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洒金笺》《裸情恨》看梁凤仪小说的女强人意识
“花有千姿,山有百态。”①每个作家的创作都有各自的风格。在他们笔下的形象中,可反映出他们的审美理想。读梁凤仪的小说,给人更多的感受是其中传导出来的一种女性意识,确切地说是一种女强人意识给人的振奋和感动。
梁凤仪的创作,遵循了女性文学创作的母题:女性从困境中走出,在寻找自我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一个当代女作家,梁凤仪多把笔触投向女性,注重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人格的塑造,对女性心灵的揭示。在这些体现女性意识的作品中,其最主要的是塑造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女强人形象。她让这些女强人在与若干男人的恩怨纠缠中,在饱尝世情的冷暖变幻,人生的凄凉苦楚后,由最初的哀怨而走向自强自立,最终成为商界顶天立地的女强人。从这些女强人的身上看到了“女”与“强”的统一。
一、女性的个性特征美----柔
首先,从“女”的角度看,梁凤仪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具有作为女性的个性特征美。所谓女性,作为生物个体,她们区别于男性类人群除了生理上的天然特征外,她们还具有女人本性中的温柔、善良、宽容等品质。特别对于中国女性来说,这些品质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更被看作传统女性身上最基本的特质。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三从四德”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如孝敬父母、恪守妇道、坚贞守节等思想被代代相传,长期以来成了社会和男人对女人评价及认同的准则。中国女性的克己、坚忍、吃苦、温柔敦厚等品质被视为传统美德,被世人所崇尚。
(一) 女主人公具有个性特征美
梁凤仪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承袭了这种中国女性的传统美质。且看其笔下的女性,不论是出于豪门或生于贫寒,大多都拥有出众的容貌,天然的丽质是这些女人自身魅力的先天条件。在小说《洒金笺》《裸情恨》中,方心如作为女性最基本的天然条件就是都拥有让男人和女人都认同的娇美姿容,她内外兼修,都有着善良、温柔、宽容、坚韧的一面,即女人“柔”的特质美。可以这样说,在方心如的身上体现的是一个传统女性的至善至美。
《洒金笺》《裸情恨》讲述了一位名叫方心如的弱女子,在嫁入豪门成为金家大少奶奶后,四十年在这个大家族中历经沉浮起落。方心如是一个出生于二十年代诗礼之家的女子,她带着人本性中的善和中国妇女的传统美走进现代社会,在险恶的世情中,依然保持其做人的信念和做女人的原则,是一个女性柔美的典型。温柔,是女性天生的美好秉性,是女性魅力的集中表现。方心如“柔”美的体现首先是其外表的柔和、端庄、娴静、贤淑,其次就是体现在她性情的温柔中,她对丈夫体贴照顾,对公婆孝敬柔顺,对仆人温言婉语,乃至后来在商场的乘风破浪中仍能对人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和善解人意的笑容。而且,作为金信晖的妻子,方心如牢记坚贞的古训:一边是巨大的生活困境,一边是唐襄年唾手可得的荣华的诱惑,但她始终固执地认为“我始终还是金信晖的妻,他孩子的母亲”,“宁许金家人负我,我也不负金家人”《裸情恨》,在商界巨子唐襄年提议以一夜风流作为双方交换条件时,方心如断然回绝,她认为这是极有损尊严的事。带着对金信晖背叛自己的怨恨,她仍苦苦为其守节四十年,其中的坚贞,其中的执着,是中国传统女性贞节观的典型体现,也是柔美的见证。当被问及假若金信晖曾为爱其而受苦时,方心如说:“但愿上天保佑我此生此世为他坚守忠贞,誓无异志”《裸情恨》,这就是梁凤仪笔下的中国女性,传统的妻子!