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大师课, 如何讲、怎么学?

近些年来,声乐大师班、声乐大师课等声乐讲座在全国风行,不少声乐学习者与爱好者沉迷其中,想从中获取技术、艺术表现的“绝招”,或是与名家、名师零距离接触一把,以满足崇拜之情。那么,从声乐学习的本质而言,“谁在讲”“如何讲”“如何听”,也就是“什么水准的人在讲”“讲的人究竟讲的是什么”“听的人到底在听什么”,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两者面前。

师者与授课

尽管多数歌唱家或声乐教师不愿接受“大师”这个其实难副的盛名,但主办方依然固执地坚持,一是显得层次高,二也是为了显示对讲课者的尊重,不管怎样,中国的“声乐大师班”已然如火如荼,“声乐大师”的队伍亦是浩浩荡荡。其实,施教者本人心里应该明白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前日,一位在中外音乐界卓有成就的资深老者跟我说,现在中国声乐界不知可有反思,大师、博导成堆,不知能研究什么?

实话实说,中国声乐在近二十余年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也出现了多位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披荆斩棘的歌唱家,他们举起了中国声乐提升的旗帜,让声乐教育者和学习者看到了中国声乐欲与世界接轨的希望。2020年,在中国政府有力的管控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从而使得诸多中国歌唱家在中国本土得到了更多在线上与线下施展自己演唱和教学的平台,同时,也给声乐学习者提供了绝好的观摩、学习机会。

亦是实话实说,在中国声乐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做示范演唱”和“不着边际地示范演唱”的“大师”也伴随着这个时代产生。

其实,声乐教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我看来,对于那些在或曾经在声乐演唱方面卓有成就的歌唱家、教师而言,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讲经历、讲过程,是一种启发手段,但是不能用你眼下最佳的演唱结果或是你想象中的标准要求学生。一些仍在一线演唱的授课者,不求过程而急于让学生“瞬间茅塞顿开”,这会让学生在今后的歌唱生涯中吃尽苦头;而那些“不能做示范演唱”凭着想象和某种经验施教的歌者、教师,还是应以商榷的态度与受教者沟通为宜,千万不要轻易要求受教者去做你歌唱经历中“压根没有做到过”的事情。正所谓,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理应是声乐教学的第一准则。

认知与巧学

作为学生,听大师课首先要知道向施教者“学什么”,然后要明白“怎么学”。

眼下大师课显现的状况是,听“大师”讲课,听内容的少;听“大师”唱,蹭“大师”知名度的多。在大师课或是平时的声乐课上,很少见到学生向老师提问:“在您的演唱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我现在这样的困惑,您是怎么解决的?”他们似乎不敢问施教者,在声乐艺术的征程上,是否也曾经“喉音很重”,是否曾经“声音与气息脱离”,是否曾经“前后鼻音不分”,是否曾经“尖团字不分”,是否曾经“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他们极其感兴趣而又敢大胆提问的问题似乎只有一个:“您能把唱高音的绝招告诉我吗?”似乎声乐学习或听大师课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讨个绝招把高音鼓捣上去”。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对声乐学子讲,唱高音没有绝招,然而信者寥寥,甚至有人觉得我是“没招”所以才这么说。1997年我在罗马旁听声乐课,男高音老先生六十有五,高音便利无比,但无论怎么给上课的学生示范,那个学生按照老师的声音拼命一个小时,高音死活还是上不去;2019年在北京听了一回声乐课,女高音施教者高音轻巧如“探囊取物”,但受教者按照施教者的办法嗓子唱到嘶哑,结果也没能与施教者期待的高音比肩。

这里有两个特别重要但却被声乐学习者忽视的警示:

一、由于人与人的身高、体重以及结构不同,所以才会有音色的差异。改变自己的音色,向你声乐偶像的音色靠拢,是人为改变自己自然发声结构的危险举动,当有人说你的声音很像谁的时候,你就要问问自己是否在声音的技术调整上出现了要毁掉你歌唱前程的重大问题。即使是受教者将施教者的技术、方法完全套用在自己身上,也不可能出现与施教者同样的声音。你需要向施教者学习的是技术、方法,绝不是模仿他的音色。

