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桥与龙井古村(上)

第二天一早,从宾馆窗户望出去的灵峰。


驱车沿省道327向西南方向进发,几公里之外到达平桂区沙田镇马峰村。专门来看一座古石桥。

就是图中这座石拱桥--五桂桥(后面较矮为现在使用的公路桥)。


先瞄一眼周边的田园风光。贺州的卡斯特峰林地貌与桂林相似,当年广贺高速通车时,曾经被冠以“最美景观公路”称号,还是不无道理的。


说起这座五桂桥,就与接着要介绍的龙井古村联系紧密了。据族谱记载,龙井村张氏家族先祖来自广东省南海县九江。明末清初,龙井村张姓先人张近星携家小从广东省南海县九江迁至广西省平乐府昭平鸭公营居住(现属钟山县管辖),生子张子宪。约十余年,张近星夫妻离世,张子宪又迁至珊瑚;后因为水土不服,几年后再迁至龙井村。张子宪初到龙井,从事养鱼业,买受大路塘(现八会公路十二公里西侧的一片洼地),筑堤围堰,开渠引水,搭棚养鱼,几年后买地建房,家庭慢慢富裕起来。张子宪生子张鳞书,继承父业,耕读传家,忠于社稷,被朝廷封为昭平将军。张麟书生子张国振,善于经营,家资颇丰。彼时,龙井村前的沙田河,水深流急,行人过河十分艰难,如遇洪水泛滥,呼声隔河相闻,咫尺如隔天涯。张国振将自己想集资在沙田河上建一桥梁的想法,告诉给族中老人。乡亲们闻知后,纷纷推选张国振为发起人,动员全族及乡邻捐款建桥。张国振捐白银三百两为造主,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动工兴建,桥将建成而崩塌,后仍继续筹款再建,终于桥成通行。嘉庆十八年(1813年),山洪暴发将桥冲毁。道光五年(1825年),村中族众聚义重建,张氏家族第六代后人张玉茂捐白银三百八十两为造主,贺县正堂王长卿捐银一封,张氏家族第七代后人张尊冕捐银四百二十两,聘请欧匠师设计并亲自督工建造,于道光六年(1826年)建成。桥为三孔石拱,因桥西岸种有五株桂花树,定名为五桂桥。建造五桂桥,是龙井张氏家族的一大贡献。

五桂桥,三跨石拱桥,采用干砌法建造而成,桥长44.5,高6.7米,宽5.5米;其中桥面长32.5米,每拱跨度9米,两端石级各长6米,东西两侧上下各23级石台阶。五桂桥,是贺州市现存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宏的古石拱桥,被评为贺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桥拱采用薄拱,十分俊秀。


桥面两边有石条矮护拦。


沙田河两岸风光如画。


桥西侧立有文保碑,传说中的五棵桂花树就不见踪影。

石台阶两侧护坡石条中间开有排水槽。


桥基边,还有一尊精美土地爷石雕像,可惜头部已经在某个牛鬼蛇神的年代毁掉了。

后来,张氏家族第九代后人张廷辅于宣统元年(1909年)荣登已酉拔贡,任职于京。家乡人黄鹤龄为沙田镇马峰五桂桥题诗,各地诗人纷纷献诗。黄老亦寄诗北京邀张廷辅和诗,张廷辅便写了一首七律《咏五桂桥》,载于旧《贺县志》上。诗云:
不独横江锁轮雄,任人驱马快如虹。临渊永赖交通利,鞭石曾闻督率工。
题柱诗先传蓟北,凭栏我欲钓江东。至今数典难忘祖,美继当年版筑功。
诗中最后两句“至今数典难忘祖,美继当年版筑功”,正好道出了张氏家族牢记祖德、富不忘本的优良传统。张廷辅退隐后,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设营“义积堂”,组织群众捐款捐物,赈济灾民,搭建桥梁,兴修水利;设立文科专修班,招收各村失学子弟等等。如今的社会,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为什么反而出现诸多数典忘祖、见利忘义之徒,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传统的缺失造成的。


