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欧阳予倩:我怎样学会了演京戏(中)
前言:从今天起,连续三天推送欧阳予倩先生的自述文章《我怎样学会了演京戏》,请大家认真仔细地阅读一下,对很多初学者或正在学习京剧的朋友会有很大的帮助和示范作用。欧阳予倩先生是剧作家和京剧表演艺术家,曾自编自演了《杨贵妃》、《潘金莲》、《哀鸿泪》等剧目,早年曾与梅兰芳齐名,被誉为“北梅南欧”。他学习京剧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对于个别票友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心里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我怎样学会了演京戏(中)
欧阳予倩
二、学做
(一)步法
关于做工我想先谈谈脚步。一开始我对京戏“脚步”的解释是错误的。
我以为青衣花旦的走道只要模仿女人就行。如果是那样,那我很有经验。我演过好几年新戏,扮过各种不同的女人,研究过各种女人的步伐和姿态。在日本的时候为演《热血》中的女优杜司克,每天上火车站和银座一带去研究西洋女人的走法、姿态、表情等等;回国以后,对中国各阶层的女人——太太、小姐、妓女、丫头、老妈、农妇、卖花的、卖菜的——我对他们的外形和脚步都曾经常分别地加以研究,而且每一个人的脚步各有不同的样子,不同的风度。
我以为把这套经验搬上京戏舞台就行,没想到京戏的脚步是一种舞蹈动作,必得特别下一番工夫。有一次我在台上听得后边有人在说:“嗬,这两步儿走!”我一下台见一个人挺大嗓门儿在说话,那声音正是那挑眼儿的,我就问他:“我的脚步挺难看吧?”他说:“谁说?挺好吗!”旁边一些人好像在附和着他,相顾示意。我把这事告诉祥云,他不说什么,只抿着嘴笑,我懂得他的意思,也就不再说什么。最有效的回答就是照规矩下工夫练。
旦角的脚步大约是根据小脚女人的走法加工创造出来的,看上去比真正的小脚女人来得健康而有风度。求其与全身的线条取得谐和,又和古式的服装相配称,这就有一些技巧。
旦角根本走的是细步。练的时候把两腿夹得很紧,膝盖和膝盖几乎不离开,脚跟先着地,一步一步量着走。走的时候身子要直,两肩要平,一步一步由慢而快,由快而慢,这样来锻炼脚和腿的功夫。以前有些老先生教徒弟,让徒弟在两膝当中夹一根竹管,走起来竹管不许掉,这当然是过分一点。可是我看见过有个元元旦,他的脚步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他出台的时候,好像脚步不动,只见他裙子起着微微的波纹,人已经到了台前;跑起圆场来就跟燕子似的。
跑圆场是一门重要的功课,跑起来步子要细、要平、要一点儿不乱。一个人练的时候,大致是顺着左云手,两膀向右,身向左转,一圈圈地跑;再反过来顺着右云手,两膀向左,身向右转跑。两个人练的时候就可以每人举一根枪杆子交叉着,围着一个中心转。初练的时候腿脚非常酸,跑不到一会儿步子就乱了,身子就会一高一低地跳,跑好了之后那真是肩膀上搁一碗水都不会洒,人就好像在水上一飘一飘似的。这样练过,步法就算有了基础,其他的一些也可以迎刃而解。京戏中青衣花旦的脚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慢步。
快步。
大步——前面我说旦角的步法基本上是细步,可是有时也需要用大一点的步子。
小步——《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诗里也有“纤纤作细步”的话。可是后台不说微步细步,只说小步。
碎步——多半是表示小姑娘的跑,也可以用在急忙匆遽的时候。
挫步——就等于齐步走的换脚。主要是快步或走圆场里头用。后台常常会听见来个“小挫步儿”,可是没有人说大挫步。
衬步——换脚换步的时候中间有个转折叫衬步。
垫步——例如出场的时候略停、抖袖,掏着腿再起步时用后面的一只脚轻轻一垫往前走,身子随和着显出微微的摇曳。这种垫步或大或小,可以看情形变化应用。
