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六)临证谈保和丸
保和丸治疗的是食积伤胃,于是我们在消导药里面加了二陈汤去甘草合味,那么,食积既然能伤胃,那么食积能不能伤到脾呢?如果食积伤了脾,我们应该怎么办?
闫某,女,6岁,1月25日初诊。腹胀,腹痛,腹泻两天,不食,不饮。舌苔薄白腻,脉缓。
这样一个小孩,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哪里着手,应该如何思考?
苔腻,腹泻,能不能用理中汤?能不能用半夏泻心汤?能不能用四君子汤?方证和方证的鉴别,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当我们掌握的方证少了,对某一种病就是用某一个方来进行加减,我们也意识不到用这张方子加减的正确率有多高,错误率有多高。当我们掌握的方证多了,在一定时间段里,我们又会迷惑。
面对一个病人,到底该用哪张方剂?当我们接触了半夏泻心汤,就觉得这个病人应该用半夏泻心汤,或者用生姜泻心汤。当我们接触了理中汤,我们又觉得这个病人应该用理中汤,在理中汤加一点消导的药,也是可以的。
有时候我们用不同的方子加减都是合适的,但是,有时候,用某一张方剂是对的,用另一张方剂是错的,而方证和方证之间的鉴别,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到临床上,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段,专门把他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
对于这个小孩,腹胀,腹痛,腹泻两天,不食不饮,应该怎么办?
先说单味药,关于这个小孩,能不能用参?需不需要用参?适不适合用参?需不需要用术?如果用术,是用白术还是苍术?这是一个关键点,还有一个关键点,需不需要用干姜?
参、术、姜,如果我们把这三味药给解决了,那么,这个小孩的处方就相对容易开出来。
证属伤食湿阻,实属脾运不及,治以消食和胃,运脾化湿为法,方用平胃散加减。
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6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9克,炙甘草1克,3剂水煎服。药后愈。
这个方子是平胃散加山楂和神曲,我们返回来思考,实际上就是保和丸去掉二陈汤,加进去平胃散,这样说,对方剂不熟悉可能有点抽象。下面,我们把几个方剂归纳一下。
平胃散方: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保和丸方: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
二陈汤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这样一比较,看起来就明白多了。这个小孩的方剂就是一个保和丸的加减方,当然也可以说是平胃散的加减方。
保和丸里的二陈汤是针对胃的,那么,这个小孩的这张方剂里的平胃散是针对脾的。
食积也可以伤脾。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小孩,腹胀,腹痛腹泻两天,这个腹泻肯定泻得不是很厉害。如果是水泻,一天泻过七八次,甚至十几次,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是不是应该用理中汤来止泻。而这个孩子泻得不厉害,我们没有必要止泻。只要把脾胃功能调过来,把食积消导以后,自然就不泻不疼了。
如果这不是六岁的小孩,这是一个中年人,我们应该如何来治?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有没有虚这个问题。
如果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呢,肯定不能象六岁的小孩这样来治,八十多岁的老人肯定有虚,年龄在我们临床辨证里会起很大的作用。
年龄,季节,气候都是我们临床辨证很重要的要素。
六岁的小孩,食积的可能性很大,不是慢性的,也不是长期的,就是近两天的事情,由于舌苔也偏腻,首先我们就定为食积,既然是食积,就需要消食。保和丸对应的证型,往往是大便正常或者是大便偏少。而这个腹痛,腹胀,腹泻很明显,我们用保和丸原方是不合适的。于是,我们就把里面的二陈汤变成了平胃散。这样一来,就刚好对证,就合适了。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对每一张方剂进行方解的原因,我们只有把他拆开来,知道方剂里面每一味药,每一个组合体起什么作用,我们才能进行随证加减。这个加减包括的不仅是加还有减。
上方为平胃散加味。也可看作保和丸以平胃散代二陈汤加减。二陈汤化痰和胃,平胃散化湿运脾。食积可以伤胃,食积也可以伤脾。
胃滞生痰,用二陈汤,脾滞生湿,用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