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安一方:宋高宗赵构的君臣博弈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开封,掠夺了无数金银财宝,还向宋朝索取贡女四千人。
过惯了好日子的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本以为金兵前来就是贪图些财货女子,却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对方的战利品。连同宗室成员和大臣们在内,超过十万人沦为金兵的俘虏。经过这场浩劫,开封城化为一片废墟,东京梦华从此灰飞烟灭。
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难”。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攻陷中原王朝首都的例子不在少数。“靖康之难”却最叫人刻骨铭心,它给华夏民族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消散。
大难之后,中原群龙无首,金人决定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做过大宋太宰的张邦昌不幸成了倒霉蛋。他在刀剑的威逼下被迫称帝,建国号为“大楚”。
张邦昌做皇帝实属无奈,他知道自己既无能力,也没这个资格。他不敢立年号,不敢接受大臣的朝贺,自始至终以“臣张邦昌”自称。他很清楚,在北宋幸存的诸位皇子中,只剩下一个真命天子,那就是康王赵构。
在当了32天的傀儡之后,张邦昌把传国玉玺移交给了赵构。同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开启了南宋王朝。
1/8 意外即位
人们对宋高宗赵构通常有两种评价。一种是把他当做昏君。那个大奸臣秦桧,不就是在他的支持下得势的吗?如果秦桧不杀岳飞,宋朝还有收复中原的希望。若不是赵构的暗中授意,岳飞哪会死得那么惨?
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杀害岳飞的凶手就是赵构。人们从阴谋论的角度推断,因为赵构担心岳飞会把徽钦二帝接回京城,届时就得让位,这才极力阻止岳飞北伐,民族大义被权力的私心所取代,以至于痛失了翻盘的良机。
赵构影视形象
当然了,也有人替赵构辩护。称其好歹保住了汉人的半壁河山,延续了宋朝的繁荣。况且他的能力也不差,把南宋治理地挺好,至少比宋徽宗强多了。所以,以评价皇帝的标准来衡量,赵构还算是不错的。
赵构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答案见仁见智。但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纯粹以道德来评判某个历史人物,显然是有失片面的。读完赵构的生平,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做皇帝前后的赵构,简直判若两人。
宋高宗画像
当年金兵包围开封时,曾要求宋廷派人去和谈,而且点名必须是亲王和宰相级别的人物。宋朝宗室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此时,只有赵构挺身而出,”我去!”就这样,他和时任少宰的张邦昌一同前去金军大营。
赵构和使臣被金军扣留了十几天,大臣们见了金军统帅战战兢兢,连头也不敢抬一下。唯独赵构不卑不亢,表现出宗亲贵胄的风范。以至于对方以为,赵构不是真正的皇子,在他们眼里,宋朝的皇族都是脓包,哪会有这般人物?就这样,赵构被金人释放了。
不过,关于赵构出使金营的记载究竟是真是假,历史学界尚有争议。不少人认为,这是后世出于政治需要,故意美化的结果,以证明赵构其实是个有勇有谋的皇帝。为此,人们指出了一个反向的证据:开封第二次被围时,宋钦宗曾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但赵构接到诏书后,并没有亲自率兵勤王,而是把军队交给了副元帅宗泽,自己逃到济州去了。
当赵构接到张邦昌的传国玉玺时,才知道自己是宗室中硕果仅存的皇子。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就这样,赵构怀着复杂的心情当上了皇帝,而迎接他的是一个空前的乱局。
2/8 一盘乱局
