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新锐雕塑家 孟胡蝶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
▲
孟胡蝶
Emerging Sculptor
1993年出生于景德镇
1999年起学习、生活于杭州
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8年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粉彩瓷绘技艺创新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龙翔教授
寻找“家谱”
——我看孟胡蝶的艺术实践
文 / 龙翔
“你的童年是小村庄,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
——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孟胡蝶出现在2018年度多次展览上的作品以及多种材料实践,促使我为她写上几笔。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是胡蝶2017年本科毕业创作,作品简约的汉风般塑造以及浓厚的粗陶语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在2018年读研以来的实践中,却没有看到她延续这种风格的作品,而是看到了她在竹、木、青瓷雕塑、瓷上青花、瓷上粉彩新彩甚至水墨上的一系列实践,并且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精力与体力。
在多次课程的交流中了解到,这些多样性的实践正是她内在经纬扩展的写照。胡蝶的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其实是一种“发酵”,是学院知识体系在不断提升的认知经验中的重新组合,也是心性与智慧的体现。虽然,在材料、手法上各有不同,但是,其中的思想认识与对艺术的追求具有一致性。
首先,孟胡蝶清楚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比如,使用竹这种材料,就应该理解和接受竹材料审美属性及工艺特点带来的语言及艺术观念的变化,这些新经验都在不断扩充着她的已知经验,如果说我们固守所谓的本体语言,倒不如先扩充自己,而后再来思考本体语言的问题更能让自己明白问题。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有一种东西,使她变得踏实并且逐渐明朗起来。
策展人张伟教授在向盛杨教授一行介绍孟胡蝶作品《外婆家》
《外婆家》是她2018年参加“大同雕塑双年展”的作品,作品以老家具、老窗户、瓷瓶、太湖石与竹编工艺相结合——器物与竹编在今夕记忆中重叠,然而,器物符号瓦解、编织技艺隐退,来自植物基因中的韧性与力量,不禁令人产生本能的敬畏,似乎日常的外婆家犹在,却已非昨日模样,作者在深深的感怀中,留下了乡愁更有远望。
另外,她并没有颠覆常规,而是注重境界的提升。这在她的瓷上青花作品中最能显现出来,那些感性的气质透过“非法”而呈现,这样的真实性在画面中是无法隐藏的,因为在写意的青花中,一笔一划都是瞬间的证据。在胡蝶的瓷上青花作品中看不到生硬的结论,也没有文艺腔,只是让人感受到从釉面之下透露着诗性的敞亮与年轻人的生命活力,这并不是单纯的技法和材料资源的再组织所能及的,而是注重境界的营造与提升。意境并非能够刻意营造出来,而是内心的镜像,正如胡蝶自己所说:“多种材料的选择,看似热闹,而我是为了清净”。
胡蝶似乎并不相信固定的方法与样本,她时常显示出艺术并不是紧要的事情的神情,在她大量的水墨画中,我们看不出在附中阶段接受科班训练后的痕迹,而是另辟蹊径,她说自己不喜欢那种“专业”的感觉。看似从容自如,实则多有磨砺。
第三,胡蝶具有明朗的艺术态度与追求。艺术讲究创造,但是,往哪里创造往往并不清楚,胡蝶在大量的阅读后曾说:“历史不仅只是一个宝藏,而且,具有无比的力量!今天的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感知融入到这个力量之中,已经非常幸运了。就怕自己的努力配不上这样强大的力量”,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她的艺术态度了。这不禁令我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上所说的一句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胡蝶的艺术实践表明:艺术手段不是很重要的事,艺术态度与追求是重要的问题,有了这个前提,艺术家可以选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尊重和完善自我,并且在深入挖掘中实现自我能量的最大释放以供之于时代。胡蝶在多种材料的实践上体现出了当代中国人的自然观,传递出一种整体主义的思想内核,从而,初步显现出了她的艺术理想,大有关着门也会自有方圆的趋势。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胡蝶作品景观,正是她无数往日的积累,有道是:学史是为知今,晓外是为知中。
总之,从孟胡蝶的艺术实践与言论中不免看出,她一直在回望中寻找着“家谱”,这已经不只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更是一种皈依感,当这种感受成为自己身体与意识的组成部分时,就有望成为祖先灵魂的接力者。与丰厚的中国艺术历史相比,我们已经骄傲不起,但是,我们有希望在经由寻找“家谱”的路径中,重拾艺术实践上的谦逊与真诚。
黄宾虹说得好:“画有民族性,而无时代性;虽有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从表面上看,胡蝶的诸多实践,并不有别于其他艺术家,但是,由于“觉解”不同,她的实践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也构成了她的人生境界。
我始终认为:作为艺术家首先应该给艺术的未来带来活力,并且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新的高度。毫无疑问,孟胡蝶值得这样去寻找“家谱”、寻找家园,并且不断创造着远方的自己。
导师介绍
龙翔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书记,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1
雕塑作品
《归队》 150×58×135cm 综合材料 2015年作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上海市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一个正圆在呼吸》 60×55×50cm 汉白玉 2016年作
