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为啥成绩好?因为会刷题呀

作者:川妈

前一阵儿,章子怡因为一句话上了热搜:“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这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章子怡因一句话被骂上热搜, 一直困扰我们的谜题是该有个说法了。

不出所料,后台收到了很多童靴的留言,大家各抒起见,讨论得热火朝天。

其中有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童靴把情况类比到了孩子的学习上:天赋,就是孩子的智商;努力,就相当于刷题。

他觉得,如果天资平平、IQ一般,那就是做上万道题、住在题海里,也无济于事。

正好孩子快要期末考了,在紧张的复习阶段,他们最常做的就是刷题、刷题、再刷题了。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贯穿在孩子整个学习生涯的“动作”吧~

说到刷题,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Ted演讲,它从尖子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入手,深度剖析了“尖子生究竟是如何获得好成绩的”这个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是智商天赋决定一切?

还是努力刷题卓有成效?

研究的结果,也许会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

尖子生出成绩,竟是靠“刷题”?

在演讲一开始,主讲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谁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呢?理所当然地,大部分的听众都举手了,毕竟,大家都想拿到一个漂亮的分数。

接着他又问道:你认为想要提高学习成绩的话,哪个因素最重要?

大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些听众认为是“智商”,其他人觉得是“努力”

看到大家不同的选择,主讲者解释,这个问题,正是教育机构Elevate Education耗时十三年的研究目标:为什么尖子生能够考得那么好?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是有巨大分歧的,但呼声最大的答案,不外乎两种:

尖子生的智商水平更高,天赋更优秀;

尖子生比其他人更加努力学习,做了更多的练习。

而考察了成千上万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后,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尖子生的好成绩,并不是由比别人更高的智商、更聪明的脑袋瓜决定的。

相反,在学业表现上,比“智商”更关键、更有效果的变量因素有不少(主讲者表示,他们发现了13个),其中一个就是:模拟考试

研究者们发现,那些成绩优异的尖子生,他们做模拟考试的次数比其他人都要多

甚至,完全可以根据一个学生参与了多少次模拟考试,来预测ta的真实成绩;

或是根据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所做模拟考试的数量多少,来预测最终的成绩排名

演讲中提到的这个“模拟考试 practice exam”呀,并非什么高深的新概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刷题、做卷子

也就是说,学生的成绩表现,与他们的刷题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这样的结论,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让人意外的点是:

我们不断提倡素质教育、思维培养,大力抨击题海战术,认为“刷题”是低级的学习方法、是应试的产物,会让孩子的学习过程陷入一个低效率、高负担的恶性循环。

但这里的研究结论,却证明了“刷题”对学习成果有显著成效,和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有了不小的冲突,让人不禁挠头。

而细细一想,却合情合理

娃学走路的时候靠什么?靠臀大肌比别人的壮?错,是靠大量练习

娃学说话的时候靠什么?靠声带比别人的强?错,也是靠大量练习

娃学写字的时候靠什么?靠手指比别人的粗?错,还是靠大量练习

那我们哪里来的“学习不用靠大量练习(刷题)”的错觉?

“熟能生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些自古流传下来、听得我们耳朵生茧子的老话,核心意思都一样——

没有经过充分的练习,不可能精通任何体力运动,或是脑力劳动。

有童靴可能彻底蒙圈了:既然大量练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为什么大家还觉得“刷题”吃力不讨好,抱怨“把孩子变成了机械的做题机器不说,成绩上也没见多大起色”呢?

这是因为呀,很多老师、家长以及孩子,误解了“刷题”的核心意义,继而用岔了“刷题”的方式,让“刷题”之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南辕北辙。

效果差,是因为对“刷题”有误会

看到“刷题”“题海战术”这样的字眼,童靴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的脑海中会立刻出现这样一个画面:

低矮的书桌、刺眼的台灯,堆成小山的参考书和试卷之间,一个孩子驼着背伏案疾书,厚厚的酒瓶底镜片也遮不住眼中的疲乏与麻木。

跟我想到同样画面的人,相信绝对不在少数。

也难怪,从字面来理解,刷题≈大面积、平铺式地做题,题海战术≈通过完成像海洋一样巨大体量的题目来学习的方法。

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觉得,刷题的核心意义在于“多做题”,甭管数学、语文、英语,甭管很会、不太会、完全不会,刷,就对了。

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便是一脚踏进巨大的误区当中了。

误区一:题量要大,时间要长

这是最容易遇到的刷题误区了。

不少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刷题就意味着要挑灯夜战、大量做题。

一本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练习册、辅导书,意味着积累起来的一层层安全感:都花这么多时间了,什么题型没见过,学习成绩一定顶呱呱。