赵构即位一个月后,张邦昌被赐死。虽然从儒家大义来说,张邦昌僭越在先,死有余辜。但朝野上下都知道,张邦昌这么做是被逼的。赵构也答应过不追究张邦昌,但事实是,张邦昌必须得死。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由于主战派的压力。当年主持东京保卫战的大臣李纲,就坚决主张惩办张邦昌。即便从安抚人心的角度,赵构也得这么做。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如果朝廷对张邦昌既往不咎,金人要是再扶持一个李邦昌、王邦昌上台怎么办?他们是否还会像张邦昌那样,老老实实地对你称臣,那可就说不定了。要知道,如果张邦昌当初不主动交还传国玉玺,他这个皇帝能否当得上,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之后发生的事证明,赵构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金人不希望赵构继承大统,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汉人政权,以便于控制在手里。听闻张邦昌被杀,金人再次兴兵南下。这一回,他们要把宋高宗抓去做俘虏。
打还是逃,这是一个难题。包括李纲在内的主战派,是坚决要求抗金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赞同撤离,他们已经摸透了赵构的心思,这位新上任的皇帝不想重蹈徽钦二帝的覆辙。
赵构决定逃往南方,在那里,金人的兵锋尚有不及。他在扬州停了下来,本以为可以太太平平地待上一段时间。但他还是低估了金人的实力。
1129年,金兵向扬州袭来,听闻战报的赵构猝不及防,上演了一场生死大逃亡。好不容易渡过长江,又被金军一路穷追猛打。赵构只好继续逃跑,从临安逃到绍兴,再从绍兴逃到宁波,而金军则继续紧追不舍。是年年底,赵构不得不前往海上避难。
从1129年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赵构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这段惊险的经历,使他彻底见识了金人的厉害。虽然后来名将韩世忠在镇江重创金军,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战局。这场战争也让赵构看到了金国的能力极限,金人在江南难以继续横行,万里长江,就是宋王朝与金国的安全边界。
据说在金兵进攻扬州时,赵构因为惊吓从此不能再生育。日后,这成了皇帝的难言之隐,也是天下百姓不能说的秘密。
3/8 叛乱与民变
然而,对赵构形成致命威胁的,除了金人,还有他身边的将领。
赵构逃亡期间,御营军的武将苗傅和刘正彦,因为对朝廷的逃跑政策非常不满,加上长期受到被高宗宠信的宦官压制,在杭州发动兵变,并迫使高宗退位,把权力交给三岁的皇子赵旉。史称“苗刘之变”。
皇帝的龙椅还没坐热,就被人赶下台。这对赵构无疑是奇耻大辱。短短几个月,赵构就接连遭到外敌和内患的双重夹击,这让他明白了一个真理,没有军队的绝对效忠,再崇高的权威也是纸糊的。
赵构从小博闻强记,熟读史书的他,很清楚那些被军阀扶上台的皇帝们的下场。好在苗刘二人都是草包,得手之后,他们并没有进一步的计划。所以,兵变仅仅过了两个月就被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被明正典刑。
镇压了叛乱之后,赵构还得解决另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民变。
金兵入侵北方,朝廷为抵御外敌,向民间不断课税,客观上已经激起了百姓的不满。靖康之难后,民间以抗金为名,组建了许多私人武装,其中夹杂着士兵与农民。最高峰时,这些武装集团的数量达200多个。他们有的确实对抗金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武装打着义军的旗号,干着土匪的勾当。对赵构而言,这是对中央朝廷最直接的威胁,若不及时遏制,它们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到全国。
我们熟悉的那些南宋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都镇压过农民军。在“攘外需先安内”的大原则下,宋廷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平定内乱中,大大消耗了政府的财力。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也不太平。张邦昌死后,金人打算再安排一个傀儡上台,这次的小丑,是一个叫刘豫的大臣。
和张邦昌不同,刘豫是个十足的野心家。金兵入侵期间,他曾向金人投降,后被授予高官厚禄,替金人管理山东与河南的土地。
然而,北方的战乱给刘豫以可趁之机,他想借金人的力量,圆自己的皇帝梦。1130年,金国册封刘豫为皇帝,建国号为“大齐”。又一个傀儡政权诞生了。
刘豫称帝后,不仅大肆搜刮宋朝宗室财富,还帮助金国一起攻打南宋,甚至成了宋金战争的主力军。他曾率兵多次南侵,却遭到南宋坚决的抵抗。
刘豫屡战屡败,让金国失去了耐心。他们逐渐意识到,这种以“代理人模式”统治中原的办法,并非长久之策。最终,他们废黜了刘豫,这个短命的傀儡朝廷仅仅存活了八年。
