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会反思,我差点丢掉了工作”: 做到这三点,让你快速进步。 2024-07-31 00:40:17 你好,我是小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没有糟心的时刻,尤其是在工作中做夹心饼干的时候。云舒就有过这样的时刻,她甚至想要辞职来解决问题。那个时候,她刚刚升任为部门经理。公司的业务体系和上级的业务体系求同存异,于是云舒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用自己的汇报和沟通让上级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拿到一个好评。但事实是,在她做了几次努力之后,上级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云舒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按照上级的指令执行。当云舒跟上级负责人汇报过思路之后,在会议室跟业务人员耐心汇报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为她贴好了标签。然而更令她感到失望和困惑的事情是,公司的领导也同时对她有了嫌隙,这一切都起源于她在上级那里得到的评价。可明明她就是为了公司在争取利益啊?如果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行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于是她一度非常郁闷,觉得自己在尽力为公司做事情,甚至想要将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推介到集团,公司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不认可也就罢了,同时,还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她。特别失望的时候,她有过想要离职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即便离职了,这样的问题在新的工作中就不会出现了吗?更何况,她不是因为这份工作自己不再感兴趣,不是因为不能在工作中成长,也不是因为企业的氛围让人感到不适,只是简单到如何处理上下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同的问题上,就草率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个时候她就敢断定,以后一定还会遇到比这更棘手的问题,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于是,她就开始反省自己,知道问题的关键是要突破上级对管理的偏见,争取上级的认可和认同,只有这样,在双向的评价体系中才能拿到一致的效果。她开始问为什么?上面为什么不接受我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好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后来她发现,这其中的奥秘。是也不一定是管理理念的问题,她刚到这个系统,刚胜任部门负责人,刚来接洽工作,就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谈变求新,很容易被认定为对当前管理的不服从。而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一切问题的核心都直指社会关系,解决了人际问题,工作才会更容易获得好评。如果你这个人得到认可,那么你提出的意见和方案,就会更容易获得通过。相反,就很难获得认同。于是她开始从人际着手,读上级领导写的书,跟他汇报和探讨一些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渐渐的,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对个人的认同感。上级觉得云舒不是一个囿于常规不思变通的人,相反喜欢创新,常常能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当这种认同感建立起来的时候,再去谈自己的对本业务领域的认识和思考的时候,上级也就能够接受。甚至觉得云舒公司的做法很好,并不是与上面对着干,而是结合实际,给出了企业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后来,通过这个口子,云舒在上级发布了几篇管理简报,推介了自己的管理成果。于是,在那一年云舒邀请上级来公司做讲座的时候,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见了公司领导之后,毫不吝啬对云舒的表扬,并赞赏公司领导很会选人用人,领导也表示了对云舒的满意。可谓皆大欢喜。真不敢想象,如果当时云舒转身走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云舒说,后来无论遇到如何不公正的评价,都会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足够好了?是不是还有进步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完美无缺了?她把这种机遇看作自己成长的机会,无论是能力上,还是心态上。从而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完善。1进步,从反思开始。如果云舒没有反思,而选择转身离开,或许就没有后面的转机和赞赏。任正非说:“华为的接班人都是从底层打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同时又能够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华为将自我反省,视为执行力和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这不是说说而已。华为开拓出“心声社区”和“反幼稚”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心声社区”是说,无论是谁都可以这里畅所欲言,都可以提出中肯的批评,没有职位的高低,也不分年龄的大小。管理人员会对提出的意见进行评估并作出管理改善。“反幼稚”活动目的是批判那些缺乏市场化、工程化意识,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实验室性能,而忽视技术、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推广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把这些批判当做成长自身的养料,以此促进自己越来越好。