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质问和珅:为何贪这么多钱?和珅说出两条理由,嘉庆无地自容

悔未随先帝而死贪官代名词,仅此一人

和珅有一个本事,他终其一生,成功让自己的名字变成贪官的代名词,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在街上随机采访年龄合适的路人,让他在一秒钟内说出一个贪官的名字。

等统计到一定数量后,会发现和珅的占比是苹果的Logo,而被咬掉的那小口是其他名字的总和,历史上贪官数之不尽,出于各种原因,每个时期都大量存在,但唯有和珅能做到这一步,不得不让人惊叹他的“业务水平”。

他似乎有点像罗马帝国的凯撒,凯撒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变成皇帝称号,凯撒不再是名字,而是称号,就如同和珅那样,把自己的名字变成贪官称号,人们已不太说某某某是大贪官,而是说某某某比和珅还贪。

和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史学家们好像总爱给人物安上面具,使其脸谱化,红面具代表忠义,黑面具代表正直无私,到了和珅这,只能给他戴上白面具了,但在民间,他却从鬼变成了人。

和珅的祖辈便与清朝挂上了钩,大清初期就随清帝入了关,成为吃皇粮国税的官员,他自小聪颖过人,长得也一表人才,并非王刚版和珅那副模样,此后靠着自己的才学和祖先的荫庇得以在官场生存。

乾隆皇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贵人,和珅具体是如何被这位贵人发现,已无史可考,但有一则故事可以说明问题。

一次乾隆帝出游,心情很不错,突然一名侍卫跑来奏告,说一名关押在云南的缅甸要犯越狱逃脱,乾隆很生气,他引用《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个问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一连问了周围人三遍。

乾隆的意思很明确,他要让周围的人说出谁该对此事负责,但当时在乾隆身边的大多是仪仗队的普通人员,自身无多大文采,所以三遍过后还是无人开口,就在这时,同为仪仗队成员的和珅用了一句“典守者不能辞其咎耳”回答了乾隆。

这句话与《季氏将伐颛臾》一样都是出自《论语》,乾隆听到回答后很高兴,他惊讶于一名普通的仪仗队员竟然如此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语录,他忙把和珅叫到身边,出了几道关于《论语》的题目,和绅应对自如,从那时开始,和珅算是入了乾隆的法眼。

此后的和珅,开始了平步青云的官场之路: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

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职位,筑起了和珅的权力大厦,大厦的门里门外,熙熙攘攘,信徒遍地,作为大厦的主人,和珅享受着一切,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这里是他逃不脱的牢笼。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次日,和珅便被嘉庆皇帝以守灵为名软禁,正月十八,和珅被处死,走完了四十九年的人生路。

和珅被关进大牢的时候,嘉庆前来问他为何要贪如此多的钱,和珅给了嘉庆两条理由,让嘉庆一时无地自容,不知该如何作答:

第一,在朝做官,肯定免不了求人办事,求人办事就得拿钱,我求别人是这样,别人求我也一样,官越大,数额也就越大,人也就越多,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就不可能回头了。第二,太上皇在位时,喜欢下江南,修建各种园林,钱从哪来?无非是国库,如果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他老人家就会找到我,我收到的钱,也大多花在了他身上。

和珅之死,后人有很多总结,但其实和珅自己才是最清楚的,嘉庆派王杰前去宣旨赐死和珅,王杰问和珅“你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和珅用了“悔未随先帝而死”七个字作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