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电影140部(从儿童到死亡)
捣蛋《看上去很美》 逆反《小毕的故事》
迷茫《细路祥》 孤独《五岁时我杀了自已》
出走《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冒险《佛罗里达乐园》
梦想《想飞的钢琴少年》 幻想《E.T外星人》
乳房崇拜《乳房与月亮》 替代父母《白兔糖》
丧父《小偷》 孤儿《寻找幸福的起点》
被拐卖《亲爱的》 被禁闭《房间》
厌学《放牛班的春天》 阅读障碍《地球上的星星》
内向《我的九月》 偏执《单车少年》
自闭《我的影子在奔跑》 强迫症《菲比梦游奇境》
聋哑《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失明《听见天堂》
性侵《素媛》 虐待 《熔炉》
孤苦伶仃《无人知晓》 寻找归属《我是Jestem》
内疚《艾美的世界》 补偿《完美的世界》
自卑《阳光小美女》 嫉妒《绿地黄花》
性萌动《狗脸的岁月》 早孕《朱诺》
性暴《嘉年华》 强奸《韩公主》
自我意识《怦然心动》 身份认同《男孩不哭》
贩毒《甜蜜十六岁》 卖淫《撒玛利亚女孩》
偷盗《四百击》 酗酒《十三岁》
打架《阳光灿烂的日子》 斗殴《坏孩子的天空》
霸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谋杀《大象》
独处《荒野生存》 漫游《摩托日记》
艳遇《爱在黎明破晓前》 分手《甜蜜蜜》
反抗《颐和园》 突围《楚门的世界》
躁郁症《一念无明》 杀人《燃烧》
困惑《独立时代》 堕落《小五》
空虚《麻将》 迷失《双面薇若妮卡》
姐妹情《海街日记》 兄弟情《太极旗飘扬》
中年危机《男人四十》《女人四十》
出轨《春风沉醉的夜晚》 背叛《完美陌生人》
相爱相杀《苦月亮》 形同陌路《消失的爱人》
单亲《米花之味》《男孩们回来了》
女儿死亡《海边的曼彻斯特》 儿子死亡《儿子的房间》
贫穷《大佛普拉斯》 疾病《我不是药神》
妥协《立春》 绝望《超脱》
平淡如水《天水围的日与夜》 日常如诗《帕特森》
审判《十二怒汉》 监控《窃听风暴》
小学《起跑线》 高中《毕业会考》
相依为命《岁月神偷》 抱团取暖《小偷家族》
退休《耳朵大有福》 失业《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徒有其表《家宴》 支离破碎《美国丽人》
和解《相亲相爱》 宽容《余生的第一天》
宿命《又一年》 轮回《春夏秋冬又一春》
隔代恋《饮食男女》老年情《我爱你》
发展爱好《诗》乐活当下《老爸102岁》
隔阂《步履不停》 误解《大鱼》
孤独《我们俩》 等死《梄山节考》
死亡焦虑《金色池塘》 死之尊严《爱》
回顾一生《年轻气盛》 临终之路《天伦之旅》
1.《充气娃娃之恋》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 虽然不是RYAN的经典之作 不过他表现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学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 《大象》 elephant 心理学看点:电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时间-空间语言挑战了传统电影的现实主义,从这个角度,讨论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哲学层面,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时间已经过去,以回忆和和判断建立的感知体系能够还原事实本身吗?从现象出发如何抵达真相?经验事实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电影的艺术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个题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一直到德勒兹的“影像-时间理论”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任何理性,无论是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还是纯粹的理论/话语推导,在现象的丛林中是多么盲目和无知。他说,“我就像哥仑布,我对一切将一无所知”,也许正像《疾走罗拉》的开场白那样,“电影只进行90分钟,剩下的都是理论了!” gus van sant 这个GAY带给我们的全是心里上的震撼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学看点:DID,多重人格。 johnny同学表现最好的一部 比海盗强的多了。。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人格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 多重人格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多重人格的 问题在于你发现了多少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学看点:洁癖、强迫性人格。 我也有相反的封闭空间恐惧症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学看点:犯罪心理学,失忆。 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 8. 《失眠》 insomni 心理学看点:严重失眠症。 