4/8 选择偏安
1132年,逃亡归来的赵构驻跸临安,将这里作为朝廷的“行在”。南宋理论上的首都仍然是开封。
所谓“行在”,即皇帝巡行所在之地。从字面意思上看,它只是天子暂时居住的地方。但实际上,临安已经成为南宋的都城,赵构不打算走了。
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为什么赵构把这里作为国家的行政中心?在当时,宋朝与金国是以淮河为界的。淮河以南的土地,还掌握在宋人手里。按照历史惯例,位于长江之畔的建康(今天的南京)才是更好的选择。
建康濒临长江,交通发达,且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在中国历史上,建康是许多南方政权的都城所在地。从三国时期的孙吴,到后来的东晋,再到南北朝时期的几个割据政权,都把建康作为行政中心。
可到了北宋之后,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临安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越建康,成为东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这一方面得益于京杭大运河与江南运河在此交汇贯通,提供了密集的水路运输网络。其次是由于海上贸易的兴盛,临安紧邻明州(今宁波),能为京城提供源源不断的海上物资。
临安皇城图
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衡量,临安比建康更加繁荣,赵构的选择没错,但作为首都,临安就有问题。
首都是国家的行政中心,它的选址,除了需考虑地理和经济等因素,还必须考虑政治。临安位于建康以南,离长江较远。更重要的是,它紧靠明州港与杭州湾,这就意味着,当敌人来袭的时候,皇帝随时随地能逃到海上。把行政中心设在临安,等于告诉世人,朝廷已经选择在一隅偏安。
相反,把都城设在建康,就会有所不同,至少是向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时刻准备着要打回去。收复失地,不光是喊喊口号,皇帝待在离前线更近的地方,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把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除了因为北京是他的势力范围,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北京能更好地防御蒙古人。正所谓“天子守国门”。事实证明,朱棣的这一选择,为明朝后来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遗憾的是,赵构没有这样的胆识和远见,他的眼里只有敌人的金戈铁马,即便是长江天险,也无法阻挡金人的兵锋。从在扬州被金兵追击的那一刻起,他就铁了心要与金人和谈。在他看来,最安全的生存之道,就是让敌人相信你对他没有任何恶意,能妥协的尽量妥协,能忍让的尽量忍让,保住眼前的一切,比什么都重要。
5/8 战与和
赵构不是一个昏君,他很精明,甚至是宋朝最善于玩弄权术的皇帝。
从王爷到皇帝,不仅是换个身份那么简单,更让赵构体会了皇帝的艰难。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当年宋徽宗面对金人围城时,居然连皇上也不想当了,直接把锅甩给儿子。你的权力越大,就面临越多的两难选择,你得去协调各方关系,以努力实现一种平衡。然后,再让局势朝着你要的方向去发展,赵构就是这么做的。
赵构影视形象
早在赵构登基之初,朝廷就有主战与主和两派。从当事人的角度,你很难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主战与主和都有风险,尽管前者更能赢得道义上的掌声。
若一味主战,结果只能是民穷财尽,而且得不偿失,反倒会加速国家的灭亡。若一味求和,不仅是对敌人的姑息纵容,更会打击将领的士气,搞不好还会铸成大祸,“苗刘之变”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赵构必须平衡两者,在军事危机面前,他不得不依赖主战派。但在总体方针上,他必须有主和派替他挡箭。毕竟,屈辱求和会迎来骂名,尽管它也许更符合现实需要。
而赵构之所以要遏制主战派,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对武将不放心。
岳飞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年赵构在海上流亡期间,若不是岳飞等人在江南积极抗金,赵构也许根本就回不来。除了岳飞以外,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人,都是杰出的主战派。在他们的带领下,南宋军队沉痛打击了金人的嚣张气焰,也为王师北定中原带来了一线希望。