接着前往龙井村。龙井村,其实就在五桂桥南边约一公里,接挨着马峰村,离沙田镇中心三公里。据老人们讲,胡氏家族第一个来到龙井寨居住,接着才是朱氏、莫氏、黄氏、张氏。根据黄家族谱记载,龙井寨古民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大约4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张氏家族是最后一个来到龙井寨定居,但其族中有懂风水的高人,看出龙井寨中有龙脉出现,就向胡氏家族买来龙脉上的地皮起屋。自此张姓家族人丁兴旺,人文蔚起,成为龙井村的第一大姓。

进村就看到古村标配--古榕树。

另外一侧乡道边还有一株古樟。记得一个村民说,此樟树曾经遭到雷击,主干被劈为两半,差点死掉。谁知后来奇迹出现,在残存的树干上又重新长出了枝丫,恢复勃勃生机。

沿着古榕树入村。迎面就是一座带有镬耳山墙的高大建筑,经验告诉我,祠堂到了。

屋脊与山墙都有精美彩色灰塑,典型广式建筑的模样。

从侧面可看出,这是一间两进祠堂,前面围有院墙。

主建筑为三开间,两侧建有偏房。

院门正对面的照壁,上有红底黑字的“寿”。

院门上书“俊臣公家祠”,两侧楹联为:支承南海,派衍临江。意思很清楚了,龙井张氏先祖来自广东南海县,龙井村则属于古时临贺县。

经查阅资料,张俊臣公家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庚午年)十五年(也有资料说1801年),那就是1750年了,占地面积达850平方米。屋脊、山墙有精美的鸟兽灰塑、壁画,令人赞叹不已。

龙井村可是没开发的,只能通过低矮的院墙,稍微窥探一下里面的精彩。

山墙顶部灰塑,有神态灵动的夔龙。

一进门厅。大门楹联为:骏奔有序,燕乐无愆(音qian,意为过失)。

廊前采用木柱支撑,上面梁枋雀替有少量木雕;彩绘照例是重头戏。

至此,开始进村。

从这栋房屋开始就进入了“龙井模式”。怎么说呢?原来,龙井村的房屋建筑布局有着特别的地方:屋宅每单元大抵是两进加厢房结构,中间为一个用青石砖砌成的天井,以利排水和采光;两进由两廊连接,房门开在侧面,与巷子相通,一说是保护祖宗不被行人惊扰,另一种说法是大门横开可以敛聚财富。第一进两边有厨房、杂物房,第二进两边有主人卧室和客房。天井两边厢房,用为女孩子闺房,或者男孩子书房。前后两进多设阁楼。

外门封檐板有精雕花卉图案。


主屋两层。山墙上灰塑感觉像夔龙图案。


居然还有一批肥壮的马。

残破的院落。

完整的青砖墙和整齐的卵石巷道,感觉开始渐入佳境。

门檐残留的梁板,雕刻有寓意富贵吉祥的夔龙和蝙蝠。


入屋是一个门厅,开在主屋侧面。

天井十分敞亮,全部为大块石板铺就,十分讲究。对面房屋似为厨房,两侧为两层三开间主屋。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四合院式建筑。

主屋正门。


主屋对面楼下为敞厅,感觉像是个读书的地方;上面有木质楼阁,应该为小姐住所。


最精彩的部分居然在于敞厅廊前的这条青石门槛,长达4.2米。按资料,这应该是张文宁宅。

造型精巧绝伦、形态生动美丽的花卉。

为什么放大?就是为了让你看清楚右下角的蝴蝶。这可是活生生的“蝶恋花”啊...

白鹭戏荷。更让人惊奇的是,图中出现的两片荷叶,一片生机勃勃地张开,一片则已经枯萎;旁边一朵莲花吐露芬芳,也有一支已经喜结莲子的莲蓬。整幅图案对比鲜明,意态生动,叫人拍案叫绝。


主屋二层开有雕花漏窗,以“万”字为底纹,上面雕刻美丽的花卉图案;檐下有彩绘壁画。


这边的大门同样精彩。


首先,门当石雕刻鲤鱼跃龙门图案,两侧造型还各不相同。有心啊...


