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成熟的人能适当地掌握好“边界感”

文/唯晨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拥有舒适的关系。
人只有明确了边界才能处事得体,没有边界感的人不仅会让对方感到别扭还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如果一个人让对方不顺心,对方势必会从心底生出敌对态度,如此一来就让将来的相处顺畅程度大打折扣。
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么一个缺点,那便是喜欢打听别人的事,却给自己设立了一个虚假的人设,这种希望别人是透明自己是神秘的行为源自内心的不安。
对别人没主动说的事情充满好奇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是很不好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别人碍于面子不得不答,但答话的时候又明显不情不愿。这就给别人造成了不该有的尴尬。
读书的时候,同宿舍的一个舍友与对面宿舍的一个同学是老乡,大概由于两人是老乡的缘故,在陌生的城市里她们两个的关系显得特别亲近。
刚开学,每个人都处在陌生的环境中,正是结交新朋友的时候,大家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她们两个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到了形影不离。
那可以说是一份让所有人都羡慕的情谊,但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对“好闺蜜”就变成了互相嫌弃的陌生人。
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意外,两个人的友谊建立在“老乡”的基础上,并非共同喜好或类似的思想,对面的那个姑娘特别喜欢打听事,颇有几分为友谊两肋插刀的架势,但我那个室友却偏爱安静,不喜欢同别人掺和太多除两人友谊之外的事情。
读书期间谈朋友是很常见的事情,开学半年左右,舍友就遇见了她的浪漫爱情,大概是个人性格使然,她并没有马上公开关系,但对面的那个“闺蜜”不知从哪听说了这件事,用责怪的语气追着室友一路问到底。
对面的同学不仅毫无底线地追问室友,还当着我们整个宿舍的人逼室友分享“心得体会”,即便如此她们的感情还在勉强维持。
直到对面的同学单枪匹马跑去“考验”舍友的追求者,这才让她们两个的闺蜜情谊彻底结束。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舍友都情绪不佳,大家心知肚明,谁都不去多言,然而对面的那位同学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到处责怪室友不识好人心。
用她的原话说就是:我好心好意怕她被蒙骗,她不仅不领情还跟我翻脸,真不识好歹。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完全将“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没有边界感的热情,反倒不如冷漠来得尊重。
做人,成熟的标志只有三个字,那便是:边界感。
每个人都不想被别人勉强,所以,不去勉强别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聪慧。
人际交往单凭一腔热血是无法处好关系的,不仅要热情还要有智慧,所谓高情商就是在你不愿意向我透露的事情上,看透不说透。
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私人空间被打扰,每个人都有秘密,它是个人空间和安全感,被人窥视的感觉很糟糕,哪怕那个人是至亲至爱之人都不行。
著名作家纪伯伦说过:“在一起的时候要给彼此保留空间,橡树和雪松并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长。”无论是哪种感情,再亲密的关系都不可毫无距离,成熟的人能适当地掌握好彼此间的边界感。
过度操心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除了会弄巧成拙还会消耗彼此间的感情。
毕淑敏说:“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边界感就是成熟最好的证据。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