但问题是,这些将领的军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朝廷军队,他们都是将领在非常时期私自招募的。比如,岳飞的军队就号称“岳家军”。金兵曾这样评论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影视形象
这固然是对岳飞的褒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对朝廷则未必是好事。如果连金兵都打得过的岳家军集体倒戈怎么办,区区一场“苗刘之变”已经逼得赵构退位了,一旦岳家军造反,皇帝恐怕只有跳海了。
退一步讲,就算将领本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其手下的士兵能一样听话吗?近有宋太祖“黄袍加身”,远有唐王朝藩镇割据。这些都是以下制上,胁迫造反的例子。对此,赵构不能不警惕。
再退一步讲,即使军队上下都对朝廷忠心不二,待收复了中原,那又怎样呢?难道让徽钦二帝接着回来做皇上吗?就算不考虑赵构有私心,这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动荡,一山不容二虎,届时,朝廷必将陷入残酷的权力斗争,使风雨飘摇的江山雪上加霜。
岳飞影视形象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赵构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朝廷乃至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任何对权力产生威胁的事物,无论它的目的为何,都要坚决地铲除。这一点,赵构比谁都清楚。
因此,岳飞就是在这样的谋算下被杀的。当然,直接的凶手是秦桧。如今,在杭州的岳飞墓旁,秦桧雕塑做跪地状,以千古罪人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6/8 高宗和秦桧
赵构即位的头十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他频繁地更换宰相,几乎一年一换。
赵构当然知道,宰相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频繁更换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宰相的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涉及南宋初期独特的政治生态。
在国家危难之时,往往会出现皇权的松懈。在地方上,表现为将领拥兵自重。在朝堂上,则表现为朝臣大权独揽。两者都是皇权的肘腋之患,是比外敌更严重的威胁。
而军事上的接连失败,更加剧了这种政治的不稳定。如果主战派上台打了败仗,他就得下野。而他的继任者要么缺乏经验,要么把前任的政策彻底推翻重来,结果只会让情况越变越糟。南宋朝廷就是在这样的危局下步履蹒跚。
宰相频繁替换的另一个原因,是激烈的党争。每当宰相提出一个意见,大臣们就会揣测,皇帝究竟赞同还是反对。他们会从蛛丝马迹中寻找证据,并抓住把柄极力攻击。这么做就导致了宰相经常遭人弹劾,位子还没坐稳就得下台,这是从北宋王安石时代起流传下来的“遗毒”。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宰相获得皇帝的绝对支持,使之成为皇权的代理人,而非纯粹意义上的行政长官。用相权来巩固皇权,这就是赵构的基本思路。秦桧也因此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秦桧在靖康之难中被俘,后逃回江南。却被宋朝怀疑为金国的奸细,一时得不到信任。
然而,秦桧很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初见高宗时,他就知道赵构有意主和。皇帝欣赏他的才干,让秦桧当了丞相,但仅仅做了一年就惨遭罢免。
秦桧影视形象
秦桧被罢免的原因意味深长,他向赵构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说白了就是宋金两国划江而治,这其实符合赵构的意愿。然而,这个建议现在提出显得为时过早,且容易遭到主战派的反对。赵构再次处于平衡的需要,免去了秦桧的宰相之职。这样既能安抚主战派,又能显示自己出色的政治手腕。