门槛石则雕刻有毛驴、喜鹊、麒麟、鹿、灵芝和花瓶等吉祥图案,真可谓一丝不苟。


主屋底层为客厅,大堂供奉有祖先牌位。


出来继续。


这家大门两侧有高大封火墙,墙顶有精美灰塑。


大门檐下的木雕壁画十分出彩,绝对的大户人家。


封檐板的雀鸟鲜花,下有卷草纹饰。

此题诗为:
遭逢盛世复何忧,所喜天伦乐事稠。

百岁严慈俱健在,二家昆季总名流。
娶妻必似宋之子,生子当如孙仲谋。

几经搜寻,才得知此诗乃出自一位非常不知名的举人胡大川的《幻想诗》中第13首。原作中“盛世”应作“圣世”,“二家”应为“一家”。原诗还有第四句为:“婢亦知书(诗)奴爱主,此欢端不让王侯。”

胡大川,号作舟。四川人,清嘉庆年间举人,一生无闻,曾作《幻想诗》十五首。光绪年间,其孙留学日本,携《幻想诗》至日,没想到他乡反而遇上了知音,这些诗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倍受日本汉学家推崇。清末,著名书法家潘龄皋(字锡九,河北安新人)曾书之,诗书俱美,更加名重一时。潘氏於卷末云:“胡大川孝廉作舟幻想诗十五首,思入非非,皆未经人道语。余深爱之,每於俗事不称意辄朗诵一过...” 可叹世事更替,胡氏幻想诗解放后知者甚少,渐渐趋于无闻,却没想到在偏安一隅的龙井村里竟然还能找到知音者。


这就是潘龄皋《幻想诗》书法民国本。右边两页内容包含了第十三首诗,左边两页则是潘龄皋于卷末的题跋。

只可惜此宅大门紧锁,一声叹息...

也有这样直接裸露出来的...

终于又有一家大门敞开怀抱。

这家布局倒是比较传统,两进一天井四合院式,两侧厢房。屋门开在正面。

木梁雕刻松鹤延年,雀替则是灵芝铜钱。

走在龙井村的巷道里,看着这一座座遗世而立的老房子的断壁残垣,心中一阵阵惊叹,忽而又是一阵阵的悲鸣...难道一定要等到彻底失去了,我们才会意识到,它们曾经是那么独一无二的美?

前面出现一座小门楼。

走近一看,这门楼十分独特。大门应该叫石库门吧,上面可不是石梁与门框,而是一块长方形整石雕刻的券门;门柱两侧皆以大石块垒砌,十分坚固。

券门下的半圆里,雕刻了福禄寿三星和鹤鹿图案,喜庆吉祥;拱券弧形上雕刻双凤,上面两个角雕刻蝙蝠。这样的拱券形石库门,第一次就是在龙井村见到,十分震撼。


两家门楼成90度相邻。

砖砌的通花窗。

这是个两层门楼,上面开有小窗。

门槛石与木质门楣开有槽孔,可以安装门堵。

转来转去,看到一座孤零零的两层门楼,上面有守夜人住处。

原来这就是龙井寨门楼之一--镇龙坊。

左侧的壶形口是福德神位。

出来才惊觉镇龙坊的高大雄伟、气势不凡。

镇龙坊,以青石和方砖砌成。底层门洞以大石块建造,其余以青砖砌筑;门头是整块石板,上面阳刻“镇龙坊”三字;二层更楼开有两个寿桃形漏窗;最特别的莫过于门楼顶部有精美灰塑装饰,故俗称“花门楼”。以前大门用铁板镶过,太平天国时村人避乱外出,此门曾有外人用火烧过,由于镶有铁板,石砖虽被烧毁,但门却完好无损,可惜现已经拆掉仅剩门框。


“镇龙坊”石匾,四周饰以花草、瓶生三戟和暗八仙图案,中间为“寿”字。


这下,老牛强迫症发作的时刻到来了...镇龙坊两个寿桃形漏窗上面,还有两块平铺并以纵向安放的砖块!


原来是两块专门烧制的“泰山石敢当”青砖!我算是开了眼了...


镇龙坊斜对面,也见到了一座门楼的残存。只可惜就剩下正面的一面墙了。


门额有“龙*”的字样,可惜遍查资料也没找到相关的。据记载,民国时期龙井寨建有厚0.4米、高2.1米,以沙、泥、鹅卵石、石灰和黄糖为原材料的三合围墙,并设有西山门(已毁),古岭门(还剩门框)、云霓景(已毁)和曜曦门,没一个对得上,郁闷...

