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灵渠
作者 | 周铁株
许是对“水是生命之源”的理解较深,在二十多年的行旅中,我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包括其源头、峡口、出海口和重要的水利工程,了解那些江河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在呼吸,在脉动,在转身?在岁月里歇息或奔跑?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能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并列,想来灵渠必有过人之处,给人带来的,应该是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命脉的延伸。
历时近一个月湘南湘西的考察采风中,因一缕执念,我从道县到广西兴安,宁可绕一圈返回湖南到永州,为的是见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握手灵渠的奇观。
灵渠的修建因为战争,它后来的使命却是发展。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攻陷中原六国的剑影尚未隐去,旋即挥戈南下统一中国,发兵50万分五路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服活动,史称“秦戍五岭”,在各地战场均进展顺利,唯独在两广屡遭败绩,除了越人的顽强抵抗,主要原因是脉延千里的南岭群峰设下的天堑,崎岖山道难以担承后勤通道,粮草跟不上,即便是虎狼之师,肚内空空根本谈不上战斗力,只有开挖运河连接湘江和漓江,借助水运才是最快捷的途径。最终,始皇帝一纸诏令,指派监御官史禄率十万士卒开赴桂北工地。
在兴安县城,经当地人指点我步行到秦皇宫,据传是当年开挖灵渠时雇员行政之地,后毁,现于灵渠一侧,以当年风貌为原型重建,内有一品坊、三槐第九井坊、金刚楼、五马石牌坊、接龙桥和月芽广场、文昌阁等,原意打造成有酒楼、咖啡屋、歌厅、土特产品商店的商业街,不知何故至今无一开张。穿过皇宫过了娘娘桥,便是著名的水街,傍着灵渠前行约两公里到达灵渠公园。
因为灵渠的成功修建,史书记载了史禄的名字,史禄是监察史,并不姓史,是对他官职的简称,他曾当过陕西泾阳县令,泾阳正是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渠首所在地,所以对水利工程有一定认识,他经过勘察,北去的湘江和南流的漓水源头都在兴安,且相距不远,于是采用郑国渠的经验凿渠筑堤引湘入漓,费时三年许,修成了这条“北通京师,南入于海”的古老运河,因此有楹联赞曰:“咫尺江山分楚越,史君才气卷波澜。”
今日之灵渠,平淡,宁静,安稳在一方人烟的日常里。
人字坝、陡闸、泄水天平、溢流坝、秦堤……没有高峡大坝的雄伟,没有京杭运河的绵长,只是仅有三十余公里如练的溪流,那些南方随处可见低矮的石坝、杨柳夹岸的渠堤,却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并称先秦三大水利工程,以二千多年的阅历,成就了岭南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灵渠虽然不是浩浩大江流,开凿工程却异常复杂艰巨,依山而流意味着要破掉多少座山崖,尤其跨越分水岭要从数十米高的石山上劈出一条河道,又由于湘江水位高出漓江几十米,要用巨石修筑三十多个陡门(水闸)逐级挡高水位,让航船徐徐升降安然过山,极大地考验设计者的智慧。古时,没有任何的测量仪器,没有火药爆破,更无开挖机械,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决定地势高低,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凿渠道,工匠和士卒以双手谱写出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
“澎湃汹汹激石矶,横流倒泻震声威。惊疑蛰起分龙水,舞爪掀鳞势欲飞。”这是清末兴安举人彭榕所作的《铧嘴观澜》。分水塘上,一条砌成状似犁铧的石坝,拦截湘江蓄成高塘,升高了江水劈水为二在此分流,部分流进灵渠,其余越过石坝流归湘江。昔日看山看水看飞云的壮阔图景虽然看不到了,但灌溉功能依然发挥作用。陡门,就是可以启闭的船闸,一般位于渠道上游或浅滩流急处,被专家称为最古老的船闸,是当今“船闸之祖”,时至唐代有36陡门,浮舟过岭全凭它调节水位,原理与当今三峡大坝的航闸相同,充分体现出古人的聪明睿智和高超技艺。分水铧嘴旁有“分水亭”,内立古碑一通,上书“湘漓分派”四个遒劲大字,还有历代名人的题咏,而“四贤祠”修建于元朝,祀奉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史李渤、唐桂州剌史鱼孟威,他们在不同时期对灵渠的维护及完善都作出过贡献,至使灵渠越二千而不废。沿秦堤缓步而行,忽见一座高约丈余的方形巨石,上平如砥,称“飞来石”,登石阶而上,最高处是一株古老的桂树,而正面石壁题刻颇多,其中有明朝人记述灵渠的“修渠记”,从中可了解到灵渠的前世今生。
