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医案精解》——眩晕(一)
郭某,女,36岁,2004年5月31日初诊。
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血压偏低,原因不详,血压多处于 80-90mmHg/50-60mmHg,经常头昏、头晕,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未见贫血及其他器质性病变。曾服用“阿胶补血颗粒”、“补血口服液”等,但均未见效。
刻诊:头昏,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萎白,体形偏瘦,经常出冷汗,饮食偏少,怕食生冷,睡眠差而梦多,且容易惊醒,口苦、口干,大便偏干,测得 血压85/47mmHg,舌淡胖大,苔薄白腻,脉沉细、弱。
处方一: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30g 白术20g 生晒参10g
陈皮15g 当归15g 炙甘草10g
升麻10g 柴胡15g 五味子10g
干姜20g 制附片20g(先煎40分钟)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6月7日二诊:头昏乏力、心悸气短均明显减轻,冷汗也有减少,血压 90/60mmHg,口苦、口干,舌脉如前。处方二:于处方一加桂枝15g、茯苓20g,7剂,水煎服。
6月14日三诊:已不觉头昏,乏力改善明显,偶有心悸,最近两天已无冷汗出,血压98/65mmHg,患者自诉1年以来,血压从未达到如此水平,纳可眠安,大便不干,舌淡略胖大,脉沉细。陈老言效不易方,继续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之后三个月继续以补中益气汤加味调理而愈。
【侍诊心得】患者乏力、气短、面色萎白均为气虚之征;经常冷汗出,怕食生冷则是阳虚之征;体形偏瘦,饮食偏少则说明其病位主要在脾胃。脾主运化而胃主受纳,且为气机升降之枢,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头昏,眠差梦多。其病性为虚为寒,是由脾胃阳气虚损,降多于升所致。服用“阿胶补血颗粒”、“补血口服液”,不但无效,反呆滞脾胃,妨碍其运化功能。
因此,治当补中益气,温中祛寒,升举阳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干姜、五味子。补中益气汤以补益脾胃,升举阳气,附子、干姜合用是温阳祛寒的常用配伍,量大以温暖脾胃而驱散痼寒,振奋阳气。
二诊时头昏乏力、气短等均明显减轻,冷汗减少,血压回升至 90/60mmHg,效果明显。患者舌淡胖而大,考虑到是脾胃气虚则运化乏力,水液失布停聚而致,故加桂枝以温阳化气行水,茯苓淡渗利湿。三诊之时已不觉头昏,无冷汗出,是脾胃阳气得复、清阳得升的表现,血压也达到 98/65mmHg,已属正常范围。证属脾虚气陷,故以补中益气汤调理3个月而愈。
【按语】 此案是因气虚下陷,兼见脾肾阳虚,治宜温补阳气之虚,升举下陷之阳,始与病机相符,选用补中益气汤与附子理中汤合用,并加五味子强心、益气、敛汗,成为温补阳气,固护阳气同施,能够开源节流,心肾功能可复,血压自然逐渐上升矣!陈老常言诊病必须观察气血津液是否正常,确有其理在焉。
——本文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