作为女性的“柔”美,还体现在其母性的身分上,方心如的身上溢满母性的光辉。她时刻不忘作为母亲的责任,含辛茹苦抚养金信晖的三个遗孤。她的奋斗一半是为了做人的尊严,另一半是为了对孩子的负责,为三个孩子铺排未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本事庇护他们令他们安居乐业,快乐成长,而小小心灵备受折磨,这份罪孽,应是属于金信晖和我。现今信晖撒手不管了,责任就只搁在我的肩膀上”(《裸情恨》)。在她创业过程中,母子四人被迫睡到楼梯的过道时,“三个孩子由哭声震天,到欲哭无泪,那个过程直叫我这做母亲的伤心欲绝”《裸情恨》。其中的言语,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方心如作为母亲那一份天然的母爱和责任,她对孩子的痛惜足见其母性的温柔、慈善。方心如对孩子总是充满了怜爱,极少发脾气,她眷恋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一切都是一个善良慈爱的母亲发自内心深处的母性情怀的溢现。
(二)女主人公有善良、宽容的个性
作为女人,方心如身上的“柔”美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人性中的善良、宽容。她对友人坦诚,对亲人更尽宽容,骨肉亲情对她来说是血浓于水。她一次次饶恕残害她的两个至亲姐妹。为了争夺财产,争夺感情,方心如的妹妹方健如插足于姐姐、姐夫之间,在姐夫金信晖亡故后,还逼迫方心如承认其小妾地位,与方心如争夺金家财产,方心如在忍辱负重中答应其要求后,其两个妹妹与一个小叔又联合起来,不断刁难她,逼迫她,给她制造千难万险,企图对其孤儿寡母赶尽杀绝,置之死地。可方心如凭着自己的才干一次次地化险为夷后,却从未对他们施以任何报复,相反还以德报怨,多次谅解他们,企图恢复同胞情谊。她虽鄙弃两个妹妹的不择手段和残忍狠毒,她仇恨她们对亲情的践踏,可在妹妹们遭受不幸时,方心如给予的是真诚的关心和救助,甚至产生同情和悲悯。例如在方惜如刚刚陷害完姐姐方心如后自己却却突遭意外,生命垂危时,在需要亲人签字的手术单上,方心如抛开恩怨,主动承认“我是她姐姐”,为妹妹的手术单签字,并流泪恳求医生挽救妹妹的生命,还在心里祈祷:“娘,你在天之灵保佑惜如。”对方键如,她也同样心存宽厚。在得知键如之女并非金信晖亲生,只不过是键如用来要挟金家财产的手段后,经历了几十年人情冷暖的方心如依然善待键如,不但让她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女享有同样的待遇,而且还把键如照顾得衣食无忧。方心如的大情大义、大慈大悲体现的正是中国女性的至善至美。她对人的宽容不只是体现在其两个妹妹和小叔身上,对曾在金家大宅内处处刁难她、以她为敌的三姨奶奶,方心如仍然是以善待之,对职员李元珍的不忠也依然是宽容处之。这些都出于一个女人的真性真情,一个女人骨子里面的善良。
总之,梁风仪笔下的方心如是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女人的典型,她的仪容,她的性情,她的德行都极其具女人的“柔”美。是梁凤仪小说中女强人意识中“女”的映现。
二、女强人的本色----刚
除了“柔”,梁凤仪笔下的女强人还具有“刚”的个性,也就是“强”的一面。所谓“强”人,一般来说,是指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战胜灾难,搏击风浪的魄力,而最终取得超越一般人群的成就的人。梁凤仪小说中的“女” 强人们,毫不掩饰地显露这“强”的特质。这些女强人大多都是美貌与智慧并重,内外兼修的女子,她们置身豪门华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才华往往被优裕的生活所掩盖。突然之间,或遭遗弃,或遭家族变故,在风云突变,痛定思痛之后,她们方才醒悟,被迫走上发奋之路,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一展峥嵘,成为商界女豪杰。巨变,成了她们人生转折、新生的契机。
