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拒绝用微信给病人看片子

来源:放射科杨大夫
作者:北京广安门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杨学东

“在吗”

“这是***的片子,关系不错,抽空给看看”

或者,

“杨大夫,在吗”

“看看这个片子有事吗”

这就是现在的放射科大夫在日常工作之余的真实写照。互联网时代嘛,貌似一切变得简单,省力,不费时。而且免费!

且慢!事实真是这样吗?

你以为放射科大夫在微信上看你翻拍的片子是这样的:

其实他看到的是这样的:

如果不想草菅人命,放射科真正的合规的片子应该是这样看到的(视频):

我们需要不停的调节窗宽床位(可简单理解为图像的饱和度、锐利度之类)以观察心肝儿、肺、胃肠道等等不同的器官,需要不停的放大、缩小、测量。就这样,放射科的诊断准确率也不会是100%。

假如用微信里的图像会诊,后果是什么?轻点说叫不负责任,胡言乱语,严重点说叫草菅人命!

也就是说即使您是直接从放射科机器上导出来.jpg格式的图像。即使您把一次检查所有的上千幅图像都拿到手,也会丢失很多信息。

那行,我给你DICOM图像总行了吧?

那还凑合,注意只能凑合,除非放射科大夫用专用的DCIOM显示器看图,那才是真正的工作状态。

医用的DCIOM显示器跟普通显示器(你用的笔记本、台式机显示器)看起来只是形状不同,但实际的差距可能是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简单说一下,主要的区别是:

1、医用显示器支持灰阶显示,灰阶即黑白图像之间的层次,即亮度的明暗程度,灰阶数越多,灰阶的过渡越平滑,越有可能分辨出类似囊肿和水这样密度十分接近的不同物质,对早期病灶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医用显示器一般范围1024 (10bit) -4096 (12bit)。普通显示器只有有:256灰阶(8bit)。

2、医用显示器高亮度,医用显示器高达1000 cd/㎡,并要求3万小时甚至10万小时亮度值保持不变。普通显示器有200-300cd/㎡,无亮度恒定的要求。

3、高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等等其他特点,比如钼靶专用的显示器对分辨率要求特别高,要求至少是500万像素以上。价格上自然也差距很大,医用DICOM显示器的价格是几万到几十万,而普通显示器呢,几百到几千而已。合格的DICOM显示器都是经过认证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很多专业的微信群,一些好学的、极有职业素养的放射科大夫会在群里向大医院的专家、教授讨论学术问题,放射科大夫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拿到的也是.jpg格式。有人就会说,既然图像不符合标准,这种讨论有意义吗?

答案是当然非常有意义。原因:

1、因为是专业人士,放射科大夫在上传图像的时候,会尽量的把合适窗宽、床位条件的图像上传,甚至有的放大、缩小的图像都准备好,而且还会根据讨论随时调整上传。

2、这种讨论并非用来诊断疾病,只是学术,讨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思路。

某大夫网站去年曾找过我讨论如何解决让病人上传放射科图像便于大夫会诊的话题,我很认真的、推心置腹的给他讲解了为什么一定要DICOM图像,专业显示器。然并卵,就没有然后了,包括某大夫,某雨甚至某园都一个样子….

所以,我通常要求让我看片子的朋友带着原始片子到门诊找我看,给出诊断意见,或者你能拿到DICOM图像,直接发我邮箱看,我可以出具咨询意见。

作者简介

杨学东,1976年9月生,山东人,中共党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意大利罗马Sapienza大学访问学者。紧跟国际研究热点,掌握各种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并能将最新的国内外检查、诊断指南用于临床。工作中能严格做好放射科各种技术的检查、报告质控。熟悉全身各系统X线、CT和MRI疾病诊断,尤其对腹部、胸部疑难病例有较深造诣。热衷于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外会议上发言。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SCI文章18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专利申请一项,参编/参译著作10余部。并拥有GCP证书,参与、主持多个临床试验。

社会兼职: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委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

医学科普作家,“放射科杨大夫(头条号/微信号/搜狐号)”在各种平台上发表原创科普文章300余篇,为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首批成员。被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聘为第一批“医学科普讲师团”讲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