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效应: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就在哪里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自己在网上刚刚剁手一款新鞋,颜色搭配很特别,样式也与众不同。正当期待自己的新鞋赶紧到货时,忽然发现路人穿的鞋和自己心仪的鞋一模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自己拥有,或需要一件东西、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在意、更关注这件东西或特征。

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人想买一辆墨绿色的轿车。因为大多数人都会买黑色或者白色的车,他就特地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颜色。结果,买回来之后,他却惊讶地发现——经常能见到墨绿色的轿车。

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便问身边的一位女同事会不会经常看见墨绿色的轿车,这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她说:“我可不会经常见到什么墨绿色的车,反倒是经常见到孕妇,上哪儿都能见到。”

这就是“视网膜效应”——当我们拥有某个特征是,我们会比别人更容易注意到外界和我们有同样特征的事物。

视网膜效应是根据卡耐基先生提出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他认为每个人的特点中有80%是优点,而只有20%的缺点。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道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许多人也有类似的缺点,进而无法改善他的人际关系。

因此一个人想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他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视网膜就像开了自动过滤功能?

从心理学上可以找到两种解释。

第一种叫作证实偏见,既然是偏见,就意味着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看法。

人们普遍喜欢接受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否定假设的信息,即大家喜欢证真而不是证伪。

我们的眼睛如同一个吸盘,很自然地就把与自己一致的信息吸引过来,并选择性地加以注意,直至变成一种主动性的寻找、印证,接着寻找,就这样循环往复。

你越是注意环境中的某个客体或事件,就越能觉察更多和它一致的信息。就像合并同类项上了瘾,只要遇到相同的因子,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挑出来,合并进去。

错觉本身没有罪过,它最多只是暂时欺骗了你。如果非要找出它的罪证,那就是它左右了你的思想,扰乱了你的心情,而这,恰恰都源于你的主动选择。

当我们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对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本观点的信息就会自动忽略。

就像前文的那位买车人,支持他买墨绿色轿车的这一观点,后来会无意中加深他去注意墨绿色轿车的存在,所以后来他觉得许多人都买了墨绿色轿车。

这一过程完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并不是有意为之。

或者,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就会自动搜索讨厌他的证据。虽然证实并不一定就是错,但是这种“自动过滤”功能必然会让我们在无意中忽略掉一些其他信息,干扰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外界。

你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想看到的你越关注和在意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很在意诚信,他总喜欢去挑别人身上的毛病,只要看到别人撒谎,或是没有兑现诺言,不管是善意或是恶意,还是有难言之隐,他都会很轻易的否定一个人。

注意力在缺点上,我们看到的就全是缺点;注意力在优点上,我们看到的就全是优点。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关注的点就在哪里。

我们的大脑就像单一的处理器,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去体验我们关注的东西。

你只有关注,才会听见,继而吸引你的意识去到那里。选择关注什么,完全由你决定。

视网膜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叫作易得性直觉。

相对于被掉下的飞机零件砸死的案例,被鲨鱼咬死的案例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这样的例子更容易被人们想象/提取出来。

但在统计事实上,在美国死于掉下来的飞机零件的个案是被鲨鱼咬死的个案的 30 倍。

这其中易得性直觉就是一个误导人们进行频率判断的因素。易得性直觉就是经常被我们使用的一种直觉。

指的是我们会依据某件事情是否容易被想起来判断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即某件事容易被想到,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直觉是对的。比如说听到天上打雷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要下雨了,那我们就会采取措施来避雨;看到有人无故倒下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病,那我们就会叫救护车送病人去医院。

这类事件之所以用易得性直觉来判断是正确的,是因为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常识性的,但如果遇到不太常见的事情,我们依然用它来判断就会出错。

就像上文那位怀孕的女同事,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怀孕的人,其实是因为怀孕是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事,这是她的直觉,让她觉得有很多人和她一样是孕妇。

ENDING
熙桓心语

眼睛看到的,是生理上的事实,却不一定是心理上的真相。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当我们笑着面对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会笑着面对我们。

同时我们我们也要知道,视网膜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尝试新的事物。

如果我们无意中发现身边充满了某一个特定事物或某一类特定的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自己是不是进入了视网膜效应的圈套。

END
(0)

相关推荐

  • “妈妈,我真的一无是处吗?”过于重视孩子的缺点,是家长的通病!

    "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教育学家拿破 ...

  • 管理定律之“贝尔效应”:真正大格局的管理者,都善于使用一种人才

    做生意,悟透这一定律,敢于且善于使用比自己强的人才,赚钱不难.这一定律就是管理学中的"贝尔效应",这条定律告诉我们,真正大格局的管理者,都善于使用一种人才,那就是比自己强的人才. ...

  • 避免破窗效应

    破窗效益: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及时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古人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纠正,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该处罚一定要处罚,以儆效尤.

  • 经济知识:棘轮效应

    (一)概念解释 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 ...

  • 有关宝石的光学效应

    宝石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了透明度.光泽.颜色.色散.多色性以及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等,它们是宝石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透射.折射.干涉.散射.和衍射等作用所致,并与宝石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集合体结构等密 ...

  • 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有哪些

    璀璨的宝石绚丽多彩,是通过颜色.光泽.透明度.折光和琢型等衬托出来.由于其结晶时其内部常含有包裹体.双晶纹.晶格结构缺陷等,造成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在光照下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常见的特殊 ...

  • 2500家快餐店里的“口红效应”

    几天前巴黎时装周,Yves Saint Laurent在埃菲尔铁塔下走秀,观众中一个男人涂着大红唇. 他是Ezra Miller,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粉丝,昵称他为"小鹅& ...

  • 益保网心理学效应有哪些影响

    益保网心理学效应有哪些影响

  • 交往把握距离效应,时间消除误会对立,迂回减缓矛盾激化。--姚录岐

    "交往把握距离效应,时间消除误会对立,迂回减缓矛盾激化.",人常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 当你和一个人意见分歧极大时,要保持距离,不要急于 ...

  • “曼德拉效应”越来越明显,科学表明,人类的记忆没有被篡改

    记忆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它代表了一个人的过往,以及存在过的证据.众所周知,人的记忆会随着年龄而逐渐衰退,上了年纪之后,很少有人能想起之前的种种了,这既是一个遗憾,又令人无能为力.不过,"曼德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