二、声乐技术训练是让肌肉产生记忆的一种训练,不可能在朝夕之间掌握。具体而言,它好比是运动学上俗称的“专项体能训练”,没有一种良好的、合理的、长时间的训练,歌唱技术不可能获得,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这就是歌者们经常遇到的“昨天还好好的,今天高音就唱不出来了”,“上午高音还很方便,怎么到了下午就不行了”等等歌者对高音“稍纵即逝”之谜的疑问。

前面说到,在当今的声乐大师课上,你会遇到一些“不能做示范演唱”和“不着边际地示范演唱”的施教者。不能做示范的施教者,常常是给你一种“声音形成”的提示,讲解“声音应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对这种抽象的理论,施教者会让声乐这个在技术调整和艺术变现上本来就很抽象的艺术门类变得更加抽象,受教者的天赋如果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思维,会觉得这门艺术更加艰难。遇到这类施教者,受教者就要不断地思考,不停地询问。那么,当受教者遇到“不着边际地示范演唱”的施教者又该如何对应呢?首先,中国的社会目前还解决不了某些时候“人情、权术代替学术”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腐败,但无奈声乐教学是一件“永远不会出人命”的事情,所以到眼下为止尚无法可依。然而“不着边际地示范演唱”的确害人不浅,就是因为他是“大师”,哪怕是超乎人的声音范围声嘶力竭地喊叫也仍被热捧,某些明明不正确的外语发音也被哄抬为地道……对于这些,图名的学生可以蜂拥而至,图艺的学生只能能躲就躲。

繁荣与规范

我们经常会听到大家抱怨:演出市场不景气,学习声乐找不到饭碗,但就目前的势头来看声乐学习者有增无减,甚至呈十分繁荣的景象。

面对繁荣的声乐市场,无论是艺术培训机构还是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师范类高校、综合大学的音乐艺术专业,他们对声乐教师的需求量都增加了,对声乐教师的毕业院校、学历、学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声乐大师班的“大师”标准如何定位?“大师”有无水准谁来断定?出自名校、怀揣学历学位是否就是声乐执教的保证?这些现实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进而引起人们对部分“声乐博导”的含金量产生质疑。

笔者通过视频听过不少大师课,有些师者着实德才兼备、名副其实,他们能带给学生很多有益的点播;也见过一些师者自己的演唱能力很强,但对前来求教的学生无计可施,不善传道受业解惑之道;还见过个别“大师”满腹经纶,说的比谁都明白,四处指点江山,但自己从未解决过自己歌唱的问题。其实,高校用人执教,对学历、学位的要求是时代发展和学术提升的需要,但前提必须是“与学历、学位一致的声乐演唱能力、舞台掌控能力和教学能力”,就目前的现状而言,高学历与能力的不吻合,拿着(其中不乏在国外混来、买来的)博士学位,没有或是演唱能力低下者、没有或是舞台实践经验匮乏者进入了高校,成了时下某些高校用人机制的病症,这对今后的中国高等声乐教育势必产生负面影响。

博士生导师是学术传授者的顶级职位,当下某些“声乐博导”备遭质疑,一如前述音乐界资深老者所言,“大师、博导成堆,不知能研究什么?”近来更是听到有人议论,某些“声乐博导”从未经历过自己指导的声乐博士生的经历,比如演唱能力、曲目量、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外语能力、舞台经验等,除了年龄比学生大上两三轮,其他方面都远不及自己的博士生。那么,他们该如何指导?指导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师者令人尊敬,也有师者让人担心,如长此以往,我们部分声乐施教者顶戴的各种光环可能会成为笑柄。

声乐艺术之途,道阻且长,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踏实、诚信和对知识的尊重永远是第一要义。上述问题属声乐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有些问题短时间内尚不容易规范,但终有一日必然得以规范,且必须规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