云步——原来是作为神仙腾云用的,以后也作各种的用法。云步有两种走法,一种是两脚尖相对一分一合用脚跟移动,横着往左或往右走,上身要平,腰部随着微微摆动;一种是两脚相并,两脚尖和脚跟替换着向左或向右横着走,身子可以微微的有点起伏,腰部可以略微多扭动一点,好像船浮在水上,被轻微的浪推动似的。在必要的时候,云步也可以让身子的起伏更大一些,那就是脚一边移动,膝盖可以应节曲伸。
掏腿——就是一条腿向另一条腿的后边一摆,交叉起来。掏腿的用处非常多,差不多旦角站住总掏一点腿。掏着腿身子无论是向前向后或是左右摇动都非常自如,姿态也容易好看,因为掏着腿容易掌握重心。接连掏腿也可以向左右横走。
存腿——就是略微把腿弯一弯。有的旦角嫌自己身子太高,便借着裙子的蔽掩将腿略弯,身子往下略蹲,这叫存腿。这样会显得矮一点儿。难处在存着腿要身子一点不弯,还要保持着姿态的美。有的时候像进船舱或者进窑都要存腿。
跨腿——例如被人一拉,你就往那边一窜,这种时候就用得着跨腿,比方向左去就提高右腿跨过左腿,这是比较大的动作。《南天门》曹福搀着曹瑞莲过独木桥的时候一同跨三大步。
花梆子——原来是跷工的一种走法,青衣从来不登跷没有走花梆子的。
可是近年来青衣花旦不大分,舞蹈的动作增多了,大脚片儿有时也采用一点花梆子的步伐。
旦角的步法大致是如上几种,还有像跌、滑、斜步、转身、鹞子翻身、卧鱼、上船、下船、出门、进门、上楼、下楼之类以及跳跃膝行,这些都不仔细谈了。
此外穿不同的鞋也得经过些练习,像花脸、武生、老生、小生等——特别是花脸,穿高底靴演戏那得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练习。旦角穿的是薄底鞋,可是有时要穿一种底子比较高的叫船底鞋,还有就是演旗装戏得穿花盆底的旗鞋,那都得经过练习。我最初一次演旗装戏的时候,老师教给我穿旗装要挺直腰板,头别太摇晃,一步一步要走得大方,洒脱,身上得放松了。当时他说的意思我能够领会,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旗人妇女,我看过些相片可无从知道她们走道的样子。那时我的琴师是个旗人的宗室,他说给我许多旗人的生活习惯和礼节等等,我跟他学会了请双腿安,又借了一双旗鞋穿着来回走给他看。
这个人有点儿马马虎虎,问他他老说是很好,第一次上台演《探母》,后台说我走路像“改造子”(放脚女人)。为着旗装的几步走,我下过不少工夫,当然也有进步,不管值不值得,总之凭空模仿不会有好玩意儿。
我最初以为京戏的步法是机械式的、死板的、程式化的东西。运用得不好的确会是这样,但只要是一个懂得表演艺术的演员,不会拘泥于程式,而使自己的表演丧失灵魂。基本的功夫必须练好那是没有疑问的。要走得好、走得漂亮、要和手眼身段完全调和,更重要的是要合乎戏情。步法既是一种舞蹈动作,那就一步一步都得合乎节拍,这也是不消说的,可是这并不是说要一拍一拍去数,而是要很自然地使进、退、动、止、回旋,无不应节,无不合乎人物的感情。我们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御碑亭》吧,王有道的妻子匆匆忙忙从娘家赶回婆家,天黑了,遇见大雨,她用袖子盖着头,一颠一滑地奔向御碑亭去避雨,只要看她的脚步就知道她又急又怕;到了第二天清早,雨停了,她放心回家,脚步当然会轻松些。还有比方一个人心情很愉快,或者是有沉重的心事,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又或者他很烦闷,绕着屋子转圈儿,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脚步里看出他的心情。所以没有基本功夫绝对不行,可是专靠一点基本功夫,或者专模仿某一个名角的漂亮动作,绝对演不出好戏。我在台上也偶然有些体会,有时候觉得把握不住,有的时候就觉得不管踮起脚来望望也好,低头转个身也好,向前走两步或者退后两步,每一步都合乎节奏,而每一步都包含着很深的感情。当然在商业剧场里每天去应付一些庸俗的连台新戏一类的节目,那就这些都谈不上。可是一个有良心的演员,怎么会甘心让自己的艺术一天天流于油滑呢!
