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IVD经销商的阶级局限性

0
“老派”IVD
随着药圈政策的收紧,我们看到了很多医药从业者进入了IVD的行业,虽说医药不分家,但是药企人员确确实实带给IVD行业诸多的变化。

即便我们是器械的从业者,当我们提到医药代表时,还是会有几许敬佩。他们对于临床市场的熟悉程度是器械类代表完全比不了的。

自从进入2019年以来,IVD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走低,没有新意等问题几乎是所有的IVD企业面临的问题。有一部分经销商开始参考药企的玩法,走临床路线,还有一部分坚守检验主任路线。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这么来区分IVD经销商大小的,这里参考一下:

小经销商:销售额3000万以下

中经销商:销售额3000-7000万之间

大经销商:销售额7000万以上

随着医改的深入,中小经销商的生活已经远远没有以前滋润了,区域检验中心、医共体、医疗体、第三方检验所甚至是很多IVD厂家开始将资源倾斜给直销团队。

环境越困难,就越不容易踏实做事,虽然文章题目是叫老派IVD经销商的阶级局限性,但绝对不是去指责某些事情,而是展示给大家一些现象,希望能有参考。

这部分我称为是“老派”的IVD经销商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中小型经销商

称之为“老派”的这部分人,带有深深的检验人的印记,也就是职业生涯一直在检验的圈子里混,生于斯而长于斯。但是并没有成长为大型的经销商,拥有几家稳定的客户。

而称其为“老派”的原因是因为其接触客户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板的格局,当然大家都想做大做强;就像鸡汤特别好喝,能提供勺子的人少,养鸡的人更少了。

老板能力出众

长期从事检验相关的业务,混迹检验的圈子,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终究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对各种套路玩法烂熟于心。

成功是不容易的,持续成功更不容易。很多老板总是抱怨下属的能力差,缺少自己当年奋斗的那股劲,自己想打造一个铁军,但往往不尽人意。

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够套用,持续的成功或许需要持续的创新,也就是颠覆自己的经验,行业在变,不断变化才能适应变化

死守检验线,临床无用论

搞定一个检验科主任是很难的,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入院。已经忘记赔了多少笑脸,碰了多少壁。

所以一个IVD项目的入院,宣告战斗的胜利,老派IVD经销商可以开心的躺在家里等着收钱了。

那么临床工作呢?检验科会通知临床,再说,就我一家产品,临床不同我的,用谁的。我还要花时间攻克下一家呢。

这种思维的沿袭,其实是行业带来的,在二三十年以前,依靠临床经验诊疗的年代,检验技术对于临床来说都是比较难得的,一个检验项目的开展,临床医生比检验科都激动。

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种类越来越多,针对同一个指标,能用好几种检验方法,这个时候对比效应就出现了。人最怕的就是选择,对于临床医生来讲,用的最好的,往往是最熟悉的

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一个新技术的检验项目,没有专业的临床沟通人员是比较大的一个缺陷。

还有一种“老派”思维是这样的,检验项目这个多,不做临床起不来量,那就找CSO提供咨询服务,这里涉及合规就不多讲了。

检验科必然是IVD项目的决策者,但临床科室也是,守业更比创业难!

随大流做产品

对于市场投入的谨慎,一方面是出于市场覆盖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临床无用论”。这种经销商在做产品的时候,往往很少考虑去做市场,更多的是考虑去做单笔的生意。

从荧光PCR到数字PCR,从一代测序到二代测序、质谱,从生物芯片到微流控,医共体、区域检验中心、打包等等,IVD市场每年都有不一样的热点。

雷军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大家都想去找IVD的风口,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在笔者接触范围内,做的好的都是看准大方向,坚持不懈做一件事的经销商。

所以还有后半句话是这么说的“长出一个小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艰难的“活着”

当然随大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企业自然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在竞争激烈的IVD市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现在看IVD市场,能够赚取暴利的项目几乎已经没有了,当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合理的分割责任和利益、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或许是IVD经销商该思考的问题。

一个产品的成功,必然伴随着一批经销商的成长,打好 厂家+经销商+检验科+临床 这副牌,并不是很容易。

说明:

本文为IVD从业者平台主编锁炎观点,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