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让汤和获得善终?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信国公汤和去世,享年七十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此时,朱元璋六十八岁。
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中,不少功臣勋将获罪被诛,此后,颖国公傅友德在洪武二十七年被赐死,宋国公冯胜在洪武二十八年二月被赐死,那么朱元璋为何让汤和获得善终?
或许是因为汤和善于揣摩朱元璋的心思,主动辞官归乡。
《明史·汤和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
这段话的意思是:朱元璋春秋渐高,天下太平久无战事,曹国公李文忠、魏国公徐达已先后去世,朱元璋不愿意让诸将长期掌兵;汤和于是自请解职:“微臣年纪大了,再也不能驰骋沙场了,想回家乡去住”;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立即下令为汤和在凤阳建造府邸。
洪武十九年,汤和随楚王镇压思州吴勉起义回来,便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
在洪武三年获封爵位的功臣中,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排在汤和前面的功臣此时均已去世,而李善长是文臣,也就是说,地位高于汤和的武将只剩下冯胜。
汤和从此时起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不得不说,他很有先见之明,因为他提出辞职时,在排名靠前的功臣勋将中,只有廖永忠已于洪武八年获罪被诛,虽然胡惟庸案已经发生,不过淮西武将当时尚未受到牵连。
朱元璋虽然答应了汤和的请求,可是马上又给他派了一件差事。由于倭寇经常侵扰江浙沿海,百姓饱受其害,朱元璋十分担心,于是对汤和说:“爱卿虽然老了,再为朕去一趟吧”。
汤和于是举荐方鸣谦一起去。方鸣谦是方国珍的侄子,“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明史·汤和列传》)。
方鸣谦说:“倭寇从海上来,应在海上进行防御,请陛下恩准根据距离远近,设置卫所,步兵驻扎在陆地,水师屯集战舰,则倭寇无法进犯,即便来了也不能靠岸。近海的居民每四丁出一人当兵,在当地戍守,无需从其他地方调兵。“
朱元璋十分赞同方鸣谦的提议,让汤和带着方鸣谦去量地筑城,挑选三万五千名男丁,共修筑五十九座城池,并且设立卫所。
一年后,城池修筑完成,汤和回京复命。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汤和的中都府邸完工,朱元璋让汤和还乡,赐给汤和白金四十锭、黄金六锭、大明宝钞三千锭,赐给汤和的夫人胡氏白金二十锭、黄金四锭、大明宝钞五百锭。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汤和来京师朝见朱元璋,他患病说不出话,朱元璋亲自去探视他,悲叹不已,让他回乡养病。后来,汤和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朱元璋又让人把汤和接来,让他坐车来到内殿,两人喝酒闲聊,回忆往事。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功臣勋将因牵连胡惟庸案,获罪伏诛。
汤和晚年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时听到的国事,一句也不敢外泄,他先后娶了一百多位小妾,生病后全都发给她们钱财,将她们遣散。汤和后来得到的赏赐,也都分给乡亲们,见到旧时好友,他总是十分高兴。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标去世,九月,朱元璋下诏册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蓝玉案爆发,一位公爵、十三位侯爵、两名伯爵获罪被诛。
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益加重,没有好转的迹象,朱元璋想见汤和,于是下诏让汤和坐车觐见。朱元璋回想起艰难往事,感慨不已,汤和不能说话,只是磕头。见到汤和病成这样,朱元璋泪流不止。
汤和的长子汤鼎官至前军都督佥事,跟随出征云南时战死,汤和的小儿子汤醴因战功升至左军都督同知,在出征五开时战死。由于汤鼎的儿子汤晟、汤晟的儿子汤文瑜均去世较早,无法承袭爵位。嘉靖十一年,汤文瑜的后人获封灵璧侯,自此一直传爵至明末。
与朱元璋自幼相识,参加起义军后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对朱元璋十分了解,他提前猜透朱元璋的心思,主动交出兵权,防患于未然,谨慎低调,获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