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合群时,“你”就消失了:强者都选择交际,真正的智者则独行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你合群时,“你”就消失了

广袤的非洲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羚羊总是结伴而行。它们或一同迁徙,或栖息在同一片草地。形影不离的样子,像极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生物进化史告诉我们,诸如羚羊、麋鹿等野生动物,向来都总是以群居的方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因为,野外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些食草动物们很难单独存活。
没有尖牙利爪,没有特殊防身技能,没有敏捷聪慧的大脑,这些食草动物们一旦落单,下场就只能是沦为食肉动物的美食。
豹子、狮子、豺狼、鬣狗、老鹰、秃鹫,草原上任何一种具备尖牙利爪和奔跑速度快过它们的食肉动物,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诸如羚羊、麋鹿、野牛等食草动物围猎捕杀后,饱餐一顿。
所以,食草动物的数量必须足够多,日常必须抱团生活在一起,遇到危险时全靠跑赢队友留存自己的性命。这既是无奈,也是命运的必然。
人群与动物种群并无太大差别。
尽管人类建立起了规范秩序的法律法规,又以各种潜在的、隐性的意识形态约束人性,但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群一旦归置在一起,高矮胖瘦就会立刻鲜明夺目起来。
而具有上帝视角的某个位置上来看,人群中稍微衰弱的人们,总是具有相似的行为、心态、生活方式,且容易聚集在一起,俗称抱团、合群。
这种“合群”,有时候表现为对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混沌认知上,有时候表现在对人性的浅尝辄止上,有时候,则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趋同性”上。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合群,是一种愿意与他人乃至群体在一起的自然倾向。年幼时期的儿童表现出来的亲子依恋,则是人类合群的早期表现形式。从社会学角度看,人的“合群”倾向,乃是一个人友谊、爱情、参与群体生活的原始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W.麦认为,合群是人的一种社会化本能。而心理学家H.A·默里则认为合群是人类社会化存在的一种需要。甚至于一些研究还表明,在合群需要心理学调查上得分高的人,往往倾向于自认为自己是热情的、好心的、助人的、忠实的、慷慨的。
并且,女性在合群需要上的得分常常高于男性。而更为深入的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合群”需要,与个体的“成就需要”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相比较而言,女性通常在合群需要上得分较高,需求较强;却在成就需要上得分较低,需求较弱。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个体成就需要的特点是:关心自我的改善,重视能彰显个人工作效率的事。有强烈个体成就需要的人,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而合群需求强烈的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则是很关心他人的心理舒适度,更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弱者之所以喜欢合群,乃是与自身的实力、追求、心理倾向有关。而更为深层次地说,是与内心的恐惧感有关。
心理学家S·沙赫特认为,合群往往能降低个体的恐惧感,通常情况下,恐惧程度高的人往往比恐惧程度低的人更倾向于合群。
因此,当我们内省自检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在很多重大问题和社会现象决策决议时,我们往往会屈从于内心的“恐惧感”、“未知力量的满意度”,而选择合群,随大流,并在随波逐流中使自己成为较为安全的那一个。
所以,某种程度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背后,有真正清醒的人,也有因为恐惧而躲藏在众人之中的人。在未知社会力量的威慑与恐吓之下,人人都会成为弱者,选择抱团。
然而,正如勒庞在著名的《乌合之众》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个体最大限度地融入集体时,个体自我的智商、判断力也就悉数消失了。个体变成了集体中的一员,而不再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体。这种消失,其实是个体获得安全感、祛除恐惧感的一种代价。
得此失彼,是必然而然的命运。一如人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那样,实际上世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既悉数合群,又独自保留完整如初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了自我阉割,以换取眼下的利益。即:“你”的消失,实际上是你自己的选择。

强者交际的背后是交换

何为强者?强在何处?这是我们对自称为“强者”的追问与剖析。当我们剖析和追问时,我们往往是以旁观者身份,意图去了解一个自己不清楚的“平行世界”里的物种。
对于旁观者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语境之下,强者往往具备了如下特征:
第一, 敢于彰显自我
第二, 习惯和喜欢挑战
第三, 充满力量和斗志
第四, 解决问题不拖泥带水
第五, 目标明确且行动迅速
第六, 敢于欺负、压制弱者诉求,让弱者感到恐惧
显然这只是对强者的一种画像,是旁观者对强者的一种线条勾勒与印象。身为强者,看来是一件极其幸福和令人向往的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强者具备以上素质特征呢?
现代人会简单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身有超高技能
2. 家里有王位或有矿要继承
3. 学历、人脉、层级齐聚
4. 心理健康、视野开阔
这样背景下的强者,赢是必然的。毕竟,相对于欠缺这些条件的“弱者”、“庸众”而言,仅需具备其中2、3条,即可打败90%的社会群体。此种强,与其说是人性人种上的基因强健,莫如说是综合了人种、家族、社会等因素的“条件式强大”。
因此,这一类强者,其行为心理必然带有明显特征,即“交往交际属性”远胜于自身实际技能。毕竟,这世上有能力的人并不缺乏,缺乏的往往是家族背书、权钱交换、机会机缘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命数”。

智者独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智商是生物属性,属于遗传学特征体现;而智慧则是社会学特征,是个人在人生历练中,逐渐习得,渐次挖掘并形成于自我头脑中的,对这个世界的深刻洞察。
这种洞察力,也许与智商有关(毕竟,一个先天性脑瘫患者是无法成为智者的);也许与环境家庭因素有关(因为生长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变化的重要条件),但最为重要的关联,则是一个人在经历世事过程中,举一反三、擅取核心的天赋灵性。
这种灵性和天赋,并非全靠天然智商,更多的时候来自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主动求取心态,主动获取真相和本质的动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囿于眼前而时刻处于分析剖析当下状况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能抓住现实的本质,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正如1921年前后的中国,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当下乱局和时日生活纷扰中时,一群年轻人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社会变化的裂缝,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在一条游船上开启了改变旧中国的伟大征程。
在当时的中国,有此觉悟的他们还属于少数,但正是如此少数清醒而爱国的年轻人们,选择了不同流合污的智者独行,为新中国的出现,迈开了可贵的一步。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adrid, H. P. (2020). Leader Affective Presence and Feedback in Team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