二层观察窗的两侧又见两块“泰山石敢当”青砖。

如果没有记错,这个门楼后就是往北的方向。当时老牛进去逛了一圈,也还保存有几座青砖老屋,可惜都不是很出色,草草瞧了一下就回来了,居然连张照片都懒得照...

镇龙坊对面几座高大的老屋。

沿着村道往东,很快就看到一座豪华门楼。墙基以规则大石块砌筑,显得十分厚重、坚固。


墙角石上还雕刻了鲤鱼跃龙门图案。太内什么了吧...


又是一个整石雕刻的拱券门。下面依旧是三星与鹤鹿,但鹤和鹿的嘴里多了一样多西,我猜就是灵芝草了;拱券有花草纹饰,两个角则雕刻暗八仙图案。


这家人的建筑布局十分奇特,入门是一个小院子,而且还是需要向上爬坡的那种。房屋正门左侧有木质楼阁。


这扇圆窗的通花木雕,四角是四只蝙蝠,周围则饰以祥云纹。


阁楼下做有排水通道。


屋子正门。


主人不在,只能在门口看上几眼。这就是典型的龙井村建筑了,正门开在正屋侧面,门厅对面是厨房;侧门一般开在主屋左侧,是为“青龙门”。左边敞厅,上有楼阁;右边就是主客厅和厢房了。


这个撑拱造型,只看出仰莲了。


这家人的门当石也是非常考究。


有爬狮和灵芝造型。


建筑外观高大挺拔。


往前不远,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龙井门楼。这也是村中原有五座碉楼中仅剩的一座。


暂且按下不表,老牛另有好去处...喏,就是村子东边的这座高大牌坊门楼--旭升楼。

这是背面。

旭升楼正面。

旭升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砖石结构牌坊式五分楼,每层檐都上盖琉璃瓦,原来还有松、竹、梅、鹤、鹿等灰塑造型和精美壁画;门头“旭升楼”三字,为清光绪年间的禀生张肇童题写,可惜毁于文革。后来,张肇岳和张保香依照原来字痕重塑“旭升楼”三个字,其余则无法恢复。大门两侧的楹联为:“旭日重光龙献宝,升楼更彩井呈才”。


旭升楼外面,就是这样的美丽景象了。


这便是龙井古村的魂--“龙井”。

龙井泉,位于龙井寨前的风光秀丽的沙田河畔,始凿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重修。井分内外两处,相距两米。内井为相连的两个方形泉池,供全村人饮用;外井成长方形,用作洗衣物。井壁均用方条石砌成。泉水从井底不断涌出,水珠串串,长年不竭,水质甘甜,为品茗上等泉水。村民传说通过观察井中气泡和井水浑浊程度可预报天气变化,县志中多有记载。原来,这里原来是一片荒丘,有一山脉从西岭山的犀牛塘绵延而来,山形恰似一条龙。这条龙是龙母,村旁的水井是龙母的两只眼睛,因日夜思念西南边的公龙,常年“流泪不止”。有时悲伤过度,即翻身长叹,井水立即变黄,天即阴沉下雨。传说嘛,权且听之...


这个就稀奇了,井沿石壁上还有美丽的彩绘浮雕图案。


本家,吃草的牛...

此石板中间雕刻鲤鱼跃龙门,龙藏在天上的祥云里,只露出个头;两侧是暗八仙图案。

最里面的,雕刻白鹭荷花图。

井池石壁上还有雕刻,十分少见。

井池边还有座小土地庙。

这算不算浑浊呢?天色有些暗啊...

外池,真的有人在洗衣服耶...

泉水继续往外流,还有一口长方形大池子。

旁边的蜡石上刻有“天然奇泉”四字。

待续...请看下集。

(0)

相关推荐

  • 走进陈江村(附小视频)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陈江村,五经富北部半山区的一个自然村.背靠大掌尖山,峥嵘挺拔,前临良田沃野千百亩,村中鱼塘遍布四周.新旧祠堂林立,高寿老人众多,可谓鱼米之乡,文化 ...

  • 古榕成林好乘凉,私藏小村私房菜!初秋,在诗画烟桥等你!

    在近600年的南海古村里 穿过小桥,走过老巷 寻味私房菜-- 是怎样的体验? 这个初秋,我在如诗如画的 烟桥村等你

  • 蕲春向桥、青石两地书法艺术展示之窗001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家乡各地皆有深怀一技之长的艺术家,虽因各种原因,他们名字一时还没能家喻户晓,但他们长时间默默地在各自的艺术园地里勤奋耕耘着.在这里,本平台愿作一座小小的桥梁,一扇小小 ...