《浴火重生》 45×50×65cm 左右尺寸不等 陶 2017年作
《浴火重生》 局部之一
《浴火重生》 局部之二
《浴火重生》 局部之三
《浴火重生》 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展览现场
《呼吸》 200×150×350cm 竹 2018年作
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外婆家》 250×100×350cm 竹、木 2018年作
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中国雕塑博物馆
《外婆家》 局部
《秋竹探窗》 55×30×65cm 瓷 2018年作
《接近你》 200×80×350cm 竹 2018年作
2
瓷画作品
《无人区》系列 40×40cm 釉上新彩瓷画 2017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一 48×88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7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二 70×130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8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三 48×88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8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四 48×88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8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五 48×88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8年作
《无人区》系列之六 70×130cm 釉下青花瓷画 2018年作
3
水墨作品
《澄明之境》系列之一 60×20cm 彩墨 2018年作
《澄明之境》系列之二 75×45cm 水墨 2018年作
《澄明之境》系列之三 88×70cm 彩墨 2018年作
《澄明之境》系列之四 100×80cm 水墨 2018年作
《澄明之境》系列之五 100×53cm 彩墨 2018年作
4
发表论文
抟泥问心
——论我的雕塑《浴火重生》
文 / 孟胡蝶
图1 — 《浴火重生》 陶 共6件 45x50x65cm 左右尺寸不等
《浴火重生》(图1)是我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本科毕业作品,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成为我现阶段对艺术和生活根本的理解。
当我突然出现一个想法时,这个想法往往都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认为,注重自身的成长经历,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世界的真相,才能有望找到创作的依据。
图2 — 小伙伴们
昔日小伙伴们灵动的身影(图2)经常会闪现在我的脑海,如同今日同窗,好像一束束的光,能照亮我内心所有的角落。他们内心流露出的对未来种种期盼,就像植物对生长的渴望,那些向上的力量和渐远渐近的鲜活形象给了我创作《浴火重生》的理由。
作品由6件人物胸像陶塑错落组合而成,表情各异地呈现在缤纷的色彩中。
图3至图8(由左及右)
其中的5件作品是来自对小伙伴们难以忘怀的记忆:背书包的男孩(图3)不安的神情中渗透着些许的倔强,他仿佛用鼻子在观察,用眼睛在聆听,老神在在;抱书的女孩(图4)细长的柳眉中透露着七分的欣喜,跳动着的上眼帘带着三分的疑惑,不露声色的耳朵似乎在等待解疑释惑;头上顶鸟的女孩(图5)恬静的嘴角里藏不住借一双鸟儿翅膀的心愿;背书包的女孩(图6)清淳质朴,甚至有些粗糙,欢快的眉宇间仿佛还挂着昨天的委屈;回头少年(图7)仿佛怀着满满的血性在与人评长论短,嫉恶如仇间的回头却也深浅不知。另外一件作品哭娃(图8)则是以幼年时期的我为创作原型——未来的一切都令她未知,茫然中不免产生对未来的胆怯与慌恐。
这组作品承载了我与小伙伴们成长过程中自我历练重生的精神,当这质朴的心灵面对复杂的现实和未知的将来时,不免生成出诸多的成长之痛,刺激着自我重生的渴望,于是,在各自的期盼中,我们希冀着未来。
一、作品语言论述
艺术的创作不仅要有心灵的沉思,还需要对客观形象进行艺术语言的提取与转换,正如徐冰曾说:“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1]。
雕塑作品中能够被“看”到的诸多语言,如数量与尺度、造型、材料与色彩等,都是我在创作中为之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对象,具体论述如下。
我有多少小伙伴,没有认真地计算过,只是当我微闭上眼睛的时候,那些小伙伴们就会在自己的脑海里跳跃起来,总有几个强烈的形象挥之不去,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到此为止,好像记忆中鲜明的形象已经达到了一种饱和度。这种感觉和数字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感觉的饱和度让我确定了五位小伙伴,加上自塑像,就是《浴火重生》由6件单体组合而成的理由。
虽然,对五位小伙伴的印象鲜活,但是,当我要将他们的形象具体化的时候,他们又变得模糊起来,于是,我又闭上眼睛极力回想那些形象,一遍,两遍,三遍……那些模糊的形象渐渐地膨胀起来,直到大脑酸胀疼痛,脑海中的形象才不得不停止放大。这些形象在脑海里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很难得出精确的尺度,只是直觉地感到平均尺度被放大到1至1.3倍之间,这就是作品单体尺度大于现实尺度的原因。另外,这些小伙伴们在我脑海中是立体的存在,具有近大远小的差异,所以,6件单体的尺度也有大小差异。
图9 — 儿时绘画
造型是雕塑创作重要的语言方式之一,在具体的造型实践中,往往流露着作者对形象的根本理解。雕塑《浴火重生》在造型上深受《造型原本》[2]中诸多造型案例的启迪,同时,我儿时的绘画(图9)也在审美趣味上对我影响不小,此外,英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也对我的创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造型语言的建立虽然是必须的,但是,其目的是为了“传神写照”。在传神写照的要求下,我具体通过了歪中取正与注重表情处理来实现这一目标。
图10 — 回头少年与背书包的男孩