睡眠障碍还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请大家都不要忽视 9.《异度空间》 inner senses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 超自然现象是由心理角度造成的 10.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学看点:双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NC-17 如果选择看的话还是悠着点儿 NC-17意味着有看着猝死的可能 11.《钢琴教师》 la pianiste 心理学看点:继《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 这种东西是越看越上瘾的 小说比较精彩 12.《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学看点: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爱在精分治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nash equilibrium。。。学经济学疯了 13.《死亡试验》 das experiment 心理学看点:服从心理,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算是给我最大灵感的了 14. 《海滩》 the beach 心理学看点:假人性的贪婪,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15.《记忆碎片》 memento 心理学看点: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 我最讨厌海马体。。。因为它和下丘脑长得很像。。。让我背得很纠结 16.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心理学看点:DID,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心头大爱!!!心理学入门影片 17.《灵异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学看点:儿童心理学。 18. 《圣女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弱弱地说一句。。。信仰就是精神分裂 19. 《一树梨花压海棠》 lolita 心理学看点:****、性心理变态。性心理变态还是很普遍的。。。我一直自我怀疑中 20.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学看点: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被ben和matt年轻的才华震撼到了 这俩人怎么越老越不中用 21.《心理游戏》 the game 心理学看点:人格/性格测试,应用,设计情景。 和诺兰同学有相同嗜好的大卫同学的作品 我一直怀疑他俩都是严重的心理学痴迷者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学看点:唐氏综合症。 23.《梦旅人》 picnic 心理学看点:影片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由此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巅峰作。 24. 《一级恐惧》 primal fear 心理学看点:法庭中的心理学家,职业资格,犯人伪装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学典型代表作 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学看点:弗洛伊德、性与暴力的本能。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学看点:Abnormal的心理学,潜意识,人格分析。变态心理学,异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学看点:孤独症(通俗点叫自闭症) 高功能孤独症。 28. 《蓝丝绒》 blue velvet 心理学看点:展现了各种性心理扭曲的场景。心理学电影开山鼻祖 29.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学看点:条件反射,厌恶疗法,行为主义经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 直接表现了UCS UCR CS CR的关系 经典中的经典 30. 《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学看点:梦的解析、失忆、强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经典。 31.《穆赫兰道》心理学看点:佛洛依德释梦,性扭曲,双重梦境。强烈推荐,真的很好!32《迷墙》心理学看点:一部关于男性精神世界的分析救赎33《电锯惊魂》《七宗罪》心理学看点:宗教信仰类救赎犯罪。行为主义。34《蝴蝶效应》心理学看点:连锁反映,强迫症,精神幻想。35《捉迷藏》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双重人格,儿童心理。36《香水》心理学看点:信仰追求类犯罪,无概念犯罪。37《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心理学看点:探讨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是幻想还是真实。恋父情节。38《飞行家》心理学看点:洁癖,强迫症。39《禁闭岛》心理学看点:人格分裂,被害妄想。40《全蚀狂爱》心理学看点:性别优越,性虐待。
