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英租界之一:九江英租界划定和收回事件始末

九江英租界是近代中国七个在华英租界之一,也是九江惟一的租界。

租界划定

由于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而在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中,规定

'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61年初,英国参赞巴夏礼乘坐军舰前往根据条约新开辟的长江口岸勘察形势,选定将要开辟的租界界址。在镇江和汉口两地租界界址划定之后,3月22日,巴夏礼从汉口返回九江。他一度计划改到控扼鄱阳湖口的湖口开辟商埠,但是经过江西省官员的一再劝说,最终确定在九江开辟商埠。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张集馨与英国参赞巴夏礼订立开辟九江英租界的约章《九江租地约》。租界的位置位于九江府城以西,长江与甘棠湖之间的狭窄地段,西面到龙开河,东西向长150丈(即沿长江岸线长度),南北向进深为60丈。面积150亩。租界南部包括湓浦港的一部分。湓浦港原是长江的江汊,早已淤塞成池塘。

19世纪的九江英租界

越界拓宽

1891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筑了湓浦港的界外部分,辟为公园和球场。

政治

九江英租界的行政体制实行侨民自治,通过选举产生工部局董事会,设有2~4名董事。英国领事不干预租界的日常行政。工部局为租界的行政机构,下设有警务机构巡捕房。

经济

九江英租界开辟不久,到1867年,界内修筑了长江码头和大致呈田字形交汇的道路(东西向:江岸路、中街;南北向:庐山路、西河岸路),沿江的土地大多已经被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英国商号租借。

九江开埠和开辟英租界不久,作为江西省唯一的通商口岸,九江很快取代了江西省传统的商业中心吴城镇和樟树镇,成为江西省新的贸易中心。江西的进出口货物不再经由传统的商路南下广东,而是北上经由九江。

不屈的抵抗

在九江英租界存在期间,曾经发生过数起中外冲突事件。

一次是租界开辟之初,1862年3月27日,英国人在重新勘测租界界址时,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1909年4月26日,英国巡捕打死中国商贩余发程,引发九江持续数月之久的抵制英货运动。

1919年,发生了中国群众抗议英租界当局对过境行李、货物抽税的活动。

1925年6月13日,九江的中国群众在全国性的五卅运动中,发动对英租界的冲击行动。

最后一次则是1927年1月6日大规模的冲击行动,这次行动最终导致了九江英租界的结束。

1927年1月6日,九江英租界被大批中国民众冲击。2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与英方代表欧玛利签订《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3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收回九江英租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