保持中轴线两侧的对称性是西学人物泥塑的基本要求,但我觉得在创作上应该结合自己的追求来具体对待,因为,我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多半带有痛楚的表情。在我的观察中,当人呈现痛楚的表情时,脸型及五官很难保持在正常的位置,而处于“歪”的状态。所以,为了传达成长痛之“神”,我打破了对形象对称性的要求,融入了歪中取正的概念,这在6件人物胸像上均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回头少年与背书包的男孩(图10)中更为明显。将非对称落实在造型上的过程中,有时会得到行云流水般的自由快感,但是,此时我仍时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定的造型控制力。
图11 — 作品眼睛组图
在表情的处理上,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有主观追求“重口味”的倾向性,有些面部表情也许略显痉挛甚至有些“鬼气”。在眼睛的处理上,刻意拉长了下眼睑的长度并使之上挑(图11),希望能从神情中表达出一种觉醒或是被呼唤的瞬间,亦或是一种被社会之网遮蔽了的暗潮汹涌,正所谓“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3]。
在歪中取正与注重表情的处理中,时常会有随机的即兴,使得创作犹如日记般的自由而真实,我想这也使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创作情感的真实性。
小伙伴的形象鲜明但却并不具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形象肖似的处理,为此,我曾想过按照小伙伴的照片进行塑造,如此,便进入了肖像创作的思路,离我的创作理念相去甚远。
“似而不似,不似而似”[4],小伙伴们的记忆其实只是给了我一个创作的理由,形象肖似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强调人物性格的生动性和典型化,所以,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处理更加注重自我理解和即兴发挥。
在艺术创作中,风格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点的存在,它是艺术家创作个性的体现,这也是我在《浴火重生》的实践中力求追寻的方向。
作品实践的初期,参照了我儿时的一些绘画作品,当由小稿进入放大过程的时候,渐渐地发现我要表现的这些面孔,应该有着真正中国人的气质与追求,为此,我重新研究了三星堆青铜器造型、秦汉陶塑和唐三彩等,在审美理想等多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作品接近完成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简约之美的信心。
吴冠中曾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当作品完成以后,我对自己未来艺术实践的方向似乎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目前我不敢过多企及自我风格特点,但是,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能有一个自己看不见的背影。
“现代主义艺术的语言主张,即放弃艺术作品中的叙事性,回归最纯粹的艺术语言和材料,让艺术语言和材料本身超越叙事性和获得阅读。”[5]——格林伯格在此揭示了材料之于作品审美的重要性,所以,我在《浴火重生》材料的使用上经过了认真的选择。
俗话说“你本是泥土,仍要归于泥土”[6],千百年来,泥土中承载了太多关于生命的真相,所以,我相信泥土中孕育着生命传递的秘密。泥土奠定着陶质材料的基础,所以,不用过多地思索,陶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浴火重生》的材料。
我所使用的陶泥质地粗糙,仿佛其中的每一颗粒都透露着生命原初的质朴,陶泥材料本身也能成为作品审美观照的对象。
粗泥对工艺有更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使作品产生粗糙、甚至粗制滥造的感觉,所以,我在工艺上注重“粗泥细做”,这样,在细节上就更需要多花功夫,只是在少有的几处慎重使用了随机、偶发的陶泥制作方法。
在釉药的使用上,适当使用了氧化铁、草木灰等原料,另外,也注重熏烧工艺以及二次低温彩绘和后期处理带来的审美效果。
陶泥在窑炉的烧制过程中,会因窑内各部位的温度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色彩,会因温度由高至低而出现黑、深褐色、褐色、浅褐色、赤色、赤黄色等。由于作品表现新生命的朝气和丰富心灵的需要,我使用了多种明亮的色彩,使得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戏剧化的色彩效果。
综上所述,《浴火重生》主要在数量与尺度、造型、材料与色彩等方面,进行了艺术语言的转换与提炼,“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7]也正是此时我真实的感受。唐代画家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不朽名句是说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这里所说“语言的转换与提炼”大致与此类似。
当完成这组作品以后,我再次盯着作品中一双双闪着亮光的眼睛时,突然顿悟到这些心灵的自省与自觉,原来都是我自己内心的独白,整组人物都已然成为了自塑像。
二、几点体会
《浴火重生》的创作实践,不仅增长了我对专业实践的认知,也在人生的思考上让我百脉俱开。
首先,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过去单元习作的练习中,我往往只注重作品的造型和一般的材料工艺,然后草草收场,但是,在这次的毕业创作中,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作品从深化立意、斟酌选材、推敲造型、基地加工、色彩运用、后期处理到展示效果,有着严密的连贯性,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多次的反复,尤其是在造型的推敲上,迷失与纠结是我的常客,系列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造型都经过多次的锤炼。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我得到了多方面实践的历练,其中,深刻的体会是,要始终坚持上帝般的指挥和工匠般的劳作。
