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中医人生(24)

我的中医人生(26)

作者:李惠  2017年03月03

今天背诵伤寒144条时,对这条进行了一下研读和理解,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

中风病是在月经刚断,月经刚干净的时候得的,这个时候血室还是空虚的。此时得了中风证,过了七八天,它的热性发生了变化,寒热交作,一会儿发作,一会儿不发作,这是热入血室,瘀热相结,影响了少阳经经气的畅达,瘀热阻遏了少阳经气,使少阳阳气不能够温煦长养,就出现恶寒,少阳阳气奋起抗邪,就出现了发热,因此就出现了寒热交作的情况。"

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这是血结以后导致的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小柴用汤主之",这种情况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调理, 如果再加一些入血分的药效果会更好,例如丹皮、赤芍、茜草。

我的中医人生(29)

周志阳   2017年3月3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最近在追剧的亲们是不是都在想念折颜的十里桃林,期待一饮上神所酿的桃花酒?

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中写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桃花之美除了可以欣赏之外,还在于其药食价值。

桃花:甘、苦、平,微温,入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下通便,利水消肿。尤其擅长消除积滞胀满,通利大小便,可用于水肿、腹水、便秘。《名医别录》云:”(桃花)主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悦泽人面。”《本草纲目》云:“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甚快,用以治气实人病水饮肿满积滞、大小便闭塞者,则有功无害。若久服,即耗人阴血,损元气。”

下面来了解下伤寒论中的桃核承气汤。

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21)

2017.03.03星期五  作者  王伟健

昨晚儿子半夜突然咳嗽,咳嗽几声后大吐,哭闹,极度惊吓。一晚吐了三次,今晨是面黄饥瘦:一来是津液过度流失,一来是受惊过度。原因是风寒袭体,加之昨天过度食用红薯干,我是懊恼不已,忘记了“若要小儿安,常留三分饥与寒”的古训。今日给予桂枝汤去桂以补津液:炙甘草9白芍15大枣10枚生姜3片人参2,今日服用两次;饮食以稀粥与之。除了大便稍溏,未有其他不适。稍加心安!

晚上询问了杜鹃的情况,反馈说除了偶尔反酸不呕,心跳有加快感觉。给用了旋覆花代赭石汤:

旋覆花10炙甘草10人参6代赭石10生姜15大枣6枚黄连3瓦楞子15.两剂,以观后效。

微信群分享了手针“胃肠康复五针”,这个组合用法效果特别的好,可以把胃家寒症消除。随着症状的改善,病灶也会慢慢消失。对于打嗝不止也是非常有疗效。可以说是几乎对所有中焦胃的问题均可快速见效。

我的中医人生(29)

李仁昌  2017年3月3日

黄某,女,78岁

因头晕头痛3天来诊,既往有冠心病,外院曾建议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未同意,近3天因担心自己病情,夜间不能入睡,出现头晕头痛,肢体乏力,偶有胸闷,口干,舌红,苔厚腻,脉弦细。入院后投以酸枣仁汤加减,拟方:酸枣仁15g、知母15g、茯苓20g、川芎10g、浮小麦160g、女贞子20g、远志15g、柴胡15g、乳香10g、牛膝20g。执两剂。患者服药后睡眠较前改善,仍有头晕,四肢无力较前改善,遂继续予原方继进。

浮小麦,具有止汗、益气、除热之功,大量浮小麦还具有养心安神之效,如甘麦大枣汤,可用治脏躁。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106)

2017.03.03作者 林佳明

今天王琦教授,做了主题演讲,中医经典的永恒价值,从如何亲近经典开始入手,讲了两个临床常见的病症,肚脐跳动,气上冲胸的奔䐁病,及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的续命汤证开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如何走进经典,延伸经典做了精彩的演讲,给人带来温暖的回味,也是给年轻中医学者提出殷切的期望。

黄煌老师,第一次听他的课,他的书看了很多了,见到他的时候,还是被他激情澎湃的魅力演讲所感染,从何为经方开始,带我进入一场经方的课堂,娓娓道来,对经方家如数家珍,舒驰选用麻黄汤的催产的案例,曹颖莆的仲师之法,今古咸宜,岭南经方家陈柏坛对伤寒的热爱:揽卷死活过,陈修园,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用神奇,等,针贬时弊,风趣幽默,真是领略了经方家的故事,医案,令人收获不浅。

初见冯世伦教授,一个温暖的老者,看着他的文字走过,再次见到的时候,精神还是矍铄,温文尔雅,如沐春风,为了传播胡老的学术思想,常年奔波在全国讲座,会诊,带一批批的学术传承人,令人敬佩及感动,他今天从半表表里的概念提出,半表半里的深切含义,六经的辨证,及对柴胡桂枝汤的另外一层解读,给予我很大的收获,也让我看到了前辈们的努力及自己的差距。
再见刘力红老师,因为过年的关系,2月份没有听到老师的课,还真有点不习惯,在中山见到老师,他如缕春风,从六经辨证的方针开始切入,六经辨证的针道临床使用(六六的故事开始)论述了针法的总则,虽然听了几次,还是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李塞美教授的伤寒论外感病辨证及运用,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伤寒本义讲起,与温病关系,六经的辨证施治使用,案例分析细致,有理有据,我觉得她有深厚的六经辨证功底,从她对案例分享从读懂了伤寒论的扶正祛邪,及对太少两感在外感病使用的正解,从四逆使用来看跳出了病严格按照六经的辨证,很朴实,也是反复思考,临证,读书过程。

感恩前辈们的精彩演讲,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及各位前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经方,经典,伤寒的解读,让我接触到更多的观点,如冯老提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属厥阴阴证的论治,我一直在临床中用是认为是一个少阳太阴的合病,抓住口苦便溏用在很多患者身上,效果也明显,冯老提出的观点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

我的中医人生(28)

作者:刘敏 2017年03月02日

黄某,女,32岁 原诊为咳喘,活动后喘甚,可闻及哮鸣音,无恶寒发热等表证,舌质暗红,苔微黄,脉浮弦。诊为咳喘(痰热内蕴),予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甘草6g 石膏20g 桔梗10g 陈皮10g 法半夏20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前胡10g 浙贝10g。患者喘甚,无大热,予麻黄宣肺定喘,石膏清阳明热,杏仁宣肺降气,甘草和中缓急,桔梗宣肺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紫菀、冬花止咳化痰等。

伤寒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我的中医人生(29)

作者:刘敏 2017年03月03日

化湿 湿为有形之邪,湿阻胸膈(胸闷),湿困脾胃(脘痞腹胀,大便不爽),湿停下焦(小便短涩)。 内湿病,脾虚生湿为病(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混浊,妇女带下过多,苔厚腻,口粘腻)

外湿病,感受外界湿邪为病(身体困重,四肢酸楚,肌肤不仁,乏力) 寒湿,苔难化:予草果(6-10g)、苍术、草豆蔻等 湿热:霍香、佩兰等 风气化湿(升提化湿):柴胡(6-10g) 阳气化湿:附子、桂枝等

我的中医人生(29)

符英   2017年3月3日

经脉除了昨天整理的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之所以叫奇经因为它们奇特,奇异,和十二经脉不同,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表属关系也不直接隶属脏腑,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任、督、冲脉分别循行人体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三者同起胞中,下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接手三阴经,所以说它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称“阴脉之海”。督脉与六阳经交于大椎,故说它调节阳经经气,称“阳脉之海”。冲脉又称“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还与女子月经与孕育功能相关,《内经》提到女子二七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我的中医人生(29)

作者:林利城   2017年3月3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