然而,学习从来不是一个“多劳保证多得”的过程,就算把见过的题型都背下来,换个条件、换个问法,照样变身“最熟悉的陌生人”。

没有喘息,放弃思考,学习效率骤降;效率越低,越想用题量和时长来弥补。

结果,恶性循环形成,不仅不能敦促进步,反而会让孩子陷入“做题地狱”,咬牙写写写,身累心也累。

有的孩子,在平时刷题时,会忽视每道题所用的时间,遇到棘手难题,就算花上一小时,也要死磕到底。

这种敢于挑战和钻研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刷题过程中,如果不考虑时限和速度问题,就起不到“模拟”的效果。

平时做题速度慢,到了考试的时候,不仅速度不会提升,还会因为时间不够用而陷入紧张和沮丧的情绪中。

误区二:追求答案,忽视过程

做了那么多题,总要对答案、改卷子。

很多孩子认为,只要答案对了就万事大吉,没必要再去研究和推敲标准答案的过程讲解了。

这样做,看似节约了不少时间,实际上却可能错过了更简单高效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达不到提高的目的

若是自己的答案错了,不少人也会直接把原因归咎到“粗心大意”上:看漏条件了、用混公式了、理解错要求了……下次再认真一点就可以。

其实,大部分时候,“粗心大意”都只是背锅垫背的表象,就像我这篇文章里说的一样:“你家孩子挺聪明,就是粗心”,这话千万别再信了!

很多孩子出错的真正原因在于:

1.概念和知识点掌握不充分,似懂非懂;

2.逻辑性差,缺少思维构建;

3.步骤不规范,随意跳过或省略。

如果注重解题过程的话,其实是很容易发现这些问题的苗头的。然而,对答案正误的过分追求,让人忽视了问题的根本。

误区三:完成就行,不复盘总结

刷完卷子,对完答案,改完错题,对很多孩子来说意味着大功告成。然而,过段时间,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却又不会了。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复盘反思,没有总结归纳

改错题的当下觉得搞懂了,是有思路提示、答案解析、瞬时记忆的多重加持的,这其实是一种“假懂”,并不是真正的掌握。

如果长时间不复习、不整理,思维框架构建不起来,对应的知识点无法顺利调取,瞬时记忆难以转化为长期经验,“真不懂”的短板就又重新暴露出来了。

而养成机械性刷题习惯的孩子,更是把做卷子当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提升能力的方法。

所以,他们会热衷于刷新题,却很少分出时间和精力来思考:

这些题考察了我哪些知识点?

我怎么构建解题思路最高效?

我的错误答案该从哪方面改进?……

一味追进度,不复盘错题弱项,长此以往,错过的还是要错,不会的还是不会。

误区四:来者不拒,没有针对性

不少孩子的刷题习惯是“见题就做,来者不拒”,一本教辅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写满,一份卷子从头到尾完整填完,才算是圆满完成。

如果是为了培养考试适应性、掌握做题节奏、优化时间分配,完整做卷子是很有用的。

但若只是“强迫症”“完美主义”“不写满感觉浪费钱”等心理作祟,反而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学习效率。

这是因为,刷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而无目的、广撒网式地刷题,势必重复了许多简单的、早已熟练掌握的内容,涉及到薄弱环节和疑难点的练习时间就会被大大缩短,更没有享受到集中突破的效果加成。

还有,市面上的教辅资料、模拟试题多如牛毛,但是题目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偏题、怪题、脱离实际的题,根本不能对提升孩子的学习水平产生稳定切实的帮助。

如果不加筛选,盲目地大刷特刷,反而会扰乱思维,违背刷题的初衷。

“题海战术”用对,学习事半功倍

刷题时产生误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陷入了误区,在错的方向上加倍努力,结果越走越错,还觉得是刷题的“锅”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比尖子生还要刻苦勤奋,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可以用迈克尔·乔丹说过的一句话来解释:

“如果你用错误的方法投一万次篮,那么最终,你只会很擅长错误地投篮而已。”

那“刷题”的正确姿势,“题海战术”的恰当用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目的:找感觉、建思维、抓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题海战术”是万千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有其合适的用途。

打个比方,吃一顿饭,我们会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如果非要用筷子来喝汤,那喝不痛快是必然的,也不能怪筷子呀对不对。

那,使用“题海战术”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1.找感觉

所谓感觉,是指“时间感”“题感”

“时间感”很好理解,就是对做题用时的把握。

毕竟,时间是有限资源,考试时更为严苛,所以要充分利用刷题的机会,来学习合理分配时间,对稳定心态和提高效率都有帮助

“题感”,简单粗暴来讲,就是指读完题目后的即时反应:这道题涉及哪些考点?挖了什么陷阱?该用什么方法解答?等等。

比较简单的题,“题感”可以接近本能,比如,大部分人都能立刻报出十以内加减法的答案,根本不用计算。

其实,“算”的过程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对这类问题的“题感”已经无比成熟,不用刻意思考罢了。

