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主人公是去年咱平台所发拙文《郝氏传奇》(链接:《郝氏传奇》)里郝守珍医生第五子郝自用之长男。我们流山沟村的郝贵明,无论在社办企业,建筑工地,还是在村里,堪称一把烹饪好手。在烹饪中神情从容不迫,做活干脆利落,饭菜质量确实是有口皆碑。贵明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他出身贫苦,自幼节俭,做事认真。1969年冬,他光荣入伍,在某部炮兵指挥部服役。他认真、细致的品性,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得到极大提高,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当时正值中苏关系紧张之际,对方在我边境上陈兵百万,部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他担任的标图工作,必须一丝不苟,得从大军区传来的雷达传声机的复杂声音中,筛选出部队所需的信息,准确地标到方格座标中,并及时上传给指挥部。若有丝毫差错,就会给我方备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由于刻苦好学,又仔细认真,工作比其他文化程度高的都做得好,经常被上级领导树为标兵,成为战友们学习的榜样。两年后光荣入党,入伍六年,连年都是“五好战士”,直到转业,他从未发生过一次失误!回到家乡,他先后在社办企业电石⺁、运输站当炊事员。他把在部队里养成的认真细致的作风,很好地发扬到做饭之中。据享受过他烹饪美味的老乡说:他做的烧饼和馒头最是好吃。他做烧饼时,先把掐好的剂子团成圆片,分别包上红糖或五香粉,用勺子的背面把面团压出凹形,撒上芝麻,在鏊子上抹油,经过翻烙,把双面烙成焦黄,然后放到镗内,加一勺水,让水蒸气熏蒸。趁此机会,赶紧准备下一镗烧饼。前一镗铲出,立即进行下一镗操作。作成的烧饼盛在大盆子内,叫人看了口舌生津,闻了香气袭人。吃在嘴里,喧腾腾,香生生,还有一股烧烤的焦香味。他蒸的馍,咬开一层层的,很有口劲。人们观察他是这样操作的:准备好料后,总是松不沓儿的,显得悠闲自在。一旦劳起作来,只见他飞块地掐着面剂子,掐得非常匀称。有人秤过,每个上下不差半两。然后在板子上撒上扑面,两手不闲,一手揉一个。反复揉搓好后,放入一格格笼屉内,锅内加入冷水,随着温度的不断增加,馍不断地醒活,约四十分钟后,几扇馍就全部蒸熟了。有人做过统计,不增加帮忙的,他一个人蒸的馍,足够百把人吃。有时,改善生活吃饺子,他一根小擀杖同时擀两张面皮,一个人包的够三十多个人饱餐一顿。社办企业解散后,他来到建筑工地做饭。那可不是简单一回事。在我村张存法的工地上,动不动就上五、六百人。炊事组三、四个人,让他当主厨。早晨吃大米多,一口大锅,一下就是四、五袋大米,既不能生,又不能糊。经过简短地摸索,他发现大米不能头天晚上淘,那样做出的米饭没口劲。据曾经跟他在一个工地的郝文生介绍:贵明头天晚上要做的只是把菜切好。他切菜速度快,叮叮当当就切一大堆。他刀功好,不管是白菜还是萝卜、土豆,切得非常匀。到第二天早起,在大锅里添上一定的水,把风葫芦打开,他就开始淘米。米淘完了,锅也滚了,然后拿起马勺,舀起大米,光往水滚处倾洒。倾洒完了,锅里的米粥开始变稠,他便赶紧压火,把锅浮皮的米汤合到盆内供民工们饮用。一会功夫,大米就焖好了。他赶紧打开另一口锅的火炒菜,把菜炒成七分熟,马上合到大盆子里,盖好。十分钟后,开饭时间到,菜也焐成全熟。这时,锅里的大米,一点儿也不糊,散着米香味。尝一口,圪筋筋的。他让其它炊事员给民工盛米饭,自己给民工添菜,那菜香喷喷的,不稀不稠,软硬适度。吃过米饭,再用香甜的米汤一灌,浑身如法。吃面条时,他亲自掌勺捞面条。捞满一勺,用铁丝钩一刮,正好一碗。几百人吃饭,一会儿就把饭打完,毫无拥挤现象。基本上做到不让人吃到软面条。民工们吃好了,干活有劲,工作进度快,质量搞得好,老板也很满意。
