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会反思,我差点丢掉了工作”: 做到这三点,让你快速进步。

你好,我是小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没有糟心的时刻,尤其是在工作中做夹心饼干的时候。
云舒就有过这样的时刻,她甚至想要辞职来解决问题。
那个时候,她刚刚升任为部门经理。
公司的业务体系和上级的业务体系求同存异,于是云舒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用自己的汇报和沟通让上级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拿到一个好评。
但事实是,在她做了几次努力之后,上级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云舒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按照上级的指令执行。
当云舒跟上级负责人汇报过思路之后,在会议室跟业务人员耐心汇报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为她贴好了标签。
然而更令她感到失望和困惑的事情是,公司的领导也同时对她有了嫌隙,这一切都起源于她在上级那里得到的评价。
可明明她就是为了公司在争取利益啊?如果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行事,无异于缘木求鱼。
于是她一度非常郁闷,觉得自己在尽力为公司做事情,甚至想要将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推介到集团,公司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不认可也就罢了,同时,还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她。
特别失望的时候,她有过想要离职的念头。
但转念一想,即便离职了,这样的问题在新的工作中就不会出现了吗?
更何况,她不是因为这份工作自己不再感兴趣,不是因为不能在工作中成长,也不是因为企业的氛围让人感到不适,只是简单到如何处理上下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同的问题上,就草率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个时候她就敢断定,以后一定还会遇到比这更棘手的问题,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她就开始反省自己,知道问题的关键是要突破上级对管理的偏见,争取上级的认可和认同,只有这样,在双向的评价体系中才能拿到一致的效果。
她开始问为什么?
上面为什么不接受我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好的理念到底是什么?
后来她发现,这其中的奥秘。
是也不一定是管理理念的问题,她刚到这个系统,刚胜任部门负责人,刚来接洽工作,就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谈变求新,很容易被认定为对当前管理的不服从。
而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
一切问题的核心都直指社会关系,解决了人际问题,工作才会更容易获得好评。
如果你这个人得到认可,那么你提出的意见和方案,就会更容易获得通过。相反,就很难获得认同。
于是她开始从人际着手,读上级领导写的书,跟他汇报和探讨一些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渐渐的,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对个人的认同感。
上级觉得云舒不是一个囿于常规不思变通的人,相反喜欢创新,常常能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这种认同感建立起来的时候,再去谈自己的对本业务领域的认识和思考的时候,上级也就能够接受。
甚至觉得云舒公司的做法很好,并不是与上面对着干,而是结合实际,给出了企业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
后来,通过这个口子,云舒在上级发布了几篇管理简报,推介了自己的管理成果。
于是,在那一年云舒邀请上级来公司做讲座的时候,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他见了公司领导之后,毫不吝啬对云舒的表扬,并赞赏公司领导很会选人用人,领导也表示了对云舒的满意。
可谓皆大欢喜。
真不敢想象,如果当时云舒转身走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云舒说,后来无论遇到如何不公正的评价,都会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足够好了?是不是还有进步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完美无缺了?
她把这种机遇看作自己成长的机会,无论是能力上,还是心态上。
从而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完善。

1

进步,从反思开始。
如果云舒没有反思,而选择转身离开,或许就没有后面的转机和赞赏。
任正非说:“华为的接班人都是从底层打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同时又能够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
华为将自我反省,视为执行力和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这不是说说而已。
华为开拓出“心声社区”和“反幼稚”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心声社区”是说,无论是谁都可以这里畅所欲言,都可以提出中肯的批评,没有职位的高低,也不分年龄的大小。管理人员会对提出的意见进行评估并作出管理改善。
“反幼稚”活动目的是批判那些缺乏市场化、工程化意识,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实验室性能,而忽视技术、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推广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把这些批判当做成长自身的养料,以此促进自己越来越好。
笛卡尔说过:“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
反思是进步的开始,否则就获得了它的对立面。

