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产后胃痛病案一则 -- 马氏妇科
叶宝艳
初诊:2018年9月13日。任某,27岁。因“产后16天胃痛便秘”就诊。
患者2018年8月29日顺产一女婴(二胎),7.6斤,产程顺利,现产后16天,恶露未净,量少,色暗,无腹痛及腰酸。胃脘顶痛,嗳气,大便3~4日一行,质软粘,难解,矢气难,小便正常,口淡。生育史:2-0-1-2。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痞症、胃痛(气滞)。
治则:行气消痞。
方药:小陷胸汤合连苏饮、香连丸加味。
川连3g 半夏12g 蒌皮10g 厚朴10g 枳壳12g 木香10g 紫苏梗12g 甘松10g
佛手10g 炒莱菔子10g,4剂。
二诊:2018年9月17日。胃痛已除,脘馁嗳气减轻,便软,2天未解,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陈皮10g、大腹皮10g,4剂。
三诊:2018年9月21日。脘馁嗳气续减,大便每日一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旋覆代赭汤加味。
旋覆花10g 代赭石10g 党参10g 半夏10g 炙甘草5g 紫苏梗10g 生姜3片 红枣5个,5剂。
四诊:2018年9月26日。上症续见好转。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檀香5g、陈皮10g,7剂。
五诊:2018年10月4日。脘馁嗳气已除,无不适。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7剂。
按语:胃痛是指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痛难耐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
治疗上马老师拟小陷胸汤合连苏饮加味。其中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连苏饮出自薛生白的《湿热病篇》:“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两方结合除热散结于胸中也,二诊后胃痛病除。三诊时患者胃气虚弱,胃馁嗳气仍存,马老师予以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逆化痰,是治疗“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的方剂(伤寒论第161条)。两诊后症除,五诊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