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十四:并列式议论文结构训练
(一)议论文的基本逻辑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能三种基本结构。
并列式
1、引论(提出论点)(50-100字)
2、本论(证明分论点)(每段200-300字)
(1)分论点1+事例+分析
(2)分论点2+事例+分析
(3)分论点3+事例+分析
3、结论(照应全文)(100字内)
递进式
引论(提出论点) (50-100字)
本论(每段200-300字)
(1)列举相同现象(事例)+本质规律
(2)为什么+分析
(3)怎么办(辩证的看)+分析
结论(照应全文) (100字内)
对照式
引论(提出论点) (50-100字)
本论(每段200-300字)
(1)正面论点、论据、小结
(2)反面论点、论据、小结
(3)辩证论述
结论(评析照应) (100字内)
基本思路: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4.怎么办。
(二)并列式结构
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并列式范文:
捍卫母语
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 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 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 而非时尚 。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弘扬母语, 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 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评:这篇议论文范文中的三个分论点“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弘扬国语, 传承母语,是我们的使命”、“发展国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荣耀”,就是典型的并列组合。
2.方法指导
一般议论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三)并列分解的角度
1、并列分解“是什么”
(1)并列分解“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自然——人——社会, 个人——家庭——社会,
个人——家族——民族,个人——集体——国家,
个人——企业——国家,个人——国家——人类;
自己——他人——国家;物质层面——精神层面……
如:中心论点:意气是弥足珍贵的。
分论点:意气是一个人的支撑架。
意气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基石。
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中心论点:想进步,就必须善于解剖自己。
分论点: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②有自知之明的同时,更需要勇气
③自知之明的勇气来源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2)并列式分解“是什么”式例文
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露珠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只有附着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了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陶渊明自称是飞脱樊笼的倦鸟,在喧嚣的世俗里打滚了三十年,最后却毅然离开世俗,回到了田园,回到了南山。一声“归去来分”让他重拾自我。
陶潜的自信,寄托在他那率真的性情上;做真正的自己,让陶潜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带月荷锄归”的恬然自得,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归隐之乐。他的自信,让他的田园生活丰富多彩。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轼。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做真正的自己,让被人批评“过于造作”的郎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之王;做真正的自己,让那“过分嚣张”的刘翔屹立在跨栏运动的巅峰位置;做真正的自己,让那“不伦不类”的周杰伦唱遍天下……时代需要有自我的人,需要有个性的人,需要敢于绽放自己光彩的人!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2、并列分解“为什么”
(1)并列分解“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自中心论点的前面加一个“为什么”,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构成分论点。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2)并列分解“为什么”式例文
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
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评:本文中间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细节有魅力”阐述其理由--为什么?
3、并列分解“怎么办”
(1)并列分解“怎么办” 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2)并列分解“怎么办”式例文
干事业需要激情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是学富五车,还是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为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四)实战练习
【材料】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一位音乐人曾言: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们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则语录给我们带来认识事物时两个步骤的启示:一是博学——充分浸入到多种异质文化中,开阔自身视野与格局;二是回归——在广泛汲取多元认识后重新审视自身,回归的认知自我,认识事物本身。(从“博学”和“回归”两个层面立论,下文就这两层分别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具有辩证性。)