那么,秦桧最终是如何重掌大权的呢?因为时机成熟了,宋金两国连年交战,严重损耗了双方的实力。金兵已经无力南渡,而宋军对收复中原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杭州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是的,岳家军确实所向披靡,甚至还有希望夺回首都开封。可即便夺下了又如何?后勤补给,军队增援,全都是问题,金军在北方已占据极大优势,宋军已是鞭长莫及。更何况武将在外,始终是朝廷的一块心病。眼看宋金皆成强弩之末,此时不和谈,更待何时?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朝廷用十二道金牌下令岳飞撤军,岳飞遭逮捕,尽管据理力争,仍旧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岳飞一家全部被流放。
岳飞被杀,标志着主和派的彻底胜利。赵构借秦桧之手,完成了战后的权力重组。秦桧成了皇帝的代理人,而赵构则是这场博弈最大的赢家。
7/8 绍兴和谈
1141年,宋金两国正式签订和约,史称“绍兴和约”。双方将国境线划在从陕西到淮河一带。宋朝皇帝须向金国皇帝称臣纳贡,并禁止官员们用“夷狄”来称呼金人。
待天下安定后,赵构把各地的私人军队重新编入正规军,最让朝廷苦恼的兵权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晚年宋高宗
绍兴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南宋度过了最危险的襁褓期。尽管二十年后,金人发动了第二次南征,但此时的金军已经不比往日。金国内部政局不稳,主帅出师未捷即遭暗杀,加上南宋军民的坚强抵抗,金兵最后大败而归。
听闻天下人都在骂他软弱。赵构曾向大臣们感慨:搞政治,光有理想是没用的。诚哉斯言,坎坷的经历已经教会了他,隐忍和妥协,比意气用事更为重要。尤其当你坐在这个位置上,面对更复杂的形势,各种各样的意见,无数的暗流涌动。但只有你清楚自己的底牌,明白自己的分量。做好当家人,实在是太难了。
做文官,你可以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制定种种方略。做武将,你可以在战场上奋力杀敌,博得忠勇之名。可作为皇帝,表面看你权力很大,几乎能为所欲为。而实际上,你的意志只能通过别人去执行,去较量。为此,你必须做出很多的牺牲,不惜和反对者斗智斗勇,讨价还价。这就是获得权力的代价。
也许,赵构主张和谈,的确是出于现实的考量,而不仅仅是性格使然。他的判断也大体正确。金人的实力只够统治北方,长江以南他们无法征服,宋金国力在淮河—长江一带达到均衡之势,这是他力挺主和派的前提条件。
那么,赵构的选择真的没问题吗?难道除了偏安一隅,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吗?事实上,赵构只看到了问题的局部。或者说,他是以权力的安全,作为其思考的重心的,这对他构成了严重的制约。
8/8 总结
没错,金国确实没实力统治长江以南的地区,宋朝以前,也不曾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征服过这里。但这并不代表金国不能,别人也不能。宋朝把北方放手交给少数民族,等于把这里变成了他们自由博弈的竞技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蒙古取代金国,成为北方的新霸主之后,宋朝依然寄希望于保一方平安。蒙古军是比金军更恐怖的敌人,虽然以南宋的国力和地理优势,尚能抵御一段时间。然而,蒙古人很快占领了整个华北,进而吞并了东北、西北、乃至中亚的大部分土地。蒙古人征服北方,为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这就足以逆转战略局势,让南宋陷入被动。
后来蒙古人征服南宋,本质上不是依靠勇猛的骑兵,而是凭借他们在北方所积累的资源优势。为时六年的襄阳之战,是蒙古人和汉人之间所打的城市攻坚战。蒙古人利用广阔的土地,为自己不断地增援,最后把大宋军民给耗死了。
而割据南方的第二个致命点,是政权的合法性。为何从蜀汉到东晋,这些从中原王朝沦落的地方政权,都要频频兴兵北伐。因为统治者知道,唯有对外保持进攻态势,才能让大家明白,我是打算收复失地,重振山河的。朝廷在北方才不至于失去民心,至少不会成为日后少数民族南侵的帮凶。
赵构影视形象
自秦始皇以来,所有汉人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没有任何政权,能在局部的区域里实现自己的正统性。哪怕这里有山川险固,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这是一种民族认同,也是中华帝国得以延续千年的保障。
但是当年的赵构没能看到这一点,他只在乎局部的均衡,却看不到大势的变化,因为这和他的权力息息相关。为了巩固权力,他不惜对金人卑躬屈膝,任用奸佞,甚至自毁长城。最后,他虽获得了暂时的安全,却让宋朝走上了一条慢性自杀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