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自适,书房雅器,观鹤品茗图笔筒
观鹤品茗图笔筒
尺寸:高度17.5*口径10.8 重量703克
明代文人朱彝尊《笔筒铭》中提到:「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尤其到了明代,文人对清玩爱好之风兴盛,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而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使用观赏,纷纷动手自制。书房的陈设也成为品评文采的标准,因此各种式样精美的笔筒应运而生,瓷、木、竹、牙、玉等材质都被用来制作笔筒。
此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高洁品格。文人边饮茶边远眺野鹤,一派悠闲。笔筒上还刻有“观鹤图,秋山制器,辛丑”字样。画中字文由青城老师手刻。
此笔筒属牙雕作品,筒身牙体质地温润浑厚,呈圆形,上下镶红木边框与底,边缘线条打洼,圆润流畅。筒壁浮雕观鹤品茗图,画面近景有山石松树,石案上放着瓶花和茶具,林逋舒坐于松柏之下,右手抚膝,边饮茶边远眺野鹤,一派闲逸脱尘的气氛。侧旁童子正手持如意,一旁山石嶙峋,岩壁之上可见瑞鹤单腿而立,正梳理着羽毛,山石上隶书落“观鹤图”等字样。远山于横云烟岚缥缈之间,苍松槐茂。
笔筒雕工技艺精湛,整体构图饱满,远近分层,层次感分明,虚实相生,引人入胜。画面意境深远,以红木镶边,雅致非凡,刚柔相济,令人神往。这种将松岩布于画面侧边的构图,源自元明人仙山楼阁之法,古树蓊郁茂密,画境清润超然,颇有古意。
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右下角 在看 分享给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