笛卡尔说过:“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反思是进步的开始,否则就获得了它的对立面。2反思,要落实落细。昨天,我开始进行谈心谈话,从问题最多的员工开始。我让他说一说过去一年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简单的剖析,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或者今年的计划。他说了两点,一是自己的技术积累还不够,二是工作成果还不能满足要求,今年要加强学习,提高成果质量。我问他还有吗?他表示没有了。我不甘心,接着追问,那今年要如何提高成果质量呢?显然,他对这个问题没有做过充分的思考和认真的准备,那一瞬间,没回答上我这个问题。我说既然你找到了问题,就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有具体的解决方法。经过反复询问和探究,总算有了几个思考,比如:思考一:解决思想问题。工作之前,先形成思路和框架汇报后达成一致意见,过程中及时进行节点反馈,遇到问题协调资源深度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吃透。思考二:解决专业问题。专业技术不够,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协同解决,理论方面可以去考相关的证书,实践方面用已形成的管理手册和工作模板解锁细节,跟技术扎实和经验丰富的同事多学习取经,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技术缺陷。思考三:解决广度问题。要对公司行为动态去观察和关注,知道重点在哪儿,问题、风险在哪儿,全面铺开的同时,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度解剖。……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这场反思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真诚的回馈,细究起来,其实非常敷衍。找到问题之后,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措施。3没有行动,一切都是零。那些影响工作中的弱项和短板,如果不真正克服,就会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在你的工作中,让你痛苦不堪。你面临的不仅是尴尬和懊恼,还要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更有甚者将被组织淘汰。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想到了就去做,千万不要拖延。因为即便我们想到了100%,没有行动,一切都只能归零。就像任正非,他的成功很大意义上在于他有作为“头狼”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快速执行的魄力。这让他从程控交换机,到流程化改造,到国际化经营,立于不败之地。华为制胜的万能定律就是,准确的判定方向,快速的反应能力。任正非曾经说过,想到了就要去尝试,如果一旦行不通赶快换个方向重新去试。幸运的是,任正非的嗅觉一直在线,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帝国。没准备好不怕,过程调整提高。我想起自己做管理咨询时第一次投标的经历。合伙人通知我做标书到投标左右不过一周时间,直到投标前的那天晚上我还在和合伙人对标书的内容,以及一些关键点的释义。那天晚上很焦虑,焦虑到根本无法入睡,于是我凌晨又把客户资料、项目背景、工作思路、创新点、价值贡献、公司优势和案例等从头理了一遍。自己讲标书,然后把用手机把声音录下来,再听回放。通过这种方式去查找述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严格把时间控制在限定时间以内。直到第二天去客户公司的路上,我都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但能想到的问题,我都想了一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然而,客户并没有让现场述标,而是开门见山问了几个问题,我都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中标了。所以,如果一旦开启了行动,一定有方法不断优化。有些事情不是谁牛逼谁做,而是谁做了谁牛逼。事情在做成之前的所有过程都是准备过程。就像一个文档和报告,在提交前的最后一刻都还处于改动状态一样。然而,很多人所谓的多做些准备,只不过是拖延和懒惰的借口而已,其实他们从未开始。开始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然而一旦脱离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天地。如果任正非在离开南海石油穷困潦倒之时,不是东拼西凑凑足注册资本创建了华为,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华为公司初创,倒卖过减肥药、火灾报警器、墓碑等乱七八糟的商品之后,代理销售程控交换机收获了第一桶金,任正非迅速投入研发开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终于在通讯业立住了脚,自此一步步把华为做到今天的地位。如果董明珠依然在南京化工企业,妥善安稳的做着一份平凡的行政工作,就不会有今天的格力。在丈夫去世几年以后,董明珠或许想换个活法,于是南下深圳。刚到深圳的董明珠,并没有直接进入格力,而是在一家化工企业做行政,偶然的出差机会到了珠海,被那里的环境吸引,随应聘到格力做了一名基层业务员,她的人生由此翻开光辉夺目的新篇章,同时,也成就了格力电器的辉煌。如果马云去了美国看到了互联网想要构建完美的交易平台,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马云31岁开始做中国黄页,后来又跑到外经贸部去帮忙建网站和成立国富通公司,但都没能实现他想做的事情。直到35岁,他重返杭州,才成立了阿里巴巴,自此开始,一个商业帝国逐渐展开。有些事情不是谁牛逼谁做,而是谁做了谁牛逼。从现在开始,不如就让我们放下对完美的偏见,从行动开始吧。 赞 (0) 相关推荐 钱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 京东宣布给全体员工涨薪,成了最近几天的热点事件.京东方面表示,将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并在2021年7月1日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涨薪两个月. 刘强东的这个决定,再度引发了外界对 ... 