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有时候你的血液像月亮》[希腊]塞菲里斯

乔治·塞菲里斯

乔治·塞菲里斯(英文名称为George Seferis,1900-1971)希腊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父亲是雅典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

1918至1924年,乔治·塞菲里斯获法学士学位。这几年是未来诗人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他接触了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并在其启发下开始创作。1922年,小亚细亚事件发生,诗人的故乡斯弥尔纳并入土耳其,使他大受震动,历史闯入塞菲里斯的生命中。对希腊的爱,成为他后来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1926年,塞菲里斯进希腊外交部任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随政府流亡国外,战争结束后,他回到雅典,供职于外交部,先后出任希腊驻叙利亚、约旦、伊拉克、英国大使,并三次访问塞浦路斯。1962年他从外交部退休。1971年9月20日在希腊逝世。

《诗歌原文》

有时候你的血液像月亮

冻结在无边无际的夜里,

你的血液张开白色的翅膀,覆盖着

黑的岩石,树木和房屋的形状,

用一点点来自我们孩提时代的光。

(李野光 译)

【赏析】

塞菲里斯的这首《有时候你的血液像月亮》仅有6句,描绘了生命在僵冷黑暗的重压之下,期待被原初之光所拯救、回归生命最初状态的愿望。

血液,是人生命的源泉,在人的血管里奔腾涌动,给人带来勃勃生机。因此,血液的颜色也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热力。诗歌开始于漫漫黑夜之时,夜幕笼罩万物,月亮被冻结在黑暗之中,承担着寒冷、僵硬、黑暗的重压,而作者把人血管中的血液比作月亮,以之形容有时候处于黑暗的重压之下,湍流不息、带着温度的血液被冻结了。作者使用这一新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感受: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压力,已经筋疲力尽,原始的生命力丧失殆尽,人们被异化,成为机器,成为物的奴隶,犹如行尸走肉,生命不再鲜活,一切都像夜晚一样死寂。诗人敏锐地体验到现代人类生命状态的萎靡不振,于是借具体物象来描绘这一事实。

然而面对生命的衰退,祖先赋予人类的原始的生命力却不会坐以待毙。在黑暗的重压下,血管中鲜红的血液要凭借孩提时代的一点点光作为在黑暗中腾空飞翔的力量,要去覆盖“黑的岩石,树木和房屋的形状”。塞菲里斯的许多作品里,都充满了地中海恒照千年的阳光。而在这首诗中,它把这缕阳光引入了生命的内部,与生命原初被创造时的那一点点微光合二为一。孩提时代的一点点微光,连接着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驱散了笼罩在生命之上的黑暗,带着生命的源头突破禁锢,在死寂的迷雾之上飞翔,创造者播撒在我们出生时血液里的那一点点光芒,照亮了黑夜里幽幽闪烁的岩石、树木和房屋,照亮了整个荒凉惨淡的黑夜。那曾经早已在现实中被人类遗忘的光芒,此时被重新忆起,成为诗人帮助人类找寻生命腾飞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人类的生命将超越黑暗的挤压,去寻找生命更高更远的光芒。

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包含了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大主题,那便是为人类的未来寻找出路。现代主义文学是危机文学,描述着现代人类的一个又一个危机: 生命的衰退,死亡的来临,生命的异化,人离称其为人的本质越来越远。面对这种境况,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们便用文学作为唤醒沉迷于堕落之中不能自拔的人类的武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就是要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我的生存危机,展现人类的真实状态。他们真正关注的是人类的前途,是人类将往何处去的问题。他们在作品中找寻到的方法是回归,回归人类文明之前的状态,那时人的生命不为任何物质所压迫,是飞翔在阳光和蓝天之下的,是生命的自然本真状态。这就是很多20世纪的作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原始的神话、寓言的原因。他们在最古老的图腾中找到了人类最初的生命力,并且祈祷这最初的生命之光能够成为拯救现代人的良药。

塞菲里斯的许多诗作中都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现代人类的忧虑和怜悯。他早年对象征主义大师艾略特和庞德的作品发生浓厚兴趣,从两人作品的象征手法和拯救主题方面吸收了大量养分。因此,他的作品意象新奇,意义隐晦,毫不掩饰对生活的绝望情绪,但最终却对于人类的前途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寄希望于自己找寻的那条出路。

(木 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