(二)手势
要问旦角的手势有什么特点,那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划圆圈儿。京戏的全部舞蹈动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圆的,昆曲也是这样,我想说京戏在舞蹈动作方面承受了昆曲划圆圈的艺术。看来这也就是中国古典舞蹈最显着的特点。
现在我不打算也不可能过于详细地列举旦角的各种手势而加以说明,只提出几样动作来看一看它的规律和特点,手的动作总的说可分三类:一、徒手的,二、用袖子的,三、用道具的。姑且谈谈抖袖吧。
抖袖——原来只是整理整理衣裳,把袖子抖抖平整,一经成为舞蹈动作跟剧情相结合,便表现出各种的变化。这个动作主要的是将手垂下去,先向里后向外划一个圆圈。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个手的抖袖(左手或右手)叫单抖袖,两个手同时来叫双抖袖。我想抖袖可能是古代舞蹈大垂手、小垂手的遗法,双抖袖可能就是双拂,故宫绘画馆展出的《韩熙载夜宴图》,舞妓王屋山六幺舞的动作就很像双抖袖。
单抖袖的时候另外一只手可以平放,也可以高举成另一种姿势,也有掏腿蹲下去抖袖的。抖袖有轻、重、大、小、快、慢、强、弱之分,动作有时可以花描一点,有时就应当简单一些,这些完全是依据角色的性质和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的。《汾河湾》柳迎春出场的抖袖和《贵妃醉酒》的抖袖当然不一样;生气的拂袖和夫妻调笑时的轻轻一拂(例如《贩马计》),所用的劲不可能一样。这样一说就可以明白学习抖袖仅止于姿态的模仿那是不对的。旦角关于袖子的动作本来不是很多,但是三十年来不断有些发展,舞蹈动作加强了,袖子变化也就增多了,因此就有“耍袖子”之说——不管合不合剧情,合不合角色的性质,只是为着热闹花描乱耍一通,那是要不得的。关于袖子的技术我想只谈这一点。
整鬓——整鬓的动作可以说是旦角的基本动作之一,整左鬓则右手放在左肘处,整右鬓则左手放在右肘处,有时另外一只手可以不必随着,左右整鬓连起来,再加上扭腰看裙子,动作就加大了,复杂些了,这样一发展就变成另外一种舞蹈姿态。整鬓的动作有时也可以用以表示思索。
指——旦角的手基本是拇指掐中指余三指翘起,成为兰花手(当然有各种变化)。指出去的时候,手腕用暗劲划一个圆圈,食指本身也划一个小圆圈,两个圆圈套起来就成为一个姿势(指的姿势变化颇多拟另详谈)。手的每一个动作必有起番儿,起番儿的意思就是作势——每一个动作必定从相反的方向做起。凡向外指,手必定先向里缩回划个圈指出去,向左指必从右起,向右指必从左起,向上向下都是一样,所当分别的就是圈圈的大小;手伸出去的尺寸和姿态的刚柔。
指的动作可以用一个手,也可以用两个手指同一的方向,我想可以叫做单指和双指。双指的动作也和单指一样,可以放得很大也可以收得很小,在这个当中全靠演员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感情来处理。双指放大了圈圈就成为晃手,刀马旦常用。有人问我手的动作圈儿要划多么大才对?我说只要合乎戏情划多么大都行。这是我演了好几年戏才体会到的。而且从旦角的手势看,往往用很微细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波动,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之一。
除此之外, 关于袖子有双折袖、单折袖、单举袖、双举袖、挥袖、晃袖(用晃手的动作挥动双袖)等。手的动作还有仰掌平伸(摊手)、复掌平伸与平开及腕节的波动、山膀、云手等。每一种动作都有它的用法,一种动作也可以作好几种用法,各种动作经常是连起来用,其中强弱、大小、快慢、刚柔相互配合,产生变化,这里很难列举加以说明。
此外使用道具都有一定的方法和姿势,如鞭、扇、针、线、桨、带、巾、盘、蝇帚、刀、剑等等,每样东西都有不同的拿法,不经过学习和锻炼就不能运用自如。