为什么博学广识有着其特殊价值?这难道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之举吗?一方面多元的知识储备能够拓宽一个人的格局视野。在当下这样一个全球化大潮势不可挡,互联网信息来源日益激增的时代,仅仅将自己局限在一方小小天地,如井蛙般满足于自己头顶上方的小小蓝天已是不可取得了。正如教育家强调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哪怕是杂书、闲书也一定拿来阅读,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全面的认知体系与评价方式与标准。(语言不流畅。)
另一方面,多元信息能够在比较、参考中使我们摸索到事物本身的独特性与其定位。一如梁文道所言,“美国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虚拟而非真实存在的国家,它是我们的镜子与参照物,让我们找到我们自己的坐标。”正如没有美,便没有丑;没有恶,又谈何善,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的比较中明晰自己的不同之处,在相互的参照中跟清楚的认知他人与自身。因此体味过异域音乐后才能真正深刻领悟中国音乐的魅力与价值,也就不难理解了。(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然而,许多人能够做到“博学”这第一步,却随即被四面八方拥来的信息淹没,迷失了方向,活在价值真空中,一位推崇国外的电子音乐等事物,对中国自身的古典乐器音乐感到陌生与疏离。(与前文衔接不流畅,前文叙述一种现象,后文接的是具体事物,应加上“例如”。)
因此,我们才能格外强调“博学”后的“回归”的重要性。学习他人,了解他人,不是为了迷失自我,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坚信自我。贾平凹在写给妹妹的信中直言,要把大师“拉到脚下来读”,这并非是狂妄自大,而是对于个体主体性的肯定与自信。余秋雨在走遍了欧洲古城遗址后,也并非盲目陷入对他国的赞颂之中,而是感叹自己“终于愧怍,终于惶恐,终于理解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引用例证贴切。)
他山之山,可以攻玉。我们应“博学”,汲取多元知识,更应怀着“回归”的文化自信,坚定地跨向远方。(再次点题。)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对考题提供的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给阅卷者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行文的层次与思路非常清晰。本文以“博学”和“回归”作为分论的关键词,现论述“博学”对建立认知体系与评价标准以及定位事物本身的两层价值。再论述“博学”后懂得“回归”的重要性,最后点题,总结全文,结构稳妥严谨。另一个亮点在于内容的翔实。文章将梁文道、贾平凹和余秋雨例证融合在论证之中,一方面非常贴切自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作者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平时在语文学习上就是一个懂得积累的有心人,例如文中贾平凹的例证,引自原沪教版教材中的课文《读书示小妹十八岁生日书》。这也提示我们,要在日常语文学习中不断积累,活学活用。
【例文2】
知知与共,美美与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出了人之三境,乃是迷茫、探寻、终会偶遇。我认为人之认识也有三境,认识事物并非是一位探寻的过程。(以人生三境引出认识三境,开篇颇有意味。)
其一乃是各识其式,各美其美。就好比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讲,初听这类音乐,我们对中国味含义理解不深,只能在浅层感受它的音韵之美。这是一种模糊又笼统的美的感受,我们此时将它与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出简单的区分,欣赏认识“中国味”音乐,在这些“单曲循环”中我们揣摩与鉴赏。因此我们是只知其知,与其他风格的音乐各美其美。这犹如百年前那明末海边的禁令角,片甲不得入海的政策下,我们只听朝中歌舞之声,却不曾听过大海上一艘艘帆船乘风之声。(分析第一境,为下文推进铺垫。)
因此,第二境便是识人之识,美人之美。仍然是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说,我们开始思考,何为“中国味”。定义的最好办法是寻找其逆否命题,因此我们会寻找什么不是“中国味”。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我们便达到了识人之识的境地,而若能做到欣赏他国音乐则是能人之美。这一环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古之学者如史学家刘知己翻阅上白册史集,花费十几年以研究史学方法,若是仅看一本《史记》的一家之言,又怎么能严谨对待历史呢?因此,广博的学习后才能体悟到糟粕与精华的不同,才能术业有专攻,放眼全局才能看到局部之为妙。(举例论证第二境,思考推进,较为具体地呈现了认知的推进过程。)
而对于“中国味”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后,我们将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此时的“中国味”将不再局限于音乐领域,而是走向生活中的每一处。这便是第三个境界,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此时我们有了充沛的知识储备,却仍未达到完全认识事物的标准,我们将自己所知融会贯通使其不再与生活割裂,因此这是知知与共。而在这大同之世,世间一叶一花皆有其美,故我们对认识事物不再孤立欣赏,我们将其放入整体欣赏,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欣赏方式。自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刻意追寻,而是以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遇到它,理解它。(中国味的内涵认识有所推进,对认知过程的深入思考。第三境的分析过程略有不足。)
正如周国平所说:“我们的意识赤裸裸地来到一片废墟,我们要做的不是回忆而是重建,是俯瞰全局全局,是自由发挥。”对事物的认识亦是如此。此三境构成封闭的环,又美美与共后才可再美其美,就如同广博中方能精专。(引言推进思考,对如何认识事物的思考,体现了思维的版延展性。)
故认识事物有三境,现如今大同之世,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方有和谐之声。(总结全文。)
【点评】
文章立意不俗,精准把握题意。立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认识事物”,视角独特,思考认识事物的三种境界,体现了思维的活跃度与个性化。全文围绕三个境界逐一展开,看似形式单一,实则文脉连贯,思维缜密。对“各识其识,各美其美”“识人之识,美人之美”“知知与共,美美与共”三者之间的差异把握准确。同时内在的推进性逻辑关联均有清晰呈现。语言表达能力强,文意畅达。可谓化呆板为神奇体现了考生的高度自信。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材料中认识事物的方式的分析略显不足。尤其是第三境部分未能充分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认知方法,与前两部分之间均衡用力未能再进一层,再深一层。不过瑕不掩瑜,作为考场作文,短时间内构思立意,以别于多数考生的形式呈现个人理解,实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