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是位书法家,他的书法有一些成就,但有种本事却无人可及

在我国历史上,最不缺的恐怕就是书法家了,比如妇孺皆知的王羲之,单靠一篇《兰亭集序》成就美名,其高度至今也无人能超越;还有欧阳询和颜真卿,一直是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的对象。在元明清时期,叫得上名的书法家更多,但是有绝活的不多,而康里巎巎(náo)就是其中之一。他究竟是什么绝活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巎巎是蒙古康里部人,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康里巎巎。史料记载,康里巎巎家族是元朝的贵族,其祖父曾跟随元世祖忽必烈东征西,也战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其家庭条件十分显赫,所以康里巎巎自幼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本身天资聪颖,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且书法超群。在元仁宗延祐七年,康里巎巎步入仕途担任秘书监丞,后来又屡次升迁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值得一提的是,康里巎巎为官十分廉洁,一生也独爱书法而无心去“赚钱”,最后去世时竟无钱安葬。

很多人对康里巎巎的平生都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书法作品却都能说出一些,比如《草书张旭笔法卷》,《述笔法》和《谪龙说》等等。康里巎巎流传至今的真迹不多,但都是绝世孤本,并且从其书法中可见其洒脱的个性,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而顺其自然简直宛若天成。欣赏康里巎巎的书法,会发现他书写的字体细长,而区别与唐宋书法家的饱满圆润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康里巎巎有件行草书作品《奉记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经过研究,该作品是康里巎巎写给朋友叶彦中的一封信札,共计30行,全文自然连贯毫无拖泥带水,因此专家们确定康里巎巎在书写《奉记帖》时一气呵成,都没有丝毫的停顿和思考,或许他已经在心中书写了几百上千遍才下笔。当然,这也正是康里巎巎绝活的体现。

康里巎巎同时期也有很多书法家,比如鲜于枢和邓文,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赵孟頫,也算是康里巎巎的老前辈。赵孟頫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颇深的造诣,这一点毫无疑问要略胜康里巎巎一筹,不过当时的人也将康里巎巎和赵孟頫相提并论,称之为“北巎南赵”,也足以可见康里巎巎在书法方面确有成就。最关键的是,康里巎巎有个常人难以超越的绝活。

元末文学家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康里巎巎每天可以写三万字,远远超过了老前辈赵孟頫每天最多一万字的极限水平,因此康里巎巎在当时也让很多书法家望尘莫及,就连赵孟頫知道后也大为赞叹“后生可畏”。现代书法专家研究康里巎巎书法,也确定他每日能写三万字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他最擅长草书,且不拘泥于形式,所以写字就没有束缚。

不过康里巎巎每天能写三万字,也和他自幼就苦练书法有关。打个比方,据说王羲之练习书法,涮毛笔能将一个池塘的水都染黑,要是换成康里巎巎,他不仅能染黑池塘的水,恐怕还能把池塘的黑水当成墨汁写完。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能够体现康里巎巎确实在书法上下足了功夫,在他五十多年的人生中没有一天不写字,故此才成就其日写三万的美名。

凡事皆有利有弊,就拿练习书法来说,前期肯定是量的积累,需要大量的临摹和练习,但是当写书法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也就是发生了一定的质变,就不能再继续走量了,而要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从原来三分思考七分书写,变成三分书写七分思考。对康里巎巎来说,他的书法终其一生都在“走量”,因此相比于其他的历代书法家就少了思考的时间,所以他的书法也就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而仅仅是从每天写两万字变成每天写三万字,故此,写多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虽然康里巎巎日写三万字的绝活无人能及,但是这也成为他更上一层楼的羁绊,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是任何事情都要贪多,尤其是书法艺术作品。比如,一些艺术家或文学家,他们一生或许只有一件作品,但却达到了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越到后期就越要提升质量,而不能在一直呆在数量的“空间里”。

参考资料:

《书史会要》作者:(明)陶宗仪、(明)朱谋垔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