梁凤仪在讲述女人由弱到强的过程中,一般都把这些女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并且把这些女人置身于特定的背景。其一:香港的商界;其二:或善或恶的男人。她让这些女强人在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商海中浮游,特别典型的是让她们进入股票市场——一个最能表现女主人公命运大起大落,体现她们人格与才干的背景。而她们人生、事业的转折都与她们身边的男人密切相关。他们或高尚或卑鄙都是促转女人命运的杠杆。如《洒金笺》《裸情恨》中的方心如,就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奶奶由于被世情所逼,而投身险恶的商海,在公司上市、股票风云、投资冒险中跌宕起伏,一步步历经磨难和艰险,最终凭其才华和人格显赫于商界。此外,方心如生命中的三个男人都和她的命运紧密相关。金信晖,方心如一生倾爱的男人,是他的背叛,他的身亡和撇下的恩怨,促使了方心如的奋发,“当男人不能保护女的时候,女人只好强起来”,“我们总不能死,总得要活下去,且活得比在男人的羽翼下更好,更辉煌,更光彩,更悠然自得”《洒金笺》。金信晖的背叛和死亡,成就了方心如性格中刚强的觉醒。在小说中,梁凤仪是利用金信晖来突出方心如的独立、自强的强者形象。方心如生命中另外两个男人是小叔子金耀辉和商界伙伴唐襄年,这两个男人在这个背景中扮演了正面的角色,方心如在家庭内外,得到金耀辉的同情、鼓励和爱慕,又得到商界巨子唐襄年的鼎力相助和真诚爱恋,后者还陪伴她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栉风沐雨,力败群雄而成为商界女强人,在这里,金耀辉和唐襄年烘托了方心如的魅力和商界强者的形象,成了小说中的又一幅背景。
(一)女强人在逆境中磨炼与完善自我
女强人在由弱到强的第一步必是承受生活的苦难,并且勇于面对命运的挑战,在逆境中磨炼与完善自我。方心如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奶奶,突遭丈夫和妹妹——“一个是夫,一个是妹,都是最亲最亲的血缘骨肉”的背叛,在这种亲情与爱情的背叛中,方心如肝肠寸断,在经历心理的挣扎与冲突后,她毅然昂起头来,带着对金信晖的怨恨继续直面人生。“生存之道,原来可以自一些人物与感情上的灭亡而领悟出来”《洒金笺》。在以后的提孤携幼中,方心如又遭最亲的亲人——两个小妹和一个小叔的不断欺凌和逼迫,在惨淡的人情中,方心如承受着生活的煎熬,在逆境中不断磨炼与进取,最终百炼成钢。
(二)女强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些女强人在其奋斗过程中,都能吃苦耐劳。她们不但能在灵魂上饱受煎熬与拷打,在肉体上也极能承受劳累和艰辛。能够享荣华,也能历贫苦,恶劣的生存环境更显现出女人的刚强。这一点在方心如的身上也有鲜明的体现。
方心如作为四十年代广州富贵显赫的丝绸大王金家的大少奶奶,曾有过养尊处优的娇贵,可在失去优裕的生活后,在几乎被迫跌落到最底层的生活中去的时,她仍能咬紧牙关,默默苦干,显示了一个柔弱女子的惊人忍受力。方心如曾被迫拖儿带女住在天台的铁板屋里,在创业初期,铁板屋变成了仓库,又不得不带着儿女睡在楼梯的过道上,连上厕所都十分艰难,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还要像工人一样辛苦地包装、搬运药品,太阳底下要到处跑签证,这一切相比起在金家养尊处优的少奶奶生活犹如地狱与天堂,可方心如竟以惊人的意志忍受了下来。更令人慨叹和惊异的是她坚守忠贞,轻舍唐襄年近在眼前的富贵,坚持靠自己的能力去挑战生活,开拓事业,这更让人敬佩。“只余一分希望、一点精力、一线生机、一分援引,我都不会哭,我要活下去,因而我会默默苦干”《洒金笺》。这就是女人,梁凤仪笔下典型的女强人,就是这样在人间的炼狱中一步步走向刚强,能享福贵,也能历艰辛。
(三)女强人具有精明的头脑,有出众的商业天赋
