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394课:为什么古书上解释一个字叫“训”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訓”,“訓”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训”,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入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要强化记忆。标题中的问题请见第(4)条。
訓(训)。读xù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训,说教也。从言,川声。”形声字。本义是教导;教诲。这里的“川”声,也包含字义。因为“川”有贯通,理顺之意,用言语让人或事变得通顺、合理,称为“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教诲)
《左传·桓公十三年》:“训诸司以德。”以德义来教导官员。“训”在楚简,楚玺中常见,“川”旁多省支中间一竖(作一撇一竖),异体很多,辞例中大都读“顺”,隶、楷的“顺”字源自秦文字。楚国“训”字的各种写法在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过程中都消亡了。
训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常用的有:
(1)告诫;申斥。《玉篇·言部》:“训,诫也。”清代俞正燮《癸巳存稿》之一:“训者,上下相戒。”
(2)训练。《宋史·张浚传》:“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就是训练新征集的士兵。
(训练)
(3)典范;准则。《正字通·言部》:“训,古言可为法也。”《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遵循古代的典范没差错,尽力做到礼节相合。近现代汉语仍然有这样的用法,《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但这样射去,纵箭箭皆中,也不可为训。”“不足为训”后发展为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4)解说。比如:训诂。《尔雅·释训》陆德明释文:“训者,谓字有意义也。”《字汇·言部》:“训,释也。”因此,古籍中解释一个字叫“训”,把解说文字,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叫“训诂学”。
(训诂学图书《经籍纂诂》)
曹操《<孙子>序》:“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繁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大意就是:但是世人(对《孙子兵法》)没有作深入透彻的解说,况且该书文字繁多,在社会上流行,失去了原作的主要精神。
(明刻本《孙子兵法》)
(5)通“顺”。顺从;服从。《广雅·释诂一》:“训,顺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训,假借为顺。”《诗·大雅·抑》:“无競维人,四方其顺之。”按:《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引作“四方其顺之。”《诗经》这句的意思是:有了贤人国家强盛,四方诸侯来归顺。
(6)通“驯”。驯服。《国语·楚语上》:“抚征南海,训及诸夏。”清代洪熙煊《读书丛录·国语》:“《周礼·地官序》注‘读训为驯’,驯服也。”
此外,训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四》有载。
训的小篆写法如图:
(训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