以上单就旦角的动作约略一谈,如果学武戏,玩意就更多了,还有生、净、武生、武丑、武旦等角色的手脚变化,那就更复杂。略加研究便感觉京戏中的舞蹈动作是相当丰富而富于变化的。我以前都是就每一出戏零零碎碎学的,最初只不过是模仿(模仿,最初可能也是必要的,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再从事于创造,这在学京戏可能是必经的过程),一直到演了好几年戏,经过不断的学习才慢慢儿摸着些门路,也就不免走些弯路,当初如果能够加以分析,一定会学得更快更好一些。今后如果要好好地发展它,那么分析整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眼神
京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跟着那种特别鲜明的节奏,眼神的运用也就有它的特点,最显着的是手到眼到,手指到哪里眼睛必然跟到哪里。
还有所谓“领神”,就是说要用眼睛领着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台上。初上台的人往往会感到手没处搁,还有就是眼睛不知道望什么地方好。话剧演员就会提出望第四堵墙的哪一点这样的问题。京戏老师会教给学生出台要看得平,还有些庸俗的搞法就是花旦出台必须转眼珠,照顾到全场的观众。就说眼到手到也绝不宜机械地去处理它,有些老师教给学生手从某一点指到某一点,眼睛死跟着,结果做出来的动作不是很僵,就会让人感到可笑。有些花旦转起眼珠来好像钟摆似的,机械而单调。眼睛是最灵活的器官,旧时有“眉听目语”这样的话,那是形容女人的聪明伶俐,我们乡下说一个人“眉毛都会说话”,那就是形容他很灵活而厉害。不管怎么样,眼睛是最能够鲜明地深刻地表达感情的工具。
我的眼睛有点近视,看远不行,看近相当清楚,在台上扔东西接住不会失手,可是怕眼睛不够灵活,我从演新戏的时候起,就每天练习眼睛,每日清早用淡盐水洗洗眼睛,把眼睛睁大,向左转若干转,再向右转若干转,使劲往上下左右看;用手划着圆圈儿,眼睛跟着转;这样不断地练习,眼睛自然会越来越灵活,然后根据剧情,根据角色的性质、人物的性格感情在每一刹那之间找你眼睛最适当的位置。有些演员习惯于低头看台板,那是最糟的,四处乱看也不对。还有些话剧演员极力避免自己的视线与观众相接触,不敢面对前台那也是错误的。但是歌剧和话剧究竟有所不同,因为唱的时候决不能背着观众(倒板例外),而武戏的亮相多半是正对观众,这和话剧是不一样的。关于手到眼到,我曾经加过“心到”两个字。我以为不从角色的感情出发,所有的动作都是死的。至于“领神”,也就是领观众的神,我是这样看的:演员在台上任何时间都要把精力集中在一点(当然那个时候我不懂得什么叫注意力集中)。我说眼睛所到的地方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要跟随着。只要你能够钻到角色里头去,表演的方法又用得对,在一定时间内哪怕你在台上坐着不动不说话,观众也不会讨厌而且会特别注意到你,这种时候眼神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个好的演员才能在台上站得稳坐得稳。眼睛只要用得对,对观众并不会有错处。即使你背对着观众,你的眼睛在凝望,只要用力用得对,你的感情又能够支持你的眼睛,观众就能从你的背后看到你的眼神。当初我尽管有这一点体验,但当我对于京戏的表演技术还不够十分熟练的时候,我不知道演京戏究竟应当怎么办,在摸索当中也就免不了模仿与抄袭,有时也不免以一得之愚沾沾自喜,一转眼又便自己否定了它,经过几番反复之后才觉得有些心得,渐渐地能够跟着剧情的进展,为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把歌唱、动作、表情等比较合理地、有效地结合起来,然后在台上会感觉更顺一些,舒服一些。
【中】
(摘自《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