那面对复杂问题时,有“题感”可言吗?应该怎么去找呢?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建立整体思维了。

2.建思维

我们学习到的定义、原理、公式等,都是一个个孤立的、抽象的知识点,死记硬背是可以,但如果不实际运用,不反复练习,是很难真正理解和内化的。

刷题,正是最直接的“知识活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同类题目的规律,抓住高频、固定的关键词,建立对应的知识提取模块。

这样的知识提取模块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数量后,就能构成完备的知识网,建立整体的学科思维了。

同时,逻辑思维的训练也是很必要的,即不要跳跃式解题、省略步骤,而是要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形成缜密的思考习惯。

比如下图的这道题,要求孩子看图列算式。

孩子在做题之前,可以先进行思考。

这道题告诉了我什么条件?

-告诉了我有两堆叶子,和它们各自的数量

想考我哪些知识点?

-想考我求整体(加法)的方法

哪些数字是解题的关键?

-叶子的数量(3和6)是关键

哪里有陷阱我要小心?

-注意题目是求整体,别错用减法

我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解答?

-用3加6,就能得出整体数量

这样,就能让孩子慢慢建立起数学思维,做起题来更游刃有余。

3.抓问题

很多孩子刷题时最怕出错,但其实,“出错”是题海战术的重要目的之一。

别误会,我说的“出错”,不是指那些由于粗心而导致的低级错误,更不是故意写错,而是“暴露问题”的意思。

刷题时,越多地暴露问题越好。因为每一个问题,都一定对应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越快揪出所有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越能拾遗补缺、堵上漏洞。

方式:适量精品、持之以恒

明确了“题海战术”的目的,下一步就是制定刷题的方式了,有两个标准可以参考——

1.适量精品

若不想重蹈“做题地狱”的覆辙,不想陷入低效高损耗的恶性循环,那每次刷题的量就不能太大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匹配合适数量的题目即可。

题目的选择上,可以下些功夫,选择课本上的经典例题(及变体)、考试中出现过的真题,还有孩子容易卡壳出错的难题。

这些精品题目对孩子而言,是宝贵的“练级boss”,每一次上手,都是捋顺思路、强化理解的好机会。

题目的难度也要注意:不能太简单,不然就沦为了低水平、无意义的练习;也不能太难,不然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恰当的难度,是蹦一蹦就能够到,既能为孩子带来充足的成就感,又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水平。

2.持之以恒

题海战术的“海”,便体现在“持之以恒”的积累效果上:每天的一点涓涓细流,也能汇聚成广阔的海洋。

一天15道题,听起来是不多,但一个月下来,就是450道题。

反复练习、坚持练习,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累积之下,量变终会获得质变。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题目,可以采取不同的持续方法。

比如,比较基础、孩子掌握较好的题目,间隔时间可以长一些,坚持巩固即可;

进阶型、综合型、孩子薄弱环节的题目,可以安排得相对密集一些,有助于提高刷题成效。

工具:错题本

我又又又要给大家安利这个学习神器了!

熟悉我的童靴们都知道,我有多推崇错题本,曾经还专门写过长文:一个小本本,就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 | 状元养成启示录(一)

整理错题,就是最高效、最便捷的复盘过程。

具体来讲讲错题本的使用方法,我最推荐“正误对照”的方式,也就是把经常做错的题誊抄在本子上,并在旁边写上完整的分析过程,比如做错的原因、解题的正确方法和依据等。

之后,定期拿出来复习。如果搞明白了,就用笔划掉;如果总是弄不懂,就打上星标,作为重点复习的对象,坚持重温、逐个击破。

彻底解决错题本上的一道题,比刷上十道题都有用。

通过反思择优、归纳总结等步骤,孩子可以克服栽过的跟头,吃透题目精髓,举一反三掌握套路,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不可否认,尖子生之所以能当尖子生,一定是拥有很多良好特质的,比如主动、自律、抗打击等等。

但,努力学习、正确刷题绝对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在学习上,与其陷在天赋的差距里钻牛角尖,不如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有效正确的方法,去扭转那些可以掌控的变量。

这样,你就会发现,付出的每一分耕耘,都能收获到甜蜜的果实。

川妈说说

之前写过,我自己的教育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凤凰女”当妈妈,是孩子的幸运还是不幸?)。

按照流行的说法,我曾经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通过刷题考上了大学,来到了大城市。我明白,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了,他们踏上了另一条赛道。

即使如此,我依然坚信,看上去天差地别的两条路之间,依然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自我驱动、自律,比如今天所说的“刷题”,当然都得以正确的方式。盲目的刷题,别说现在,在我们那个时代也行不通,走不了多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