在造型实践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与一些中外艺术理论不谋而合之处,比如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龄”,再比如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等等,每当有这种巧遇的时候,我都会对这些理论进行重读与再思考。与此同时,常常会觉得对中外艺术理论了解的还是不多,这将会激励我日后更广泛的阅读与学习。
其次,艺术之于创作者而言具有自我救赎的功能。大学毕业之际,我经常会陷入迷茫与自责之中: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到本科已经历了8年的学习时间,通过课内外的学习,了解到了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伟大创造,相比之下,即将大学毕业的我该怎么办?
这次的毕业创作实践算是对自我的一次摸底和清算。《浴火重生》创作实践使我对雕塑创作有了从感性到实践的具体认识,好像是开启了我艺术创作生涯的大门,我希望能以此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曾经的我怯懦、畏惧,尤其害怕黑夜的笼罩,作品中哭娃的形象就是我真实的写照。我相信,在今后雕塑艺术之旅中,那些中国古老艺术的光芒,和我坚信的“简约之美”的追求,将给予我不尽的光亮和胆识,我将再也不会惧怕黑夜和它的漫长。
抟泥做陶是艺术创作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生活历练了艺术,艺术也在激励与提升着生活,就像种子回归泥土,再次生长。人生没有排演,每天都是新的自己,雕塑艺术的创作更是如此。(原文系作者本科毕业论文,载《中国陶艺家》2017第2期)
[1]引自《给年轻艺术家的信》,收录于徐冰《我的真文字书》中,书籍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
[2]吕胜中《造型原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3]刘劭(魏初)《人物志》
[4]沈颢(明代)《画麈》
[5]引自皮力在《国外后现代雕塑》中,对格林伯格1941年发表的论文《走向更新的拉奥孔》的总结。《国外后现代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6]《圣经·旧约》
[7]顾恺之(东晋)《摹拓妙法》
5
展览与荣誉
孟胡蝶参展照片
参展经历
2014年作品《缤纷世界》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4年作品《缤纷世界》参加“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
2015年作品《月夜归队》参加“我行我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获得新锐最高奖。
2015年作品《归队》参加“浙江风采——第一届浙江省雕塑巡展”
2016年作品《问候》、《一个正圆在呼吸》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心物不二——雕塑展”
2016年作品《归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浙江省美术写生创作作品展览”
2016年作品《秋竹探窗》参加“2016中国·莆田国际雕塑艺术展”,作品由莆田市绶溪公园收藏。
2017年作品《心灵的呼唤》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心物不二——雕塑展”
2017年作品《心灵的呼唤》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获得2017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银奖。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2017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2017首届深圳当代陶艺大展”,获得优秀奖。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2017乡约独山——首届安徽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获得铜奖。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2017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雕塑·公共艺术·壁画研究生作品展”
2018年作品《呼吸》参加“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
2018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2018年粉彩瓷绘作品《西湖四季》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粉彩瓷绘技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作品展”
2018年作品《浴火重生》参加“‘家园’——杭州雕塑院雕塑作品展 ”
2018年作品《无人区》、《接近你》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心物不二——雕塑展”
2018年作品《外婆家》参加“‘大同·不同’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
论文发表
2016年论文《青春的温度——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作品研究与其他》发表于中国雕塑杂志2016第4期。
2017年论文《抟泥问心——论我的陶塑〈心灵的呼唤〉》发表于中国陶艺家杂志2017第2期。
获奖荣誉
2015年作品《月夜归队》获得“我行我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新锐最高奖”。
2017年作品《心灵的呼唤》获得“2017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银奖”。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获得“2017首届深圳当代陶艺大展,优秀奖”。
2017年作品《浴火重生》获得“2017乡约独山——首届安徽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铜奖”。
本科在校期间每年获得奖学金,其中2016年获得吴冠中奖学金,2017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