2

反思,要落实落细。
昨天,我开始进行谈心谈话,从问题最多的员工开始。
我让他说一说过去一年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简单的剖析,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或者今年的计划。
他说了两点,一是自己的技术积累还不够,二是工作成果还不能满足要求,今年要加强学习,提高成果质量。
我问他还有吗?他表示没有了。
我不甘心,接着追问,那今年要如何提高成果质量呢?
显然,他对这个问题没有做过充分的思考和认真的准备,那一瞬间,没回答上我这个问题。
我说既然你找到了问题,就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有具体的解决方法。
经过反复询问和探究,总算有了几个思考,比如:
思考一:解决思想问题。工作之前,先形成思路和框架汇报后达成一致意见,过程中及时进行节点反馈,遇到问题协调资源深度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吃透。
思考二:解决专业问题。专业技术不够,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协同解决,理论方面可以去考相关的证书,实践方面用已形成的管理手册和工作模板解锁细节,跟技术扎实和经验丰富的同事多学习取经,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技术缺陷。
思考三:解决广度问题。要对公司行为动态去观察和关注,知道重点在哪儿,问题、风险在哪儿,全面铺开的同时,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度解剖。
……
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这场反思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真诚的回馈,细究起来,其实非常敷衍。
找到问题之后,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措施。

3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零。
那些影响工作中的弱项和短板,如果不真正克服,就会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在你的工作中,让你痛苦不堪。
你面临的不仅是尴尬和懊恼,还要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更有甚者将被组织淘汰。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想到了就去做,千万不要拖延。

因为即便我们想到了100%,没有行动,一切都只能归零。
就像任正非,他的成功很大意义上在于他有作为“头狼”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快速执行的魄力。
这让他从程控交换机,到流程化改造,到国际化经营,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制胜的万能定律就是,准确的判定方向,快速的反应能力。
任正非曾经说过,想到了就要去尝试,如果一旦行不通赶快换个方向重新去试。
幸运的是,任正非的嗅觉一直在线,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帝国。

没准备好不怕,过程调整提高。

我想起自己做管理咨询时第一次投标的经历。
合伙人通知我做标书到投标左右不过一周时间,直到投标前的那天晚上我还在和合伙人对标书的内容,以及一些关键点的释义。
那天晚上很焦虑,焦虑到根本无法入睡,于是我凌晨又把客户资料、项目背景、工作思路、创新点、价值贡献、公司优势和案例等从头理了一遍。
自己讲标书,然后把用手机把声音录下来,再听回放。通过这种方式去查找述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严格把时间控制在限定时间以内。
直到第二天去客户公司的路上,我都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能想到的问题,我都想了一遍。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然而,客户并没有让现场述标,而是开门见山问了几个问题,我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中标了。
所以,如果一旦开启了行动,一定有方法不断优化。

有些事情不是谁牛逼谁做,而是谁做了谁牛逼。

事情在做成之前的所有过程都是准备过程。
就像一个文档和报告,在提交前的最后一刻都还处于改动状态一样。
然而,很多人所谓的多做些准备,只不过是拖延和懒惰的借口而已,其实他们从未开始。
开始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然而一旦脱离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天地。
如果任正非在离开南海石油穷困潦倒之时,不是东拼西凑凑足注册资本创建了华为,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
华为公司初创,倒卖过减肥药、火灾报警器、墓碑等乱七八糟的商品之后,代理销售程控交换机收获了第一桶金,任正非迅速投入研发开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终于在通讯业立住了脚,自此一步步把华为做到今天的地位。
如果董明珠依然在南京化工企业,妥善安稳的做着一份平凡的行政工作,就不会有今天的格力。
在丈夫去世几年以后,董明珠或许想换个活法,于是南下深圳。刚到深圳的董明珠,并没有直接进入格力,而是在一家化工企业做行政,偶然的出差机会到了珠海,被那里的环境吸引,随应聘到格力做了一名基层业务员,她的人生由此翻开光辉夺目的新篇章,同时,也成就了格力电器的辉煌。
如果马云去了美国看到了互联网想要构建完美的交易平台,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
马云31岁开始做中国黄页,后来又跑到外经贸部去帮忙建网站和成立国富通公司,但都没能实现他想做的事情。直到35岁,他重返杭州,才成立了阿里巴巴,自此开始,一个商业帝国逐渐展开。
有些事情不是谁牛逼谁做,而是谁做了谁牛逼。
从现在开始,不如就让我们放下对完美的偏见,从行动开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