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王熙凤: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

王熙凤与秦可卿

王熙凤说老实话,那确实是像贾母点出来的一样,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你看那个远房的亲戚贾云去求个事,她都不拿正眼看贾芸。直到贾芸给她行贿,送了她一些冰片麝香(这是很值钱的东西),她收了,收了心里还没想给贾芸派一个事(宗族的子弟一旦派了事就可以立刻到总账房去关银子。关银子以后,一部分拿来办事,一部分就归自己了)。所以贾氏的旁支都愿意到贾府里面去揽一个事儿,贾芸也不例外。可是王熙凤对他正眼都不看,而且收了麝香以后也不马上派他的活儿,王熙凤就走人了。到后来她假惺惺地说,哎呀你怎么不早说什么的然后派他一个在大观园里面补种树木花草的工匠。

这就是王熙凤,她对自己知根知底的亲友尚且如此,因为贾芸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是贾氏宗族的正式成员,何况秦可卿。按照道理她对秦可卿应该是一万个看不上,因为秦可卿出身寒门,又是抱养的野婴。可是她却和秦可卿形成一种密友的关系,虽然她辈分高,秦可卿是个侄儿媳妇,但是两个人却好得不得了。书里面是明明确确地写了的。

像第十一回写道王熙凤到了宁国府,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说了很多话,我们看一个例子:“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你好,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这是她安慰秦可卿的话。宁荣二俯要竭尽全力保住秦可卿的生命,一天吃二斤人参都吃得起。去看望秦可卿的时候贾宝玉他老跟着,王熙凤嫌他有点多余,后来就把贾宝玉给支走了。支走了以后有很重要的一笔。就是王熙凤又和秦氏两个人压低声音说了许多的衷肠话。这是对待一个从养生堂抱来了野婴的态度吗?绝对不是。

那么我们现在看一看秦可卿自己怎么想?写一个人物,一个是写周围的人怎么看待她,一个人是往她内心写。秦可卿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婴,如果他的养父真的是一个宦囊羞涩的小官僚,她就必然会有自卑心理。虽然可能她表面上可以强撑着,但是一到夜深人静她就会感到自己的背景如此不堪自卑心理,可是书里面一笔这样的描写都没有。从她第五回出场到第十三回死去,完全没有这样的内容。凤姐去探望她的病情的时候,她跟凤姐说的一番话里面有愧疚,但是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血统家庭等问题的原因而产生出来的。

她是这么和凤姐说的:“这都是我没福,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似地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

他之所以觉得有些愧疚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出身寒微,而是觉得别人对她这么好,可是她却不争气,她得病要死了。而且她说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所以秦可卿在心理上她有阴影,她的阴影是一种死亡的阴影,但不是因为出身,血统和家庭财富不够而产生的阴影。

可能大家又会觉得就不许曹雪芹偏要这么写吗?人家是小说,她家庭背景差,曹雪芹就把她这个人物写得不自卑,这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它遵循了一种原则,就是他总是从人物的出身、背景以及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出发来揭示人物的处境,来刻画人物心理。他对探春贾环的描写是这样,对邢岫烟等人的描写也是莫不如此。那么曹雪芹的这种写作手法向读者透露出了什么信息?他对于揭示秦可卿的身世又有怎样的帮助?

请看下篇:血统的重要性

未完待续……

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