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的“动索”(七)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收帆索具

题图:一艘17世纪的荷兰战舰,帆都收了起来。

接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0269807919739

前面陆续用线图和实物照片介绍了风帆战舰前、主桅杆上“主、上、顶、极顶”这多道横帆,它们控制帆桁的升降索、吊索、转桁索,以及控制帆本身的帆脚索、帆脚前索、张帆索。当天气不好或者停船靠岸的时候,帆就用不着了,就要收卷起来,这时候就要用到收帆的三样索具:帆脚、帆底边和帆侧边的三组收帆索。

首先大体看看“收帆”是怎么一个活动:

图中是两艘在锚地内锚泊的战舰。

所谓“把帆收起来”,细细品味其实包括上图两艘战舰展示的两个步骤:

【1】首先,是左侧远景那艘船,用三组收帆索,把帆朝着帆桁拢起来。收帆索在甲板上就能操作,所以不需要人爬到桅杆和帆桁上去。帆也只是用收帆索松垮地兜在帆桁下面,当暂时不需要用帆的时候,往往就只是这样“收帆”(taking in。(其实左侧远景这船顶帆并不是在收帆,而是打开来在晾晒)

【2】然后,如果长期不需要使用风帆,比如图上锚泊时,那么就要水手爬上去,把帆一层层叠起来,然后紧紧绑在帆桁上。上图主角大船“巴黎城”号依稀可辨有水手攀在帆桁上,正在哈腰抓着帆在叠帆。这个过程叫它“卷帆”(furling。仅仅是收帆,帆被收帆索兜住形成口袋,风还是可以涌进去,结果把帆鼓起来,被收帆索勒着,可能勒破掉。

难能可贵的是法国造了一艘复原船“赫敏”号,恰好能有不少照片作为参考:

赫敏号即将进入锚地,前、主桅杆主帆用收帆索具拉到帆桁上,即“收帆”;而顶帆则已经“收帆”完毕,志愿者爬上高高的帆桁上预备“卷帆”。再来一张:

可见,18世纪的风帆战舰,以上帆为“主帆”,上帆上下的主帆和顶帆,比起上帆,总是先收起来、后挂出;而需要挂帆出航总是先挂出上帆,锚泊时则最后收起上帆。于是常常看到下图这样,主帆“收帆”,上帆鼓满的场面:

图上玫瑰色方框标记就是前面刚刚说的,仅仅是“收帆”,风还会窜进来,把帆鼓成口袋,风大的时候这样做就容易撕破风帆。

所有帆都“收帆”的场面,复原船自带动力。和前面对照,可以看到上帆收帆时帆桁也降落下来。

然后水手需要像这样爬上桅杆和帆桁,站在上面的安全缆绳上,把帆叠起来,也就是“卷帆”:

这张图是19世纪70年代还是80年代,大清福建船政杨武号,这是从帆背面拍摄的照片。详情请见陈悦先生《近代国造舰船志》。

“卷帆”之后的样子,干净利落:

水手爬上帆桁,然后具体如何“卷帆”是比较复杂的船艺作业,还有大量的相关帆装索具细节没有介绍,所以这里不可能描述了。

跟收帆索具相关就只是前一步,即“收帆”(taking in)的过程。

如前所说,需要帆脚、侧边、底边三组收帆索。

【1】帆脚收帆索(Clew line)

线图上分别用红、蓝、绿、综标注了前桅杆和主桅杆自下而上的主、上、顶、极顶四面横帆的帆脚收帆索。系绕方式如图所示。这是张开帆时的状态,收帆后的状态不难想象。

帆脚收帆索是在帆的背面,把帆的两个下角即“帆脚”朝上、朝中央拉起来。

线图中复杂的索具细节放大就是描绘的前、主桅杆主帆帆脚,上面套着帆脚索、帆脚前索、帆脚收帆索三样索具,可谓五花大绑、重刑加身:

模型实物,主帆帆脚。粉蓝色帆脚前索,绿色帆脚索,红色帆脚收帆索,左边主帆张开,右边主帆“卷帆”。所以前面提到帆的时候,说过帆脚那里需要特别处理,增加强度:(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7690256395086 )。

大图实物对照,红、蓝、绿、综分别标注了前、主桅杆主、上、顶、极顶帆的帆脚收帆索。黄色标注了辨识度很高的主帆帆脚“三叉”:帆脚索朝后下方、帆脚前索朝前下方、帆脚收帆索朝内上方。

【2】底边收帆索(Buntline):

【2.1】主帆的

前桅杆和主桅杆主帆的底边收帆索。红框内标注的是收帆索从帆上拉到桅盘下面,然后如何绕线,比较复杂。

模型实物,梅尔文号74炮战列舰,19世纪。左边主桅主帆,右边前主帆。

【2.2】上帆的:

模型实物:

蓝色标注是上帆底边收帆索,绿色标注是顶帆的,顶帆在巡航舰这样的小船上一般比较小、比较轻,有帆脚收帆索就够用了,顶帆就省了。而上图卫斯理号这样的74炮战列舰上,顶帆还设置了一对底边收帆索。

法国赫敏号巡航舰,顶帆的底边收帆索细得几乎看不见,比上面战列舰就要简单,只有一根,只是下端分叉,呈倒“丫”型。

【3】侧边收帆索(Leech line)

【3.1】主帆的

主桅杆(左)和前桅杆(右)主帆的侧边收帆索。右上是收帆索从帆上拉到桅盘下面,然后如何绕线,比较复杂。下面还是实物照片:

【3.2】上帆不方便设置侧边收帆索:

胖达添画的上帆侧边收帆索,但是这套权威的古典帆船索具图鉴上却没画。

法国赫敏号复原船上有上帆侧边收帆索。

卫斯理号的模型上只有主上帆有,前上帆没有。

为啥很多都没有呢?

这些线图、实物和模型上,都可以见到,上帆上三列或者四列“缩帆穗”(Reef points),前面在帆、操帆技术概述中都提到过这是所谓的“缩帆”(Reefing)(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6992244564018,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2050297496306 )作业,可以灵活地缩小上帆,适应风力大小变化。但这个复杂的帆装设备,就让上帆不方便设置侧边收帆索。因为上帆不断缩小,也就是如下图这样,上帆越来越“矮”:

于是帆的侧边就越来越矮。结果这三到四列缩帆穗,可以缩帆三到四次。每缩帆一次,帆就矮一些。这样,侧边收帆索就像下图蓝色标注这样,走线的角度越来越不合适:

最后,缩帆三道的矮帆上,侧边收帆索就很不方便使用了,还可能卡住帆桁上那个滑轮。所以,上帆不方便设置侧边收帆索

【3.3】顶帆不需要侧边收帆索。

总结起来,三组收帆索一起使劲:

帆就这样收起来,左边红、蓝标注的就是帆正面的帆底边收帆索,和帆背面的帆脚收帆索一起把帆拉起来的样子,最后形成右边粉蓝色标注的那样的形态。

这就是收帆需要的三样索具。这样风帆战舰前、主桅杆上主、上、顶各层帆的帆桁索具、挂帆和收帆索具共九样“动索”就讲完了。战舰还有后桅杆,还有首斜桁,但是就不像前、主桅杆,各三道到四道横帆,这样的规则了,下面胖达先找几张线图和照片标注下前、主桅杆的这9样索具,算是小节;然后再继续向舰首、后桅杆上的“动索”,以及各种其他帆的“动索”挺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