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存世精品的介绍
春秋的剑还是比较短,在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长剑,秦长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对比同样长度、却早就已经腐朽的的克里特长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双方对砍将会怎么样?
随着国际古董收藏的热潮来袭,青铜器也成为了投资者和爱好者的首 选之品。但是国内青铜器收藏市场的整体水平不高,导致圈里对青铜器的认识不足,其实只要是真心喜欢,潜心研究,鉴别青铜器并不难。可以从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和款识、铜质与器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白矾与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质, 如果铜锈是透明的结晶锈,可以取下一块放在热水里,如果遇到水后能溶化,就有可能是这几种伪锈。有人也提倡用舌头尝青铜器锈的味道,白矾的味道非常涩,其 他结晶状的伪锈有时是苦的或咸的,而真 正的古铜锈几乎没有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伪锈有毒,好不用这种尝味道的方法。将水喷洒到铜锈上,观察铜锈的亲水程度,古铜锈是亲水的,那些油漆、 胶水的亲水性则较差。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铜锈的结晶形态及生长状态,可以发现新铜锈和老铜锈有很大差别。
青铜剑中所有剑都是采用了分段铸造工艺实现的,剑体是需要单独铸造加工结束后,才能铸接手柄部位的,否则剑身是无法实现打磨加工的,因为有格部存在,从加工角度讲是个大问题,因此只能先结束剑身。
早期的青铜剑约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仅长十余公分,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两段收束的剑身外,并有了格、茎、箍、首的完整握柄,长度在四十公分之内,剑柄以丝麻筋皮等物缠绕,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未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成熟, 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 器而活跃于战场上。
古代越人以勇武好剑而称著。《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汉书?地理志》又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这种轻死易发、勇武好斗是越族的天性,越人喜好用剑的传统应与其天性有密切联系。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个传统大约发端于西周时期。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物收藏是一种陶冶心境的艺术,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水平的。古玩收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旦停下脚步,就意味着艺术本身的贬值。收藏是一种兴趣爱好,并非发财致富的手段,如果收藏伊始便抱着发大财的美梦,那么终收藏的仅能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