太原市前几年发展快,建筑工地比比皆是,自然引起用电紧张,工地停电是常有的事。有时一停就是两三天。这可是最考验做饭智慧的事。一旦停电,很多必须用电的项目的工人就得歇工,很多人不在工地吃饭。还去做那么多大米,剩下的连倒都无处倒,造成很大浪费。作为主厨,就得勤快,搞调查,还有多少人吃饭,吃什么饭,都得有精当的安排。
后来总部机关的人每天中午、晚上六点也来工地食堂吃饭了。中午和民工一样吃,下午他们下班早,六点就要吃饭,只好开小灶另做。由于饭好吃,连甲方的几个工作人员也经常来蹭饭。更叫人吃惊的是:有一段他请假回老家办事,总部的人就都不来吃饭了。后来老板接二连三的电话催促,他才又赶来做饭。
应主人公要求,在“正是有贵明这样的好主厨”这一段前,另加一段。
后来总部机关的人每天中午、晚上六点也来工地食堂吃饭了。中午和民工一样吃,下午他们下班早,六点就要吃饭,只好开小灶另做。由于饭好吃,连甲方的几个工作人员也经常来蹭饭。更叫人吃惊的是:有一段他请假回老家办事,总部的人就都不来吃饭了。后来老板接二连三的电话催促,他才又赶来做饭。
正是有贵明这样的好主厨,工地饭做得好,民工留得住,炊具保养得勤,就像那口大锅,总是油津津的,连用多年都很完好,食堂支出的费用少,老板非常满意。在贵明培养出很得用的接班人后,马上被调去总部当炊事员。上了岁数后,他不再外出。在家乡,只要是谁家办红白喜事,都喜欢请他去当“掌作”。在农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人家办事都要支起大锅,同族的人聚在一起,吃几顿大锅饭。大家最看重的是那顿压轴的大米饭老锅菜。焖大米,贵明有工地的经验,做起来是小菜一碟。关键是这锅菜,可算是重中之重。同族的郝文生曾操心地观察过他做菜的全过程:先是炒肉。他第一步是炒色料,在热油内加上白糖,把料炒成棕红色备用。然后是炒肉,用大火加适量的油把肉炒得“出汗”,再关住大火,在肉锅内加适量开水,用小火在锅内咕嘟,加上调料和色料,不一会红如如,忽嫩嫩的肉就浸成了,合开备用。然后是炒蔬菜,本着先硬菜后软菜的原则,啥先啥后做得有条不紊。中间很少翻动。半熟之后加入豆腐、皮渣、肉、丸子等。他炒成的菜,不粘,不稀,恰到好处,色香味俱全。红事上,大家品尝着美味的饭菜,满院里欢声笑语。白事上,大家也会止住悲哀,大快朵颐。最叫人佩服的是他做的饭从未发生过“吃打锅”(不够吃)现象,剩下的就十几一二十碗。恰好够给街坊邻居“花送”(村里规矩,红白事上,关键的一顿饭要给街坊邻居送一碗)。根本不存在办事时剩下的饭事主一家好几顿都吃不完的现象。饭做得恰到好处,主要取决于他事先的调查,自己家有多少人,亲家、后家来多少人,一人下多少米,都要仔细地刻算。如今,他上了年纪,腿脚也不灵便了,人们便请他来,搬把椅子坐在那儿,支支嘴,指导指导,饭菜也做得有模有样。我啰嗦了大半天,介绍贵明的厨艺,就是想让大家努力改善生活,励行节俭,以便在进行舌尖上享受的时候,获得更多的美感。
【作者简介】:王来宝,祖籍桂林镇,大专文化,从小喜爱文学,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退休后开始写作,处女作《又到六月六》在红旗渠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