《情感历程》
童年的匮乏需要成年后的加倍补偿、平衡与拯救。知识、理性或智慧、自我意志都不能拯救情感,尽管后者可以让我们明白自我状态和症结所在。只有以情感拯救情感,才能获得原初的整体感,和谐感和均衡感。此外还有艰苦而漫长的人生修行与精神修炼。走出“选择了问题父母”的怪圈正常家庭根本就不存在,只有爱情才能治愈童年的创伤,但婚姻却常常制造新的成年创伤,将爱情治愈的伤疤重新揭开而血肉模糊,并导致下一代的苦难循环。
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
1弗洛伊德强调过去的创伤,而阿德勒作为一种反叛,彻底推翻了创伤理论不幸是自己有目的的结果(目的论)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我们可以令它变为伤害,也可以变为一次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去面对不完美的自己2一切烦恼都是源于人际关系(试图控制影响别人,是自我膨胀)-不要让别人干涉(选择只能自己做)-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敢被讨厌才能自由)3「拼命寻找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极端「利他主义」就是主要代表,也就是过分适应社会的人4平等是「横向」关系,把所有人当做「伙伴」而非「敌人」没有指责、指导和认可,只有感谢、协商和共同解决5「活在当下」和把人生当做连续的小点,而非起点-终点的连线,如此一来做好现在的事情寻求属于自己而非普遍的人生意义
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234195/)
森田认为神经官能症人有严苛自省倾向,而霍妮认为神经官能症有理想化,自我攻击的倾向两者本质都是追求完美理想主义型人格考恩认为他们太看重社会性自我而不重视本我,不够爱自己(多问问自己的感受,确保内部的满足感,跟承担外部赋予我们的责任一样重要)人要实现自己,只有认同自己,爱自己但不把自己理想化,有悲伤但不能把感情隔离,爱他人但不依附他人被抑制的自我/无自我/社会认同/高道德感/自我贬低(低自尊)/自我攻击/严苛自省这种自我贬低是由强有力的禁忌来维持的,不准许他逾越他为自己规定的狭窄的范围,自以为是对自己高要求,取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东西方社会的个体自我构建的文化根源不同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背景下的自尊/尊严等个人情感都是以个体感受作为发源点,而中国社会讲求的是“大和谐”、社会协同、集体利益
考恩《我战胜了抑郁症》(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41750/ )
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本来很狭窄的视野多问问自己的感受,确保内部的满足感,跟承担外部赋予我们的责任一样重要一个内心没有力量的人活力、成就、亲密,是三个治愈抑郁症患者的维度。活力是指拥有健康的生理习惯,比如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必要的锻炼。成就是我们需要自身价值的证明和实现,比如一份养活自己并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亲密是自己有可以聊天的朋友,有固定的交往圈子。
森田《行动转变性格》
1,不安是由欲望与解决能力不匹配引起无论是谁,遇到困难的事情都会感觉不安。心里存有从未经验过的事情和疑难问题,或被人际关系而纠缠不休,又觉得真是无法应付和处理时,就会耿耿于怀、惴惴不安,这叫做“适应不安”状态2,情感与理性现代人重视理智或智能,想根据逻辑的推理、判断,用意志去进行活动,这样,当涉及到不合理的世界,于精神上或感情上,便会破绽百出。神经质症是它的一种表现行动和情感是两回事。情感无法由意志控制,但是可以转移疏导,行动则完全由意志控制。情感不由人的意志支配,但行动却服从人的意志如果注重行动,任凭紧张;听任不安和迷恋,作出决断,付诸行动,则情感就会变化,不会阻碍行动。相反,如以情感为重,想把紧张、不安、迷惘、留恋这些情感驱除后再行动,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执迷不悟,将会导致神经症
《神经症的实质与治疗》
欲望与恐惧就是一种神经症,人的认知模式也是一种神经症内向的人产生神经质,外向的人产生歇斯底里幼稚性的特征是观念性、依赖性和自我中心性。在溺爱环境中成长起来,长期受注入式教育、缺乏生活经验的人们都或多或少的有幼稚性森田着重改变的是神经症人格中的忍耐力,剥离其感受性,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他并不致力于处理内心的痛苦,而是告诉我们可以获得的可能性进而增强自我愉悦的感受。对于连续不断的痛苦,期待通过行为去矫治产生新的经验这与西方心理学从挖掘个人经历中的痛苦寻求和解,注重个人感受的解决方法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差异两者都强调接纳,可以互为补充,神经症不仅是心理问题/情绪阻碍这种个体性问题(西方用分离解决,东方做不到),还有社会适应性问题,人与社会的认知上的障碍,不解决问题,很难解决人与社会的适应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