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大集的酿(嚷)皮 嫽咋咧

关中平原盛产小麦,关中厚土所产的优质小麦,被先民们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千百年来,历经关中厨师们不断地改良升级,稍稍留意一下身边,关中特色的面食多到令君饱尝不尽的程度。

著名文学评论家、大作家阎纲先生佳作《礼泉烙面赋》,对驰名数千载的家乡面食文化做了一次极高的评价。

——著名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礼泉籍阎纲散文《礼泉烙面赋》

天降甘露,地出礼泉;家乡味美,美在烙面。礼泉的烙面味美无比,礼泉的煎饼、酿皮,也独具风味。

说起酿皮,知道的人也许不太多,这里的酿字礼泉方言读(rang嚷)是区别与凉皮的一种面食,酿皮是用优质的小麦粉兑水做得面糊,在酿皮锣锣里做出来的,秦地有位著名语言艺术家,曾经调侃去南方某地大酒店,咱陕西愣娃非得让人家做“嚷皮”吃,并且用夸张的“陕普”给人家介绍“嚷皮罗落”,诙谐的喜感爆棚的陕普发音“嚷皮罗落”,带来的是听过的关中人永远都是记忆犹新的快乐。

——位于咸阳市玉泉东路的袁家大集

在咸阳市内“袁家大集”三楼饮食区西面靠北,遇到一家正宗的嚷皮店,看到老板在冒气的尺八锅里提出嚷皮锣锣,再迅速地冰入大水瓮(缸)里,立马驻足观看,等着欣赏那凉下来的嚷皮,颤微微地从嚷皮锣锣里撕出来,这好熟悉的场景,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二、三十年前,汗流浃背地锄了一大晌玉米回来,家里的柴禾灶尺八锅中,家人蒸着酿皮的亲切场景。

——用来降温的大水翁里的嚷皮锣锣

这源自农家,还是那样正宗的农家做法,移入都市的农家饭,依旧是这样的亲切,逛袁家大集本意是再咥一份史老板家的手工饺子,看着小编凝神观望的模样,史老板问“那就咥一份嚷皮子了?”史老板口中的“嚷皮子”是我们关中人对酿皮的又一种叫法,好客的史老板随即招呼老板来两份嚷皮子,并叮嘱小编的那份不要辣子。

嚷皮铺老板略显歉意地回道“得稍稍等一下,接xx单位四十五份的外卖单子,马上打包结束,就给你们调。”

——等待中瞅着的装好嚷皮和调味汁的外卖

这大热天的,咥一份凉皮确实爽,而碰到这正宗的嚷皮,实在是求之不得了,难怪那家单位的同事们就如此豪横,乖乖!四十五份啊!

记忆中的这个季节,农家的嚷皮里定会伴上预先煮熟的“灰条菜”(灰灰菜)“仁汗菜”“嫩苜蓿”的茎叶,是关中巧妇们就地取材佐以色、香、味的食材,那醋伴的辣子面就是咥嚷皮最缠味的调料,而袁家大集的这家嚷皮铺,虽没有了昔日野菜的陪伴,取而代之的是嫩黄豆芽和青翠欲滴的黄瓜丝,不但更加抢眼,清凉的感觉霎时涌入喉咙,灌入全身。

——这正宗的嚷皮袁家大集店的调料就是如此的丰盛

瞅着那替代醋和辣子,升级为飘着白芝麻红彤彤的油泼辣子,正如嚷皮铺老板所言,这秘制油泼辣子才是嚷皮的灵魂。

嚷皮铺老板给外卖配制嚷皮的味道飘香扑鼻,勾得小编不住地往喉咙里咽回涎水(方言读作han shui),闻着、瞅着嚷皮的香味与颜值,咱五十多岁的人也身不由己呀。

没办法,转身不瞅了,免得人家笑话咱“丧眼”(方言,看到好吃的忍俊不住想吃的贪婪模样)。

用推测为什么这家嚷皮铺生意这样火爆的原因,来转移自己的难堪:

首先,嚷皮是非常便捷的准方便食品,食用的时候只需添加调料、配菜,就可以咥了,符合快节奏都市人的需求;

其次,这出身标准农家大锅灶的独特身份,看得见的烹制现场,不由得勾起食客对当年农家饭的回味,是决定性的选择;

最后,先假设一下,这家嚷皮铺的老板,蒸嚷皮的水平肯定不是一般的出特,仅仅是瞅了一会还没有品尝,就得出这个结论不会有错的!不由得还是又瞟了一眼,只见那叠起的嚷皮在那二尺多长切刀挥舞下,均匀如丝地排开,这老板的生意不一般果然是有来头的。

——老板娴熟地执掌二尺多长的切刀方见其功力的深厚

“不要辣子的那份,奈给你滴一点辣子油,可以吧?”老板的善意提醒,证明轮到小编了,点头应声“就这样吧!”