这些女强人都具有精明的头脑,有出众的商业天赋。这一点在《洒金笺》《裸情恨》中无论是方心如或是傅菁,都不例外,她们都具有这一强人的天然特质.。方心如潜质中的商业天赋是随着苦难的加深而一步步发挥出来的,而傅菁作为一个大家族中成长起来的女子,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中,从小就练就了商界人的精明和气派。这些女强人的精明,大多数时候体现在她们的独具慧眼,特别是在大局的取舍上,能够当机立断,作出果敢又英明的选择。这一点,在方心如的身上又有典型的体现。.方心如在创业初期,在没有任何资金来使事业运转的情况下,她毅然接受金旭晖心怀恶意的建议,冒着被踢出金家,拖儿带女流落街头的危险,以她视为命根的永隆行的股份作抵押,从而暂时换得资金以使她的成药代理得以运转,迈出了征战商场至为关键的第一步。在接下来,方心如的两个亲妹妹和一个小叔企图把她逼到绝路,要她买下金家大宅时,她昂起头颅,毅然贷款买下大宅。总之,在不断的征战中,在无数的危机前,方心如都能审时度势,愈战愈勇,当机立断,转“危”为“机”,她说:“人生根本是大赌一场,这其中有着一盘 一盘不同注码的赌局,如此的不可避免”《裸情恨》。方心如正是这样以她的大智大勇去迎战人生的每一次危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充分展现了一个强人的魄力和才干。
三、刚与柔的融合
梁凤仪小说中所着力刻画的女人,并非只柔不刚,或只刚不柔 ,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大多因为她们是刚与柔的融合,女与人的统一。其作品的理性闪光点也在于描述女性形象时让她们从传统的从属地位移向主体地位,并且让她们追求自主的精神意识。
(一)坚强与温婉的统一
梁凤仪小说中的女性,原来的处境,大多数也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的女性一样,恪守妇道 ,相夫教子,她们处于一种对男人的从属和依附的地位,没有经济的独立,也没有人格的独立,更无从说起生活的追求与创造。当她们那寄托于丈夫身上的幸福在冷酷的现实中被粉碎时,她们才惊醒,才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在痛苦与反思中,才意识到经济和人格的独立对女人的重要性。这时,自尊、自信便成为激荡她们新生活的血液,“女性要收复她为人类丢失的一切,不再仅仅充当生命的源泉、人类的根和父权社会的合作者。”②她们在做女人的同时,还致力于做一个社会的人,最终成为顶天立地的女丈夫。
梁凤仪小说中的女强人都是刚柔相济的,在生活的历炼中实现坚强与温婉的统一。她们既有着传统女性的坚韧不拔、慷慨无私、温柔贤惠的品格,又有着新时代女性的奋发进取,坚强刚毅,向上,自信、自尊、自强的力量。梁凤仪使她笔下的这些女强人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适应,使传统美转化为现代美,这一点在《裸情恨》中的方心如身上都有鲜明的体现。方心如的温柔与宽厚、睿智与胆识、兼容与练达,实现了女人的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方心如在人生的炼狱中百炼成钢,可她并没有咄咄逼人的强悍、嚣张和狂躁 ,她的刚是在温和的外表下隐藏在骨子里面的坚韧与顽强。在叱咤风云中,她仍有女人的柔和、温婉、善良,她虽学会了洞察人情,可在处变不惊中仍心存善意,宽厚待人。胸襟开阔,“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梁凤仪赋予方心如的一个最突出的美德。方心如在方惜如遭遇灾难后,她大彻大悟:“只要我基本上凭良知做事,还是能好好活下去,等待更漂亮的日子来临。当然,黎明前必有黑暗。”《裸情恨》,强人的自信与无畏,女人的宽厚与仁慈,流露尽然。方心如作为一个母亲、妻子、姐姐、嫂子,她极尽人之至善,“我为金家,已是筋疲力竭,情至义尽”《裸情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她的奋斗过程,她的事业成就,都向世人展示了“女人当自强”,“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的现代女性形象。
