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上厕所,为何要准备烤焦的红枣?别跟我说是拿来吃的

喜欢郭德纲相声的朋友,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梗:于老师带孩子们跑步,喝了一肚子风。为了堵上不漏出去,依次考虑过枣、冬瓜、榴莲……最后选了子弹头。

很经典的一段相声。

但是实际上,老郭的相声,很多还真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比如老郭这段相声,其实就曾经有过原型事件。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上厕所的时候,就用枣。

当然,别想歪了。慈禧太后用枣的那个方法,和老郭相声里说的,还是不太一样的。

去过故宫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故宫里面,从前面举行朝会的太和殿,再到后面的后宫,你找不到任何一间厕所。这里说的厕所,是指明清两朝600年间修建留下来的厕所,不是指现在为了方便游客建的那种厕所。

这还真不是后来的故宫管理者,觉得厕所什么的不雅,所以就给拆了之类的原因。实际上,古代的紫禁城里面,确实真的就没有厕所!皇帝上厕所,用的都是可移动的马桶,完事以后就被太监给拿走了。

但问题是,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是古代国家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可是皇帝上厕所,拉出的粑粑也是有味道的。如果哪天晚上睡觉着凉了,第二天也是会坏肚子的。

让皇帝和其他人一样上厕所,显然不太合适。所以古代宫里的太监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祛除皇帝上厕所时候的那个味道呢?最终,在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之后,大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红枣。

红枣天然带有香味,尤其是在烤焦之后,这种天然的香味会被彻底激发出来,足以掩盖住上厕所时候的味道。原理嘛,就跟我们现在经常在车里、厕所里使用的空气清新剂差不多吧!

不仅如此,慈禧上厕所用的马桶,下层还会垫上蓬松的草木灰,把烤焦的红枣放在草木灰上面。这样一来,慈禧如厕过程中,粑粑可以直接陷入到草木灰当中,再加上红枣气味的掩盖,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没有难闻的异味了。

这个办法,倒是和今天人们养猫用猫砂很像。

用枣来掩饰上厕所时候的味道,倒也不是清朝专门发明的。早在晋朝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发现红枣的这种妙用了。

据史书记载,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敦,娶了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公主,有一次在皇宫里上厕所,发现厕所里放着一颗颗新鲜的红枣,于是顺手就拿起来吃了。这可真是结结实实出了一会洋相,原来那个红枣是用来堵鼻孔,掩饰厕所内味道用的!

草木灰和烤焦的红枣,足以证明古代皇帝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连出身门阀士族的王敦尚且意料不到厕所红枣的作用,至于东晋的普通百姓,更是只能感叹“贫穷限制想象”了。

如果说贵族们拉粑粑时的使用物,仅限于塞鼻孔的红枣,那还真是小瞧了古代皇家的奢侈程度了。皇家所用的马桶,材料、做工和专门的摆弄人员,同样非同一般。

比如老佛爷慈禧太后,她所用的马桶,就是由昂贵的檀香木做的。檀香木本身就有香味,再加上红枣的辅助,散发出的气味更佳。而且,因为慈禧太后高贵的地位,他用的马桶,也就不能叫马桶了,而是叫“官房”。

慈禧用的这个官房,外形是用檀香木雕刻成的一个巨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做为官房的底座,官房的口为椭圆形,大概和今天马桶盖子的形状差不多。口上还有一个盖,盖上雕了螭虎做把手。官房壁虎头朝后扭,嘴微微张开,用来放纸。壁虎的眼睛上,还放了两颗红宝石……

光是这一个马桶,紫檀木、雕工、宝石等等加在一块,就不知道造价几何了。拉个屎都如此奢侈,清朝不亡才怪呢!

等到慈禧死后,这个老佛爷生前最宠爱的官房,也被带进了坟墓。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慈禧的墓被孙殿英给盗了,这件官房也不知所踪。要是能传到今天的话,估计也算是一件重要文物了。

慈禧太后可以让自己上厕所上的无比奢华,普通的太监宫女,自然就没这个享受了。那么,故宫里既然没有厕所,太监宫女们又是怎么上厕所的呢?

其实太监和宫女们,用的也是那种可移动的马桶。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那会儿还没有冲水系统这个概念,当时大家所用的全部都是旱厕。紫禁城里可不光只有皇帝自己,还有后宫一大群女眷,以及各种太监宫女。如果在故宫里设置旱厕的话,那味道估计就笼罩整个宫廷了。

所以,紫禁城打从设计那天开始,就没有规划过修建厕所,整个宫廷不分尊卑使用的都是马桶。这一点,除了马桶和官房的外形装饰有差别外,基本还是“平等”的。

宫女和太监们上厕所的地方叫做净房,里面的马桶也是可移动的,同时也是公用的。一般每天凌晨三点的时候,宫里会准时往外运用过的马桶,以保证宫内的清洁。

但是今天在故宫内部,这种净房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清朝垮台之后,随着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这些净房也就被后来的人们给收拾了一遍,看起来也就和其他房间没有什么不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