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谱通香谱,古人以香花制作的熏香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被宋人称为“四般闲事”。这四项生活雅趣相互配合,让古人居家生活趣味无穷。《茗谭》:“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逸老堂诗话》:“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

“四般闲事”中插花与焚香关联密切,香气清幽的花可代替焚香悦鼻赏心,插花时搭配焚香也别有风味。古人赏花之形、色,更注重花之香味,宋人王十朋从人文品赏的角度对香花提出了有名的“十八香喻士”说:

异香牡丹称国士、温香芍药称治士、国香兰称芳士、天香桂称名士、暗香梅称高士、冷香菊称傲士、韵香荼蘼称逸士、妙香薝卜称开士……

宋人谢采伯《密斋笔记》中将香之气味分为清、甘、温、烈、媚五种,并列举五种香花与香料对应五种香味:

梅类脑香清,茉莉类海南脱落沉香甘,杏花类笃耨香温,荷花类蛮沉香烈,素馨类麝香媚,诸花香天韵俱胜绝,诸香品却有优劣。

花之自然馨香虽好,但花期不长,古人云:“种花一载,看花不过十日。香艳不久,殊为恨事!”为了能随时嗅到喜欢的花香,古人发明了各种制作花香味熏香的方法。

“花谱通香谱”是当时调香的关键,宋人程公许《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更将花谱通香谱,输与博山烘炭煤”。陈淏子园艺学专著《花镜》中桂花保存方法与制作桂花香方法类似,陈淏子《花镜》“花香耐久法”:

捣女贞实汁(即冬青子),拌岩桂半开者,入细磁瓶中,以厚纸盖之,至无花时,密室聊置一盘,其香袅袅,可以久留。

保存桂花的方法,是用冬青子汁拌桂花,入瓷罐密封储存。古香方中有一首“桂花香”,也用到了冬青子这味香料,冬青子在合香中的作用类似麝香,能发众香、增加香气的扩散力,周嘉胄《香乘》“桂花香”:

用桂蕊将放者,捣烂去汁,加冬青子,亦捣烂去汁,存渣和桂花合一处作剂,当风处阴干,用玉版蒸,俨是桂香,甚有幽致。

可用于制作熏香的香花很多,陈敬《陈氏香谱》中提到“南方花皆可合香”,温子皮云:“素馨、末利(茉莉),摘下花蕊,香才过,即以酒噀之,复香。凡是生香,蒸过为佳”。

早在南唐时,宫中就开始用“南方花”香花制作熏香,古香方中有一首“李王花浸沉”,以荼蘼、木犀、茉莉等香花中提取的花液浸沉香而成: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蒸,荼蘼、木犀、橘花或橘叶亦可,福建末利花之类,带露水摘花一碗,以瓷盒盛之,纸盖,入甑蒸食顷,取出,去花留汗,汁浸沉香,日中暴干,如是者三,以沉香透润为度。

“花浸沉”的制法是,取荼蘼、木犀、茉莉等香花放入瓷盒入甑蒸,用蒸出的花汁浸泡沉香,再把沉香放到阳光下晒干,这样反复蒸、泡、晒三次,让沉香彻底浸透花香,复合型花香调熏香就制成了。

除了蒸香花取液浸香材,古人还将香花与沉香或降真香一起入甑蒸制成香,南宋郑刚中有诗《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爇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详纪用柚花蒸制降真香: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瓦甑铺柚蕊,沸鼎腾汤云。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馀馨触鼻观,到底贞性存。

降真香与柚花蒸制后,入炉焚爇,有明显的柚花香味,有时嗅到自然的花香,会让人误以为是在烧香,杨万里《出蛱》:“瓶里柚花偷触鼻,忽然将谓是烧香”。

除了提取香花花露浸香材,也可以直接将香花加工后焚烧,明代香学专著《香乘》中有一首“逗情香”,就是以十种香花与苏合油调制:

牡丹、玫瑰、素馨、茉莉、莲花、辛夷、桂花、木香、梅花、兰花。采十种花,俱阴干,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为末,用真苏合油调和作剂,焚之,与诸香有异。

十种香花唯辛夷用花蕊,清代陈渂子《花镜》载辛夷“花大而香浓,人多取蕊合香”。此香以苏合油为剂,将花末,塑形成香丸或香饼子。苏合油是具有味道芳香的挥发油,且具有药用价值,常被代替炼蜜调和诸香制作香丸、香饼。

花类本草大多含挥发油,不仅能消除浊臭、净化空气,还有提神醒脑之功效,在《香乘》中还有以牡丹蕊、酴酴花、龙脑制作的“醒酒香”——玉华醒醉香:

采牡丹蕊与酴酴花,清酒拌,浥润得所,风阴一宿,杵细,捻作饼子,阴干,龙脑为衣。置枕间,芬芳袭人,可以醒醉。

采集牡丹的花蕊与荼蘼花的花瓣,洒清酒拌匀,晾一宿让蕊与瓣充分吸收清酒,然后捣成花泥,捏成小饼,外表涂一层龙脑香粉。此香可放在枕旁或枕中,有驱除酒醉的功效。

古人不仅用香花调制各种熏香,为达到赏花时的感官效果,插花时还特意搭配焚香,南唐韩熙载有对花焚香的“五宜说”,《清异录》“五宜说”条载:

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犀宜龙脑、酴醾宜沈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

赏不同香味的花,要焚烧不同风味的香。香味沉雅而浓烈的木犀适合搭配幽凉清净的龙脑香,酴醾花味辛美浓烈而高贵有“沉香密友”之称,当然要搭配香烈气清,酝藉丰美的沉香。

雅士们不仅对真花焚香,赏墨梅时也要有香相衬。黄庭坚与好友诗僧惠洪,观花光寺仁老画的墨梅时,黄庭坚觉得少了点香气,惠洪就于谷董囊中拿出一丸“韩魏公浓梅香”焚烧。

浓梅香是模拟梅花香味的熏香,正适合观墨梅时焚烧,黄庭坚形容焚香观墨梅的意境,宛如嫩寒清晓时,行走于孤山篱落之间。

黄庭坚、惠洪二人所赏墨梅,在花光仁老落笔之时也有熏香相伴,王冕《梅谱》载:“ 夫梅,始自花光仁老。老僧画时必先焚香默坐, 禅定意静, 就一扫而成”。

(0)

相关推荐

  • 学香有感

    中国香道中,炮制后的甲香本身并无香气,但加入香品里却可以让香烟凝聚不散,香气也会更加持久,拥有"聚香"的效果.龙脑是木樨的真命天子,加入龙脑的木樨香会增加清甜自然的香气.所以韩熙载 ...

  • 玩芳味,古人以香花、香料制作的香茶

    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古人品茶生活中不仅讲究搭配焚香,还喜欢煮茶时添加香料,晚唐徐夤<尚书惠蜡面茶>诗言: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 ...

  • 骨里香熟食配方!整套制作过程详细,只适合商用

    这是在抖音上买的,味道很好,就是添加剂太多!但是没办法,客人只管你好不好吃,不知道健不健康!没办法啊! 记得关注哦!很多配方持续更新!

  • 采花作枕助好眠,古人对香花的妙用

    用天然花朵制作芳香的睡枕,是古时清雅的享受,深受文人的青睐,历代诗词中,以"菊枕"为题的作品很多,马祖常<菊枕>诗曰: 东蓠采采数枝霜,包裹西风入梦凉.半夜归心三径远, ...

  • 唐寅行书《右醉璚香谱》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 ...

  • 宅在家里不知吃什么?教你做道“蚂蚁上树”香辣又爽口,制作简单

    [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听到这个菜名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这道菜又称之为"肉末粉条",之所以称之为"蚂蚁上树"是因为这道菜中的粉条表面带有较 ...

  • 香辣纸包鱼酱料制作及应用

    一.制作红油:原材料:菜油300克.色拉油700克.糍粑辣椒100克.红花椒20克.香料20克 糍粑辣椒制作:辣椒的选择,小米椒.子弹头.铁皮椒,三种辣椒比例按1斤量(4:4:2)剪成小段去子,放锅里 ...

  • 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行书《右醉璚香谱》

    (2021-05-17 22:08:44) 转载▼标签: 绘画书法图片艺术文化分类: 传世书画作品 唐寅书法造诣极高,不过为画名所掩盖罢了.他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其书法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 ...

  • 香酥肉火烧配方制作工艺

    特点: 皮酥馅松,咸香适口. 厚科: 猪肉500克,面松500克. 调料: 大葱100克,黄豆酱油20克,盐6克,味精5克,葱油10克,八角粉3克,花椒油15克,熟猪油5克,少许芝麻仁. 制作方法: ...

  • 干锅鸭头(附奇香干锅辣鸭头与五香鸭头制作工艺)

    介绍: 鸭头虽然看似为下脚料,只要处理得当,一样可以成为流行菜品,尤其是辣鸭头,更是佐酒佳品.但是由于各个店的制法不尽相同,按照辣度可以分为微辣.中辣.猛辣.五香(不辣)几种,所以在此,本站提供两种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