(二)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作为一个完美的成功女性,应是被社会接受,被男人认可,被女人认同的。这一点在方心如的身上也实现了统一 。她凭事业的成就在社会上赫赫有名,被社会承认;她的“强”被男人赞赏,她的“柔”被男人依恋,她得到金耀晖和唐襄年坚贞的爱情,被男人认可;更难能可贵的是,方心如还得到了女人的认同,这是其自身魅力“女”与“人”、“柔”与“刚”统一的有力凭证:她赢得了傅菁的欣赏与友谊,甚至连一向因嫉妒而残害她的健如也不得不承认“大姐真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女人”《裸情恨》。
可见,方心如以其柔与刚赢得了男人、女人的认同,以她的坚强与温婉向社会阐释了女强人的含义:既有着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力,又有着作为女人的温婉与优雅;既有着事业,也有着家庭,她们将因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独立生存于社会而自豪。这也体现了梁凤仪对女性的审美理想。
梁凤仪小说中的女强人系列在鲜明地反映了她的思想、伦理和女性观念的同时,也是她以自身为客体的创作写照。梁凤仪作为一个女强人,她深知现代职业女性的甘苦,她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的体察与感受,对女人的审美都融注在她小说中所着力刻画的女主人公身上。
首先,她把这些女主角置身于商界,让她们在千锤百炼中成为商界女豪杰,这和她自身的经历和生活密切相关。梁凤仪是香港商界和出版界赫赫有名的女强人,曾先后在香港金融界、市场及公关公司、联合交易所、币业集团等机构任职,正是这些生活经历,使她得以熟悉香港的商业社会,将其所见所闻的豪门内幕、商场争斗、财经股票知识写进其小说中,成为女主人公奋斗的背景及环境。而且她把自己在商界的摸爬滚打、搏击风浪的经验感受附加到这些女强人身上,使这些女强人的“强”展现在读者眼前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其次,梁凤仪笔下的女主角形象又寄托了她对女性的审美观——刚与柔,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梁凤仪是一个女强人,但同时她的生活观、女人观又深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她保有女人传统的一面。梁凤仪在其“回归系列”作品的《序》中,多次流露其作为妻子、母亲的幸福。她希望工作之余,好好回家陪丈夫宜弘,做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她的这种传统的思想观自然而然地赋予到她所着力刻画的女主人公身上,她认为“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但同时她在其作品中又总是强调一个女子在被爱中才是幸福,失去爱情,再大的事业成功都是苦涩的。梁凤仪既对现代自强自立的女性持欣赏的态度,又对传统女性保有深深的眷恋。因此,在《洒金笺》《裸情恨》中,她笔下的方心如端庄、大方而又亲切感人,既有现代女性意识,又有传统女性道德,在现代身份中保留着传统品格。此外,梁凤仪作为一个女人,她在生活的磨炼中也近乎完美,经过艰苦的奋斗,她不但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在爱情上也获得了圆满,得到了丈夫宜弘的真爱,梁凤仪自身生活的完美也使得她笔下的女强人们在刚与柔的统一中,事业与爱情的成功中也趋于完美。
因此,梁风仪其实也是新时代女性刚柔相济的样板,她按自身对女性的审美观来做着女人,也写着女人:理想女性做事业的强者,决不抹杀女性的温柔;理想女性做生活的主人,决不丢弃母性的天职。读梁凤仪的小说,读其小说中传导出来的女强人意识,也就是读其作为女强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