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背叛武则天、投靠突厥的叛国者一起出差是什么体验?4个使者命运差别太大

第一次出使
697年,女皇武则天派阎知微、田归道出使后突厥。面见默啜可汗时,阎知微竟然“纳头便拜”,恭敬地趴下用嘴亲吻默啜的靴尖。田归道却只作长揖并不下拜。默啜一看顿时火了,下令把田归道抓进大牢,准备将他处决。
默啜可汗
大难临头,田归道不但面不改色,义正辞严地斥责默啜,甚至还给默啜分析利弊祸福。默啜的重臣阿史德元珍见状便劝道:“大国的使者,不能杀啊!”经过劝说,默啜冷静下来,但仍然关着田归道不放。
后来,默啜要求武则天边境六州的突厥降户和单于都护府所辖地区的领土,并要求供应粮食种子、布帛、农耕器械等。迫于契丹叛乱的威胁,武则天最终采纳大臣意见,同意了默啜的请求,并同意两国联姻。默啜赚得盆满钵满,便将阎知微、田归道放了回去。然而,此后的阎知微变本加厉地开启了“坑同胞”模式。
第二次出使
698年,武则天派出阎知微与右武卫郎将杨齐庄带着大笔金银珠宝、绸缎布匹作为彩礼,护送侄孙子武延秀去后突厥迎娶默啜的女儿。
女皇武则天
等武延秀一行到了后突厥南王庭黑沙城,默啜一下子变了脸,表示:“我女儿只能嫁给李氏皇族,哪能嫁给姓武的小子?他难道是天子的儿子?我们突厥人世代受李唐皇恩,听说李家团灭,只有两个后人幸存,我现在就率大军南征,助他们登基!”
默啜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盘算。他把武延秀囚禁起来,封此前对自己非常恭顺的阎知微当“南面可汗”,想让他召集心怀唐朝之人对抗武周。随后,他便列出了大周的“五大罪”,传檄天下,点起铁骑,猛攻河北。
胜利大逃亡 
与阎知微同行的可不止一个武延秀,监察御史裴怀古也是被坑的一员。默啜想让他做官为自己效力,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裴怀古关起来“待宰”。
不过裴怀古也不是束手待毙之人,找了个机会逃出监牢,一路从内蒙古大草原跑到了山西太原。经过一路上的颠沛流离,他已经变得面黄肌瘦、憔悴不堪。
更糟糕的是,当地的武周军队看到这样一个人从敌方地盘闯过来,都以为他是默啜派来的间谍。他们一阵鼓噪呐喊将他团团围住,想要砍下他的人头上报军功。
就在裴怀古几乎绝望的时候,命运突然眷顾了他。当地军队里有一位果毅都尉曾经遭到别人的诬陷,裴怀古为他申诉冤情,使他幸免于难。这时候他认出了裴怀古,连忙大喊:“他是裴御史!”
此言一出,裴怀古终于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得以活命。后来,他返回了洛阳,受到了武则天的褒奖。正可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则没有裴怀古这样的幸运了。
悲剧下场
698年,默啜率军攻打赵州,让阎知微劝降。阎知微到城下跟突厥将士手拉手跳起了“广场舞”,表演了踏歌《万岁乐》。城中守将陈令英看得气炸了肺,怒道:“阎尚书位高责任重,现在竟然跟敌人一起又唱又跳,不觉得惭愧吗?”
始建于隋代的赵州桥
阎知微只能低声吟唱着答道:“迫不得已,只好唱《万岁乐》!”他的“广场舞攻势”和背后默啜的大军确实奏效了。赵州长史唐般若乘人不备翻出城去,引着默啜大军攻进了城,使赵州百姓陷入了一场浩劫。
然而,这些叛国者的报应很快便如影随形。默啜率军班师时释放了阎知微等人,而失去主人庇佑的他们很快便被武周军队逮捕,面临着森严国法审判与惩罚。
698年,神都洛阳天津桥南的闹市之中,武则天命令文武百官万箭齐发,处决了阎知微等人。阎知微、唐般若等人被灭族,他们从未谋面的远房亲戚都被处死,连族中七八岁的孩子都被送上了刑场。洛阳百姓可怜他们,送上点心水果,不知道大祸将至的孩子们还嬉笑打闹,争抢不休。
洛阳天津桥复原图
虽然在场的监刑御史不忍心,向武则天奏请赦免了这些孩子,但已经有太多的生命因阎知微这样的人而过早结束。他背叛祖国、投靠默啜,不仅毁灭了自己的家族,更是使河北等地的百姓遭遇了家破人亡的惨祸。
倒霉之人 
在阎知微的同行者中,田归道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终得以被遣返归国;裴怀古坚守臣节、不肯投降,更是发挥智勇险中求生,艰难地逃得一命;即便是武延秀,在默啜的囚禁下也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努力学习外语和草原舞蹈,没有屈膝投降。
不过,还是有人倒了霉,他便是杨齐庄。在默啜攻打赵州时,流落在后突厥的段瓒找到杨齐庄,秘密约定与他一起逃离。然而,杨齐庄生性胆小,不敢行动。
于是,段瓒就先逃回了国,并获得了武则天的褒奖。后来过了没多久,杨齐庄也回到了洛阳,但是就是这“没多久”害了他。武则天怀疑他不忠诚,让亲信的族侄武懿宗对他开展调查。
河内王武懿宗
武懿宗素来心狠手辣,此前曾对受到契丹叛军裹挟的河北百姓大开杀戒,此时怎么会心慈手软呢?他认为杨齐庄没有及早逃回国内,有投机观望的嫌疑,对武则天不够忠诚。于是,杨齐庄与阎知微成了难兄难弟,被处以极刑。
由此看来,贪图富贵、奴颜婢膝的叛国者固然没有好下场,胆小怕事、只求自保的人,也会因为他表现出的犹豫不决、意志不坚而被贴上立场模糊、忠诚堪忧的标签。即便把审案子的武懿宗换成更仁慈的狄仁杰,此后的杨齐庄也很难被武则天乃至天下人所包容。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