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未来和鸣丨以师为友,创新未来
金秋11月疫情的迷雾还未完全消散,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依旧受之影响。于上周六(11月14日)的“第十一届财新峰会「重建全球信任」”,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保罗·米尔格罗姆教授(Paul Robert Milgrom)的分享如同迷雾中的阳光,让人对经济崛起有了新的期盼。港大经管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受邀与米尔格罗姆教授就拍卖理论的发展与市场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线上讨论,为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谱写了新的音乐篇章。
时代的五线谱
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学术研究就如在五线谱上作曲。作为 202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米尔格罗姆教授不仅在多个学术领域建树显著,同时在理论研究具有很强应用性,他介绍了自己诺贝尔奖价值佳作——拍卖模型,并分享了拍卖模型经典案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设计拍卖方案。教授引用今年诺贝尔奖为其研究特意设计的一张图片 -- 拍卖师的锤子,两个人搬起了頂部,数学从上方飘出来,寓意深刻。经典的拍卖理论认为,当投标人对投标的真实成本有更多的信息时,拍卖产生的总收入将增加。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个案里,项目耗资约 100 亿美元,但收入约为 200 亿美元。将精心研究的学术理论结合实践,这是学术研究中最让人兴奋的,这也可能是 202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的考虑一个因素。 “ 我可以做更好 !” 是米尔格罗姆教授亲历理论得到实践的感言。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拍卖理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理论的终章
拍卖理论的多元化运用是米尔格罗姆教授不断研究拍卖理论动力。米尔格罗姆教授认为,市场设计和拍卖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改善社会公平。以新冠疫苗为例,疫苗必须储存在极端寒冷下,而且并非所有保健机构都拥有兼容的设施。因此,在设计这一特定市场时,需要谨慎考虑哪个组织应有权在哪个区域分发疫苗。米尔格罗姆教授还指出,必须开发一个定制的拍卖系统,以确保疫苗将会分配给有最迫切需要的群体。米尔格罗姆教授评论说,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 利人 ' ,无论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还是维护社会正义,市场设计都是必要的。
蔡教授也表示赞同,这几十年来拍卖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令人叹为观止。新的和复杂的实际问题为经济研究和分析进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这些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不如跨界合作
如果说独奏是美学,那交响乐是否是美学的升华?学术界也需要创新与跨界合作。如何在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思想交流?两人的讨论中提起另一位斯坦福大学校友 -- 苏珊 · 艾希,她是个很好的实践例子。作为学术界优秀的前辈,也曾是微软的首席经济学家的她运用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其之间产生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她从经济分析中得出了方法,试图推断各种因果关系,并展示了如何将它们与机器学习方法混合在一起,得出更有用的结论,让理论服务经济市场。
经济时代激流中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正如蔡教授说: “ 在学术研究中,每个人讨论着新想法中和每个人的激情,互相推动着创造新知识,这便是更令人兴奋和有益的职业生涯。 ” 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经济学的新思想,还有心理学和其他领域的新思想,将这些新事物结合到经济学中必将推波助澜。
与未来和鸣
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技术与经济理论的关系上,蔡教授和米尔格罗姆教授的意见一致。在后疫情历史时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始终是最终目标。后疫情时代,当实体经济并不理想的状态下,却是绝佳的学习及实践时期,时代提供了更让人值得期待的平台。坚守学术阵地,以实践为师,与创新为友,迎接时代带给我们的机会与挑战,也必将启迪在迷雾中的我们,为未来世界谱写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