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训:百忍治家,家和万事兴!张家人你做到了吗?
张氏家训:百忍治家,家和万事兴!张家人你做到了吗?
点上
张氏宗祠
张氏家训,“百忍”治家
张氏百忍堂
“我们现在居住在包河区常青街道的张姓一族叫‘百忍堂’张氏,源自清河郡张氏一脉。形成于南北朝初期,彰显于隋唐,唐高宗时声名鹊起,达到鼎盛。”今年74岁的合肥“百忍堂梳背桥桥头张”宗祠研究会副会长张友明老人告诉我们。
据张老介绍,河南寿张县(今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人张公艺以“忍”、“孝”治家,相传九世同堂,全家900多口人在一起过日子,男耕女织,和睦相处。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月,唐高宗偕皇后武则天,带文武百官去泰山封禅,归来路经寿张县访贤,当时张公艺已88岁高龄,当高宗皇帝问张公艺治家方法时,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兄弟不忍外人欺,娌妯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高宗听后备受感动,当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便赐号《百忍堂》。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敕修百忍义门。“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将‘百忍’列为祖训。”张老说。
张氏家训是很早就传下来的,张友明老人为我们介绍说。对于我们“为什么把家训叫‘圣谕十六条’”的问题,张老解释道:“圣谕的意思,就是希望张氏后人把这十六条家训当做为人处世的‘圣旨’一样去遵守。在张氏家训中,教导人们要孝顺父母,尊重自己的宗族,来彰显和睦。对待乡邻,要和睦宽厚。在对个人的要求上,要崇尚节俭,做人要明事理,懂得谦让,不要与人结下仇怨,要以德服人。做错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逃避,以免家人受到连累。做事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做好本分之事,切记不可违反法律。”
张氏家谱
一座桥,一栋祠堂
张氏百忍堂
“张公艺共兄弟十人。为了让天下人都来学习张家‘礼让齐家’的美德,当时高宗皇帝降旨让其兄弟十人分别到十个地方,以美德传天下。从此这个大家族乔居各地。”张友明老人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迁出的人难舍难分之情无以言表,为日后相聚有凭,张公艺就砸了一铁锅,兄弟十人各执一块,说以后再团聚时就能拼接完整。
“合肥张氏家族就是这样迁到合肥的,始迁祖叫张天雨,是张公艺第22世孙,在明朝洪武22年间由江南杭州迁至淝南十五里河。”张老说,“现在这支张氏大概有七千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常青街道十五里河一带。”
张老告诉我们,始祖天雨公迁到这里时,这地方就有一座桥,拱形形状犹如梳背一样,久而久之,他们张氏族人就把它叫“梳背桥”了,他们这支张氏也被叫作“梳背桥桥头张”了。始迁祖张天雨及后人,一代又一代的张氏族人与梳背桥相依守护600余年。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变化,桥头张后人从未离桥而去,始终守护梳背桥。石沙桥垮了,又修成了木头桥,风雨几百年,只要桥坏了,张氏族人就坚持维修不断。“虽然现在随着交通的改善,梳背桥已变成了一座宽阔的现代大桥,但经历这么多年这么多代的感情,梳背桥已成为我们张氏族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而“梳背桥桥头张”宗祠建于1929年。“1949年春,解放军过长江解放江南曾由我们这里经过。”张老告诉我们,“肥东瑶岗张家祠堂即是总前委指挥部,我们张家祠堂是后勤指挥部。据了解当时在此负责后勤工作的是张劲夫同志。应该说我们张氏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而到了1950年,在当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政府又借用张家祠堂办起了“沿河小学校”。建校60多年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学子。一度成为乡镇的中心学校。只是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学校进一步发展扩大,才将张家祠堂房子全部拆除,重盖教学楼房。
家训为戒,后人成才
张氏百忍堂
在“圣谕十六条”家训的影响下,张氏族人以“百忍”治家,人才辈出。
唐代名相张九龄是张公艺第六代世孙。说起张九龄,人们所熟悉的不仅仅是他作为一代名相的政绩,还有他作为诗人所吟出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唐代贤相,他敢于坚持用人原则、刚正不阿,有“九龄风度”之美称。其实他在任职期间政绩也非常显赫,被誉为“开元贤相”。作为诗人,他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他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对开元文学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张氏后人理解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张氏家训的责任,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张氏家训,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更好地将家训传承下去。
张九龄
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邻,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
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弥盗贼;解贪念,以重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