灵渠的成功开凿,“南则达两广,北则达三湘”,是“三楚两粤之咽喉”,从此中原文化下珠江,中原农耕文明改变了岭南从未启封蛮荒的环境,时至当今崛起的城市群,就有灵渠始初的一份劳绩。沿湘江故道的秦堤往回走,是“桃花满路落红雨,夹岸杨柳生翠烟”风景最美的地方。“湘漓同源,湘漓自此相离去”,因为相约与别离,山裙水袂间的灵渠,曾引领过千帆望尽的舟船,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湘桂铁路开通及公路发展,舟楫帆影才在人们视线中远去,原始功能日趋式微,但在生产生活中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给漓江补水,最主要是仍灌溉着数万亩良田,哺育了一方生民。
返回水街,我缓步细细观赏。水街指灵渠穿过县城一段两岸的街区,青石铺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商铺绵亘近一公里,均为“灰砖瓦白粉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小楼,古代曾是南北商船的中转站和貨物集散地,也是文人雅士游历岭南常到的一处名胜,更有连接各街区横卧灵渠的石拱桥十余座,最古老的当数马嘶桥和万里桥,其中万里桥始建于唐代,三层檐顶,为水街最触目的建笼物,凭栏眺望,可见渠水清泠,水草晃动,花树夹岸,小桥流水的婉约景致,以及热闹祥和的市井风情,充满了历史元素的氛围。一渠黛影,一路花径,我穿古街,跨石桥,绕曲径,一片片风景,一阵阵捣衣声,所见所闻无不透出自然和谐的柔美,而执竿垂钓的老人钓起的,会是残留的历史碎片吗?靠近娘娘桥那头,灵渠岸边建造了约百米的亭廊,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内里画栋雕梁还绘有字画,一排排的长靠椅,供居民和游人在此休憩,可乘凉,可观鱼,廊亭上有副楹联道出了人们的惬意:“渠畔浣纱归妇女,亭间把酒乐诗翁。”灵渠丰盈着曾经的流年过往,温润着古人今人。
黄昏,在兴安读一册山,念一卷云,看一渠水,淡淡的树影下是朦胧的静好。灵渠的流水是流动的历史,是诗,也是远方……
作者简介:周铁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文学顾问兼专家指导团成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在二十多个省(区)近百种报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项。
地址: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德兴一路7巷4号
联系邮箱:ztz1940@126.com邮编:528322
手机号、微信号:13326799342
固话:0757-25565342
本刊编辑:幽兰公主
投稿邮箱 :py7610@126.com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点击原文可以阅读幽兰公主最新小说
一、投稿要求:
1、确为本人原创作品;
2、未在任何微信平台发布过;
3、字数超过200字。
二、关于赞赏:
1、文字作品赞赏金额100%发放作者;
2、一周内点击800以上,关注后留言,留言超过30条,平台另有打赏,酌情而定。
3、本平台以7天为赞赏截止期限,微信转账形式发放,平台提供截图、明细,请作者自行联系小编微信:mengbaobao1688领取打赏。
本平台特聘吴青松、祝军刚、叠岭长风、五月夏绿、帘卷西风、马奋求、大漠雄鹰、龙山居士、水影晃树、安阳:老顽童、绣江寒子、孤影拾月、正路慎德、孙明亮、笑舒云袖、墨香彼岸、王双力、淡淡的相思、宁静如兰、黑蝴蝶、丹枫(知名平台专栏作家)、臧朝全(知名诗人)、齐大侠(知名诗人)、周铁株(知名作家)等老师为特约撰稿人,排名不分先后。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幽兰公主
主编微信:py7610518888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