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洪州窑匣砵的发明
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不断的寻找着克服危害的办法,并因势利导,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洪州窑在晋代发明匣砵烧装烧就是一个典范。
匣钵的演变(从右至左)
当人们还停留在烧陶时期,一方面烧陶的温度不足以产生窑汗(因温度过高使窑壁表面部分融解的滴落物),没有窑汗污染,而且窑灰的污染在陶坯上也并不扎眼,反倒形成天然的落灰色。
从西汉开始,洪州窑开始烧制青瓷,并且提高了窑温。在高温和窑灰的双重作用下,会产生窑汗滴落。滴落的窑汗以及窑灰与坯上的青釉结合,除极少数形成了美丽的窑变,大多数形成了渣滓状的污染。与陶器不同的是青瓷上施用了统一色调的青釉,窑汗及窑灰的污染使得产品的美观度大打折扣,形成了真正的污染,影响窑器的美观。
套烧的器物
洪州窑窑工受在大件器中装小件、空心支烧器等技术革新的启发,将空心支烧器加大,将器物放在其中,并将这些装了器物的经过加大改造的支烧器层叠起来,装入窑中烧制,就这样发明了匣砵装烧的烧制技法。
匣砵装烧带来的不仅仅是污染的减少,坚硬的匣砵更可以在窑内一层层叠起来增加装烧量。同时由于匣砵的壁厚,热量通过壁的传播到器物上,器物受热更为均匀,由于不直接与火焰接触,烧成的釉层温厚油润带宝光而非贼光。也同时由匣砵壁的阻隔,使窑内上中下层的温差可以忽略不计,更无杂物的侵袭,大大地提高了成瓷率。
层叠的匣钵
时至今日,凡是使用柴窑烧制高档瓷的,无一不是使用匣砵装烧的方法。即使是使用气窑,如果要达到仿古的效果,也同样的离不开匣砵装烧技术。作为洪州窑的独特发明,已经存在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匣钵装烧工艺,一直延续到今天。作为丰城人,在敬仰先人的同时,更应传承先辈的创新精神,砥砺奋进,开拓美好未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