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青绿没骨山水画欣赏 (图)
明 佚名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将山水画分类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
“没骨”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大块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山水画,称之为“没骨山水”。
山水画是由风景到作品,从创作到欣赏都有着引人入胜和移情于景的特点,没有作者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体验就没有读者身临其境的,体味和感受,作为山水画家应具备导游的精神,引领观者一起浏览其间,体察其中,为之怡情,为之陶冶,达到情绪的放松,心灵的正合,简言之:“畅神”。说此言的正是五世纪时的山水画家宗炳,他晚年行动不便,终日面对山水画,“卧以游之”,沉醉于山水自然中,谓之“畅神”。
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格的“境界”的追求。画山水注重“师造化”,要在造境,高在化境,作画和看画共同身临其境,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一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和大自然合一,达到主客观世界与时共进光景常新的境界,谓之新。二是潜移默化在真境、神境、妙境的高深境界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佚名 传李成
元代汤垕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
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
明代有仇英、张宏以实景青绿山水闻名画坛,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新格局。
青绿山水至明代形成了一个发展高峰,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传统题材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
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绿和意笔青绿之分。
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而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
后者在明末出现,以蓝瑛的没骨重彩山水为代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近现代张大千、刘海粟等创立的青绿泼彩山水。没骨重彩长于艳丽缤纷,青绿泼彩长于热烈酣畅。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换言之,画青绿没有水墨画功底是不行的。现代画家中擅长青绿山水技法的不在少数,像张大千、黄宾虹、黄山寿、吴湖帆、谢稚柳、贺天健、陈佩秋等都是画青绿山水的高手,并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风复兴。以赵伯驹兄弟俩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中写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峦、河流、飞瀑、村落、长桥、栈道、松柏、修竹、车马、舟船、行人、渡者,画面极为丰富。
从技法上看,用笔精细而不琐碎。用色瑰丽而不火燥,画中渗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也有文人画的'气韵'把唐之青绿山水画法,向前推进了一步,赵伯啸的画风与伯驹相近,从年龄上看也大至相仿,可以推测在当时他们一定是通力合作,相互研究,互为发展的。二赵山水的表现万法也多有变化。工整而无匠气,紧密而不纤弱,雄伟而又典雅。
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赵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又则,宋代绘画,主要是以宫廷院画为主导。我们从现存的宋人册页中,可以看到一些风格不同的青绿山水作品,虽是吉光片羽,但精彩纷呈。如《千里江山图》 、《云山殿阁图》、《澄江碧岫图》、《江天春色图》、《悬圃春深图》、《曲院莲香图》,虽然这些作品都没能留下作者的姓名,可足以证明当时面青绿山水的高手很多,从中也管窥出宋代青绿山水画多种风格和多样技法。
传为樊圻
吴湖帆
张大千
谢稚柳
河 南 省 美 术 创 作 研 修 班 招 生 中
艺术热线
15903655777
13633810706
13700876699
(微信同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