张一鸣:有人刚毕业能独当一面,有人工作10年原地踏步,区别很早就体现了!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今天,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吸引了小逻辑的注意:一位在公司工龄十年的老员工,眼睁睁看着刚来一年的小年轻成为了自己的分管领导. 他很纳闷: "升职的为什么不是我?&q ... 你还在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吗 导读本文长度为3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十年如一日,一直被当作褒义词用,绝大多数场合没有大毛病. 但是,在当今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如果你对待你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是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变化,没 ... 在一次高管会议上,任正非发表“奇葩说”:... 在一次高管会议上,任正非发表"奇葩说":"我开车根本不用看路,根据红绿灯,我就能判断速度和路线."正当这些个高管们私下里嘀咕:"任总做白日梦呢?开车不 ... 任正非又要求华为反思:但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岂止一个华为? 昨天一封华为内部的邮件又在网上火了,这次任正非要求华为内部有关部门反思.到底是啥原因又惊动了老总呢?其实是很多员工在自家论坛里反映,办公用的键盘鼠标太差劲了,而且行政给配发的不是旧的就是坏的,最后还是 ... 一个北大才子刚进华为,写了一封万言信给任正非提建议,任正非看了火冒三丈,建议让他有病就住院治疗,没病... 一个北大才子,刚毕业就进了华为,踌躇满志,看到公司很多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本以为老任看后会夸奖他,谁知道任正非看后火冒三丈,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 ... 从任正非转发《华为到该炸掉研发金字塔的时候了》,看大企业病! 通过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华为公司内部有问题和争议,也有矛盾和反思. 任正非的用意也在于此,5年前华为就有"炸掉"的声音,5年后,又有了什么进展呢? 在电邮下方的华为员工评论中,有很 ... 北大高材生在华为待了1个月就被辞退,任正非:建议辞退 有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他刚毕业的时候成功进入华为工作.进了公司以后,他发现了一些公司经营战略的问题,于是大胆向公司高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是没想到自己的建议招来致命的打击.任正非是这样回复的,任正 ... 两男子差点丢掉性命,只因喝了这种水果酒!快看你家有没有 来自广东普宁的张.杨两表兄弟,在今年11月底的时候,参加朋友聚会.席间,做东的朋友拿出泡了三年的杨桃酒助兴.没想到本来未来甜美的杨桃酒,却差点要掉两兄弟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医生介绍,张杨两兄弟 ... 张无忌母亲临终前的话,张无忌最终还是没听进去,差点丢掉了性命 历史酿的酒 文史爱好者的聚集地 文︱历史酿的酒 编辑︱微信公众号"历史酿的酒"(ID: lsnd99) -- 历史文学读书群体微刊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我们就来谈谈金庸武侠中,一个 ... 陈皮柑胎,你差点丢掉的宝贝! 大家都知道新会陈皮是新会大红柑的一宝.其实,大红柑还有另外一宝,现在也逐渐为更多人所熟悉,那就是柑胎. 新会陈皮柑胎,又叫青柑仔.柑婴宝.BB果.新会茶枝柑树开花结果后,大概每年六七月份采摘下来,柑胎 ... 民间故事:书生深夜遇见老汉推车,挽起衣袖帮忙,差点丢掉性命 故事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书生进京赶考的途中遇见一个老汉推车,他挽起衣袖上前帮忙,却差点丢了性命. 南昌府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叫东雷村的小山村,村里民风淳朴,生活安定,村民们靠山吃山,大多做了药农猎户 ... 轻松读史之大唐(104):出门堵半道,差点丢掉小命 幸好同学出面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04) 硖州刺史许绍,湖北安陆人,李渊小学同学,还是玩得比较好的那种.隋朝末年,他在宜昌市做常务副市长(夷陵通守,夷陵郡后改称硖州,硖通峡).乱世中开仓放粮.保境安民, ... 民间故事:书生见到两老人打架,劝架成功后,差点丢掉性命 曾经有一个叫王哲的书生,从小就学了不少诗词,但几年前考中了秀才后,遗憾的是没能再进一步.他感到很反感这种生活,决定停止学习,出去走走. 有一天,他来到山上,听到不远处有打斗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发现有两 ... 有哪些事情让你赚了钱,却差点丢了工作?真的是“坑”呀! 这年头赚点钱不容易,既要看老板的脸色,回家还要小心老婆说自己赚钱太少,看着孩子日益长大心中的忧愁不断燃起,总听别人说:"孩子长大开销就小了,生活压力就好了!"实际上孩子长大以后自主 ... 厨师丢掉了工作,原因竟然是特发性震颤! 厨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准时:这同样也是对客人的要求. 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有很多人因为一件事,而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事.而特发性震颤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却是很少见的,甚至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LED灯珠销售怎么做?18条反思,8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你? 袁毅明:LED灯珠销售怎么做?18条反思,8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你? 1.做了销售8年多,纠结了8年多,新客户的跟进技巧,和老客户的跟进技巧一样吗? 2.跟进客户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3.新客户的跟进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