转瞬间,掺杂着久违的嚷皮香、黄瓜丝味、蒜泥味、诱人的辣子香味、粮食醋的醇香一股脑扑入鼻腔,赶紧再一次咽回涎水,挑起一大筷子嚷皮,塞进嘴里,美美地嚼啊。

——终于轮到咱的嚷皮端来了

舌尖先得到了一股酸、辣、馨香的感触,牙齿体味到地是筋道馋口的麦面香,牙齿地咀嚼,舌头的搅拌时又触及到绵软的嚷皮段Q弹爽滑的本质,满口的咀嚼均匀的中和了辣、香、酸、油、鲜、脆等五味的集结,喉咙已忍俊不住地吸纳着口腔正在满满的享受的舒坦,满载香味的嚷皮带着香味迅速地挤进肚子,这感觉仿佛再一次回到了当年。

裹挟着缠口的嚷皮下肚,浑身感染到的全是凉爽的感觉,炎炎夏日,咥着这纯正的礼泉风味的嚷皮,就是地道,比老家的味道亲近又更爽口。

嚷皮越嚼越香,嚼回到那充满泥土气息的农家院子的味道,这清凉爽口的嚷皮,比起荤腥腻味的大鱼大肉,真的是消暑解馋的最佳食品呀,那四十五位订餐者,真的是极具智慧的美食家,酷暑之时,厌食是大家的同感,而咥一份袁家大集的嚷皮,这真的是夏天最惬意的美食。

细细地品味这嚷皮,大锅蒸的嚷皮味道就是纯正。

一份诱人的嚷皮进肚,才再一次领悟到,那么多美食家排队等候嚷皮的真真正正的因素,袁家大集的这家嚷皮铺,就是摄人味蕾的高手杰作啊。

嚷皮的回味依然在口齿留香,准备下楼史老板同一位熟人打招呼,那人热情地点头问道“来咥史老板家的饺子,顺便看看三楼的美食,感觉咋样?”

“顺便看看,却被正宗的嚷皮吸引得咥了一份。”小编礼貌性地同那人寒暄着。

“就是的,这里的所有美食都是:礼泉的面粉,礼泉的油;礼泉的菜蔬,礼泉独有的调料配方,礼泉厨师的好手艺,史老板他有亲身经历,袁家大集的所有入驻者,都经历过严格的筛选再经过高手云集的大赛选定的。”小编也颇认同这些说法。

下楼离开袁家大集,史老板讲电梯那位干练的介绍者,是袁家大集的店长王辉,他忙忙碌碌巡查的当儿也不忘宣传袁家村的管理模式。

悠久传承,缜密管理,真材实料,这些元素在千年帝都的,袁家大集里叠加到一起,这农家的嚷皮火起来也是必然。

史老板开心地许诺,以后回来有时间就过来,袁家大集的美食咱们挨个品尝。

(0)

相关推荐

  • 开业半月火爆城南,这家店每天营业15小时,一半时间都在排队!

    主编乱弹妞:两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汉子",爱吃会耍又可爱,卖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诩追得上陈伟霆,嫁得了...当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十一马上就要到了 ...

  • 袁家村[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辖村]

    历史沿革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袁氏避战乱迁至此地,聚族而居,形成村落. 明清之际,袁家村作坊发达,贸易兴旺,为方圆几十里货物集散地和出入北山要冲. 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西郭氏迁入,适逢& ...

  • 每日小康村|陕西礼泉袁家村

    提起陕西礼泉袁家村,人人都得竖起大拇指.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曾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魅力乡村"等荣 ...

  • 【随笔】礼泉白村游

    礼泉白村游 知道礼泉白村,是因为在2012年2月份的时候,听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在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有一场演出,因为灵源镇毗邻礼泉,所以周围有能力的人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找人要票去观看 ...

  • 全国争先学习、复制的袁家村,乡村振兴靠的是集体经济

    袁家村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没有政府财政投入,也没有外部资本进入,更没有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村书记郭占武四两拨千斤,成功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村,带动周边2万多农民增加了收入. 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就带你 ...

  • 在陕西省咸阳市逛袁家村大集咥纯手工饺子

    关中印象--袁家村,名扬海内外,原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主席亲笔题字,加上近些年的诚信运营,袁家村已经是口碑极佳的服务大众品牌. 腊月廿三,传统的小年,也是民间的"祭灶日",咸阳市的袁家 ...

  • 袁家骝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1912年4月5日袁家骝先生于河南安阳诞生.其父袁克文是袁世凯的庶出儿子,因为写下"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诗句影射洪宪帝制,最后被软禁而失宠.袁 ...

  • 【藏在渭南的这个民俗小镇,比袁家村好十倍...

    [藏在渭南的这个民俗小镇,比袁家村好十倍,可惜知道的人太少]距离西安大概1小时车程,在渭南境内有个"桃花源民俗文化园",要不是朋友推荐,我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好地方.除了山水景色有桃花 ...

  • 陕西袁家村游记

    陕西袁家村游记

  • 乡村振兴典范,看袁家村创造的那些“全国第一”

    袁家村是个奇迹.袁家村是中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典范,值得每一个参与乡村振兴的人去研究学习.作为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乡村振兴模式和其创造的商业传奇,可以载入中国乡村振兴史册. 1 袁家村由"空 ...

  • 予乐湾袁家袁氏家祠

    看过很多的祠堂,特意为某个祠堂写文记录,缘于一种难得的偶然巧合,也缘于一种对于去寻访这个祠堂所带来的好感与新奇. 袁氏家祠紧邻县城周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在秋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编徒步从太极亭 ...

  • 攻略 I 两天时间可以带孩子在袁家村怎么玩?

    亲子篇 袁家村游玩攻略 内容较长,建议收藏后慢慢阅读 "妈,五一咱去哪玩?" "作业写完了没?" "不出去作文咋写?" "--&q ...

  • 公孙康是个明白人,替曹操斩杀袁家兄弟,献上了投名状!

    经过这次自不量力的试探,公孙康有点觉醒了,他现在已经明白,自己跟曹操比起来那是差的太多太多了,从那以后,辽东对曹魏的态度也变得谦虚起来. 我们在前面讲曹操的时候讲过,公元207年的时候,袁绍的两个儿子 ...

  • 袁家方:元大都城的市场格局

    元大都的市场名目及分布,说得最详细的,莫过于<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八的<京城总记>.其文曰: "米市.面市,钟楼前十字街西南角,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已上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