  • [转]泰顺此村“双笔入砚”,蕴育众多文武贤才,传续祭酒文化

     陶氏传人按语:葛溪发源于葛垟古塘泉,流经葛垟村落,流向洪口.五代时期,陶氏先祖陶崇伯.陶永兄弟,想另觅佳地,于是从洪口朔流而上寻迹而来.葛垟陶氏宗祠悬挂着"五柳堂"牌匾,与五柳先 ...

  • 窦官村古石拱桥“上桥”、大龙井

    贵阳市观山湖区西北部游 贵州游侠 一.窦官村古石拱桥"上桥".大龙井 驾车来到了观山湖区朱昌镇的窦官村,这里正在进行大肆拆迁,许多房屋都被荡为平地. 在一条小公路左侧,一座不起眼的 ...

  • 桂花龙井,一杯忆江南

    一片片黄叶还未落尽时,风便裹挟着雨猛烈来袭,北方的秋冬向来来势汹汹.此时,更念仍旧满目青绿的俏江南. "80年代我坐船到周庄,像是登上了孤岛,环村皆水也,那里不通汽车,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桥 ...

  • 【游客心得】我爱你一一洞美村

    我爱你一一洞美村 作者:彪哥哥(张文彪)    都庞岭下,湘桂之边,有一颗璀璨的千年古瑶寨,乡村民居,她揭开神秘的秀色面纱,向远方的客人呈现出她的千般柔情,万种爱恋,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品尝她们用心 ...

  • 拾遗235-236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235 走千处不如坐一处,今子丰画家耐心画石印村,并秉烛读族谱,深心阅曾史,常于门楼古寨伫立,交流古建筑.一坐画,大半天已过,不知黄昏日暮,村 ...

  • 【每日黄诗】春天到了,这个村坊不能不走一走!(2020年3月25日《龙井村》)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q ...

  • 贺州---五桂桥与龙井古村(上)

    第二天一早,从宾馆窗户望出去的灵峰. 驱车沿省道327向西南方向进发,几公里之外到达平桂区沙田镇马峰村.专门来看一座古石桥. 就是图中这座石拱桥--五桂桥(后面较矮为现在使用的公路桥). 先瞄一眼周边 ...

  • 李少全:文明古村——上甘棠

    文明古村--上甘棠 李少全 迷人的村庄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村南面有一座上了年纪的三拱石挢横跨小小谢沐河,显得那么的古老和破旧,名曰"步瀛桥", 桥上两边 ...

  • “一张规划图管五百年”的埭美古村

    已记不得这是第多少次走进福建漳州龙海埭美古村,埭美古村由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陈仕进开基,至今已有560多年历史,以"一张规划图管五百年"而闻名.埭美古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也 ...

  • 探村绍兴柯桥 | 王化古村,南宋已驰名,千年仍古朴

    浙江绍兴,王化古村. 位于柯桥区平水镇,一个于南宋驰名,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朴村落. 村内有四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晋代建造的千年古刹日铸寺.宋代始建的大舜庙及王化土地庙.清末新瑞兴老台门古院(108间 ...

  • “一张规划图管五百年”的埭美古村实在是了不得

    我第一次到福建漳州龙海埭美古村,就被它"一张规划图管五百年"所震撼.所吸引,也为村民们能够"尽己所能,善待自然田园风光,坚守一方净土,保留闽南文化民俗,留住一方记忆和乡愁 ...

  • 一座跨越千年历史的古村---上甘棠古村

    一座跨越千年历史的古村---上甘棠古村

  • 定远桥,湘黔古驿道上的雄关古桥

    定远桥,湘黔古驿道上的雄关古桥 关山听风 定运桥,现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关峡苗族乡关峡村雄关东面的峡口处,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湘黔古驿道主干线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 ...

  • 【永州故事】气势恢宏的祁阳大忠桥双凤古村

    [永州故事]气势恢宏的祁阳大忠桥双凤古村 陈瑜 悉闻祁阳大忠桥双凤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就激发我前往探究的兴趣,3月19日,伙同摄影爱好者驱车前往,下大忠桥高速不远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