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笼
灯笼在中国传统春节的民俗方面可谓历史悠久,陕西民风古朴,灯笼更是富有地方特色。
当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是少不了的礼物。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出自这一习俗。西北黄土风情的神韵便也在此体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三到初八(初三到初六的居多)中的一天,给出嫁的女儿“送灯”。“送灯”主要就是送两个大灯笼,还有十支蜡烛。“送灯”,有前途光明、幸福美好等寓意。从灯笼送来的那天晚上开始到正月十五,女子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
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娘家便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女儿的孩子,给每个孩子送一个灯笼和十支小蜡烛。孩子们在送灯的当天晚上到十五的晚上挑着灯笼玩耍。送给孩子的灯笼要比原来送给女子的灯笼小一点,以便于孩子提携。这个风俗每年如此,直到小孩12周岁为止,娘家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即“完灯”,也是最隆重的一次送灯。每年送灯这项任务,通常是由孩子的舅舅来完成的,所以就有了“外甥打灯笼——照就(舅)”的歇后语了。
昨天晚上,在巧手老公的帮助下,我们找来竹竿、铁丝、红萝卜等配料组装起了挑灯笼需要的配件。铁丝从上面固定好灯笼和竹竿,红萝卜从底座下固定好蜡烛,蜡烛点燃,灯罩小心翼翼地放下,小女儿的灯笼终于点着了,五岁的孩子看见被点着的灯笼很是兴奋和惊喜。嫌鸽子笼太狭小,于是我带着孩子下楼去打灯笼。
两根竹竿,分别挑了两个灯笼。下了电梯,让孩子自己打一个,可孩子竟然说有些害怕,于是鼓励孩子,晚上出去打灯笼,灯笼可以给我们照亮呢。妈妈爸爸小时候都是自己打着灯笼在外面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打灯笼,还比赛,看谁的灯笼多,谁的灯笼最好看。经过鼓励和讲故事,女儿这才勇敢地自己打起了灯笼。
我们一起来到了小区游乐场,竟然也碰见了几个打灯笼的,都是大人陪着孩子。有的是小孩打着灯笼,有的是大人帮小孩打着,有的小孩打着打着嫌手困,又交给了大人,而他们却聚在一起玩沙子,玩滑滑梯了。
大人们在一起不由得感慨:我们小时候打灯笼多热闹啊,那时候村子里没有路灯,只有灯笼给我们照亮。小时候的灯笼五花八门:西瓜灯笼、火罐灯笼、玻璃纸灯笼、十二生肖灯笼等,而现在,灯笼好像淡化了许多,市场上可点燃蜡烛的灯笼简单又简易,更多的则是电子玩具灯笼。电子玩具灯笼可以亮灯,可以旋转,可以跳舞唱歌。以前几块钱的灯笼,现在的电子玩具灯笼则是几十块了。舅家在送电子玩具灯笼的同时也会送来可点燃蜡烛的传统纸做灯笼。可城里单元房打灯笼的用具很难找,没有扫帚棍,没有现成的竹竿,只能在小区外面随便捡个短棍勉强挑着。在家里打灯笼,就把所有的灯都关掉,可蜡烛的泪光洒在地板上很难清理,于是带着孩子出来打灯笼。小时候的我们打灯笼,蜡烛不够用,可现在的孩子打灯笼,蜡烛根本用不完。小时候我们打灯笼,疯的不知道回家,最后都是父母出来找,拉着回去。现在孩子们打一会灯笼就觉得没意思。
时代的变迁如此的悄无声息,它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孩子们童年的乐趣。
小时候,我们的玩具大都是利用家里废弃的边角料自己做。自制铁环、弹弓、五子棋、沙包等,虽然玩具简单,但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成年以后,小时候那无忧无虑玩乐的光景还历历在目。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大都是买来的,漂亮、灵动,可没几天就被丢弃一边不再觉得新鲜了。现在的孩子物质上非常富有,可精神上似乎缺少了接地气的那种踏实,就如同今天的数字化阅读,虽然也是阅读,可好像老是在虚无缥缈的空中漂浮,缺少了纸质化阅读的那种真实和踏实。
挑灯笼,这种过年特有的仪式感,不知道还能不能传承下去?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的简单的快乐,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不知道孩子们还会不会有?
(作者简介:尚美歌,网名静等花开,中学教师。爱好阅读和写作,工作之余喜欢捕捉生活里的瞬间和触动。曾在《西安晚报》《初中语文在线》等多家平台发表过散文、小说、随笔、诗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