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林: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三个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在部分省市实施的统编教材、全国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等,均有重要的体现。

从作品内容、形式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与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拟以小说《赵一曼女士》(节选,2018全国Ⅰ卷,作者阿成)为例,阐述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还原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悟

涉及革命者奋斗、拼搏乃至壮烈牺牲的作品,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来说,难免有一定程度的隔膜。教学时,教师作必要的背景交待是应该的,但是在学生接触作品前作过多的“时代背景介绍”之类的操作,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作品的兴趣。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让他们沉入到作品的特定情境和氛围之中,亲身体验作品的魅力,从而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和真实的人生感悟。

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赵一曼是真实存在的革命烈士,而《赵一曼女士》这篇小说本身有吸引学生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初读时,就能感受到这位烈士的伟大与壮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敬仰之情。比如文中的这封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信语言朴实但情真意切,作为革命战士的坚强与作为母亲的慈爱尽在其中。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如设想当年赵一曼女士边写边念的情境,也可以设想其写完后站在灯下相信孩子时深情地读出的情境,也可以设想若干年后,其儿看到这封时含泪诵读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诵读中,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赵一曼女士就义前因不能养育女儿的遗憾和为了国家民族牺牲自我的决然态度。

在朗读节选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的体悟,教师还可补充原文中的另一封信: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1936年8月2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教师在点拨中,引导学生关注句式、语气,尽可能有一种“对象意识”。这样,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便能更好地体验英雄牺牲前对其孩子的绵绵不舍与殷殷期望,进一步领悟其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二、沉入细节,引导学生在品析中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一般更倾向于以人物为表现对象,即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作品主题。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通过细节品读,走近人物,进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在一般教学或测评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主要是归纳、概括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倘要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仅靠归纳与概括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细节,通过联想、想象、对比等方面,使人物在学生心目中变得鲜活,可感可亲。

如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这一句在文中有提示、概括的意味。要具体的理解,还要结合具体的细节。如在高考测试中,答案概括说到她情趣不俗、文雅浪漫、智慧过人、意志坚定、从容淡定、理智沉稳等,虽有细节提示,但均没有展开。学习时可以引领学生沉入到相关细节中品味。

说到文人气质,概括的要点中有一点是在初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细节品读而不是如有的教师那样作简单的提示或告诉,也不要急于让学生归纳概括,而是让学生沉入文本,深切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应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最为关键的策略。如下面这一段: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的摆在哪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段中“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这一细节,充满画面感。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境地,而不能忘记,这是在警察看管的病房,花的美好与现实的严酷,更突出了赵一曼女士的情趣与境界。

在品读中,可以主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文人气质”,它往往体现发哪些方面,或者说丁香在古今文人诗文中有着怎样的位置。但不应止于此,应结合本文细节品味。也可以通过联想,结合《金岳霖先生》《平常的沈从文》等文章,在学生更好地体悟“文人气质”的同时,深入体悟赵一曼女士的“文人气质”与“军人的冷峻”的自然整合。这样更可以感受革命者作为普通人、普通的母亲的个性气质与作为战士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不待教师“说教”,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敬仰之情。

三、深入探究,引领学生在对表现特色的研习中读出自我

作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在读者的解读与欣赏中完成的。从一定说,读进云,还只是欣赏的第一步,特别是对于思想已较为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走出来,读出自我,使自己获得情感的熏陶和理性的思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懂”。

《赵一曼女士》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历史和现实的交融。

(0)

相关推荐

  • 不要对不起你奶奶

    不要对不起你奶奶

  • 学习笔记|胡满红《描写不能突出人物特点怎么办?》

    在去年一年的教学中,我反复在提醒学生,不是叙述而是写出当时的场景.囫囵一句话,自己并没有去做如何不叙述而去描写的事情. 今天的讲座是对我去年思考的引领. "写出当时的场景"并不是行 ...

  • 教学范式的新突破

    单元教学的提出,对教师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元教学主张学习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习.而新型学习形式的转变,目的是为了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易于学生掌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 以下以语文教材中 ...

  • 她遭受长达九个月酷刑,却未吐露丝毫党的秘密!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赵一曼写下的<滨江述怀>,尽显其立志报国的万丈豪 ...

  • 大写的母亲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无数的母亲 为了追求真理和光明而牺牲 用青春芳华舍小家筑大家 她们留给历史的 是荡气回肠的巾帼之歌 她们留给孩子的 却可能是就义前的无限深情 向警予 百年初心巾帼红 敢为女界放光明 ...

  • 她们是英雄,更是母亲!

    她们是英雄,更是母亲 使命召唤,她们暂别"小家" 为革命事业奋斗 却把最深的牵挂埋藏心间 埋藏在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们的家书 致敬母亲,致敬英雄 ↓↓↓ &qu ...

  • 【国际家庭日】那些时光深处的家书

    弟准备牺牲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希望你不要忘记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  -- 家书抵万金 今天是国际家庭日 重温那些 充满深情与力量的家书 回看时间深处的 真实故事和家风传 ...

  • 中国影星石联星,真正的老革命,《赵一曼》主演,70岁去世

    中国影星石联星,曾主演<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电影,又执导<风从东方来>等佳作.银幕上的革命好大姐,70岁去世.

  • 丁香树下的风云 文字/史国君 演播/王丽光

    [总第235 期]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丁香树下的风云   文字/史国君 ...

  • 绒花礼赞

    绒花礼赞 翻开尘封的历史,穿越变幻的风云,历史的舞台女性从未缺席.在商朝的史册上记录着这样一个名字--妇好.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毅然替父从军.历史上这些叱咤风云的女将长剑在手,穿 ...

  • 张丁:家书中的理想信念

    红色信笺,纸短情长.近日,记者走进坐落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家书博物馆.该馆现收藏的6万余封家书中,有1万余封是与共产党员有关的红色家书.随着副馆长张丁的介绍,我们透过那些残破发黄的信纸.深深浅浅的笔迹,切 ...

  • 学生习作 | 热血与不屈: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故事(外三篇)

    编者按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她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9月,赵一曼被派 ...

  • 心向黎明,舍生忘死!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今天是母亲节 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每一位英雄母亲致敬 回望历史 在奋斗之路上 忘不掉的是她们的动人身影 这些革命母亲 既有战争中的英勇刚烈 又有家庭中的贤惠温情 她们有的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