之兴盛.饮茶与修道相提并论,名为"茶 ...

  • 收藏殿堂 | 远古文明中的佛教文化元素时空之谜

    时空,是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上,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例如生活中我们说任何一件事情,必然要说清楚事情发生在"何时?何地?"才可以,不说明这 ...

  • 嘉兴发现千年古寺,出土许多珍贵文物,揭开神秘嘉兴佛教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各种各样的古塔让我们流连忘返,有秀美的.有雄壮的十分吸睛,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古塔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带有佛教元素,用于收藏供奉佛像等. 作为嘉兴人,都知道在嘉兴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