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公寓、北川公寓……近代上海的公寓文化,你了解吗?(作者:陶正桐)
与
公寓文化
陶正桐
上海数量众多的公寓建筑及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掌故,是近代上海“公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寓建筑也是我们理解近代上海文化风尚的重要窗口。今天,让我们走近沪上著名公寓,一起探寻公寓建造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掌故。
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旧影
在建筑学的定义中,公寓是指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一幢建筑内有多个居住单元,供多户居住的住宅……多户住宅内住户一般使用公共走廊和楼梯、电梯”[i]。简单来说,公寓就是与单门独户的庭院式居所相对应的公共居所。公寓的出现是与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相伴随的,大量建造公寓就是为了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近代的上海在开埠后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根据学者统计,近代上海仅高层公寓就建造有127幢之多,更不用说那些石库门里弄公寓。[ii]数量众多的公寓建筑及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掌故是近代上海“公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说,公寓建筑也是我们理解近代上海文化风尚的重要窗口。
培恩公寓(今培文公寓)旧貌
(一)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的签订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清政府被迫允许划定“租界”以供外国人进行商业、宗教等活动。但直接促使上海公寓业发展的,便是租界人口的迅猛增加。以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及其后的太平天国战争为标志点,上海租界人口进入了迅猛增长期。1865年上海租界内人口数已达15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21.5%。此后上海人口更是陡然直上,最终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iii]大量人口涌入上海带来的住房压力,直接催生了上海近代的房地产业,大量的房屋被迅速建造了出来。已有研究表明,在1853年9月至1854年7月间,在广东路和福建路一带,就建造了800多栋以出租赢利为目的的木板简屋。这些房屋大多联排布局,通常被命名为某某“里”。[iv]它们应该就是上海近代公寓的前身。此后,建造更为考究的石库门式(里弄式)公寓建筑取代了先前的木板建筑,成为早期房地产公寓经营的最主要的对象,并且延续了较长一段时间。1920年至1949年被研究者认为是上海近代建筑业的从鼎盛到衰落的时期。彼时,大量的高层公寓得到新建,里弄公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样式。[v]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建筑业渐趋衰落。总的来说,近代上海的公寓建设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过程亦与之相伴随。即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形成了里弄公寓与楼房公寓两种主要建筑形式(表1)。
表1 近代上海公寓建筑简况举例
资料来源:薛顺生、娄承浩编著:《老上海经典公寓》,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德义大楼旧影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近代上海的公寓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里弄公寓、楼房公寓两种。里弄公寓的整体布置比较紧凑,每幢房屋的每层可以设置若干居室,再由若干单元集合成一个建筑群。里弄公寓的楼层一般在三至四层。居室面积较小,室内的布置则力求简洁实用。[vi]楼房公寓可分为多层公寓和高层公寓。20世纪30年代左右,因为上海人口激增、地价日趋昂贵等原因,这种力图扩展人类居住垂直空间的建筑形式便在上海应运而生了。这类公寓大多建于街道、河流等旁边,巧妙利用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形成各种布局形式,如周边式、点式、八字式等。外观装饰较为优美且风格多样。公寓内部大多装有电梯以方便住户上下楼。居室面积相对较大,各种生活设施(厨房、浴室、壁炉、煤气)等大多齐备。因而其租住的对象多为社会的中上层人士。
旧时河滨大楼远眺
(二)
在近代上海,公寓因其拥有便利的生活条件、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及它代表了一种摩登的生活方式,故而受到众多人的热烈追捧,作家张爱玲便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她曾将自己小说的故常场景设定在公寓中,“这是1943年的上海,这一年,太平洋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将上海变成了一座孤岛,风雨飘摇之中,有惊悸、有伤痛、有反抗、有激奋、也有沉默,而公寓洋房和石库门亭子间灶披间的日常生活似乎仍是安静恬静的家庭生活”。在她的笔下公寓似乎是一个可以屏蔽掉一切外界喧嚣而专注于个人生活本身的地方。她也曾写过《公寓生活记趣》一文,在细数了公寓生活的种种缺陷之后,她也承认公寓带给她的是一种“遁世”的快感。“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vii]在脱离了熟人网络的羁绊,公寓第一次带给了人们进退自若的从容。这里即可以与热闹保持某种疏离,也能随时触摸其温度。站在公寓的阳台上,“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viii]。
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和赫德路(今常德路)旧影
如果时间再早几年,在上海的另一边,闸北的一座石库门公寓里,鲁迅可能正在伏案写作。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闸北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文化、政治活跃区。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小说《林家铺子》和《春蚕》;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当晚,茅盾、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罗亦农就在宝兴里开会,决定发动全市的“三罢运动”;在青云路有著名的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国民党方面的邵力子、叶楚伧、戴季陶、杨杏佛,共产党方面的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任弼时等都曾在这里担任学校的行政或教学工作。此外,施蛰存、戴望舒、丁玲等都是老上海大学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1927年10月8日,鲁迅选择在闸北景云里23号的一座石库门寓所定居下来。许广平曾经回忆到:“恰巧建人先生因在商务印书馆作编辑工作,住在宝山路附近的景云里内,哪里还有余屋可赁。而当时文化人住在此地的如茅盾、叶绍钧,还有许多人等,都云集在这里,颇不寂寞”。[ix]可见在景云里定居的原因一方面是有兄弟周建人的照料,另一方面是与茅盾、叶圣陶等人比邻。此后,鲁迅和许广平先后在景云里23号、18号、17号居住。1929年9月27日,鲁迅之子周海婴也出生于景云里17号。1930年2月13日,鲁迅与柔石、郁达夫、田汉、夏衍、冯雪峰发起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3月2日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因而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3月22日,鲁迅开始找房子,准备搬离景云里。5月12日,鲁迅携许广平和海婴搬到了拉摩斯公寓,结束了他在景云里的居住生涯。在拉摩斯公寓鲁迅也许开始尝到了初为人父的欢愉。“有一天,我们吃完饭回到房里一看,她(笔者案:许姓保姆)和孩子玩得正欢,在朝马路的三楼阳台上和孩子一页页地吹纸片,说是放鸢,孩子看到纸片飞舞,忽上忽下,高兴极了,总是要求再来一个”。[x]公寓终究还是生活的地方。
拉摩斯公寓(今北川公寓)局部
[i]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24页。
[ii] 薛顺生、娄承浩编著:《老上海经典公寓》,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iii]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iv] 朱剑城:《旧上海的房地产经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页。
[v]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0-111页。
[vi] 薛顺生、娄承浩编著:《老上海经典公寓》,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vii]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viii] 张爱玲:《我看苏青》,《苏青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472页。
[ix] 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27页。
[x] 许广平:《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4页。
编辑丨张渊源
审核丨忻⿰静 叶⿰草
来源:图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