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70岁阿婆获双学位,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她在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乐趣与成就感,才是最值得去琢磨并学习的地方。
最近,家住上海金山区朱泾镇的70岁阿婆徐安玲,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原因是她上个月从中国美院中国画专业顺利毕业,拿到了这座中国美术界高等学府颁发的双学士学位。
就徐安玲的学习经历来看,她的双学士学位拿得并不容易:首先是与年轻人一起上大学,要承受一些异样的眼光;其次是国画学习难度很大,需要有坚持的毅力;再者是因为年龄原因,别的学生每天3-4个小时能够完成的练习,她要拿出更多时间与精力。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安玲最终攀登到了自己理想的高峰,也获得了外界的理解与尊重,归根结底,是她身上那股“终身学习”的劲头,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学位证书只是一纸证明,她在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乐趣与成就感,才是最值得去琢磨并学习的地方。她的这种精神,不应只成为一种个人经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激发一些思考。
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对老年人保持学习没有什么要求,觉得老人退休后,应该优哉游哉地享受晚年生活,反倒是一种主流认知。但确实生活里,还是有不少像徐安玲这样的老人,把提升自己的艺术与精神境界,当作抵抗岁月的一种办法。当然,无论是否还有学习的兴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但如果能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并为身边人提供一个榜样,自然需要送上掌声。
现在有一种趋势或者说现象,即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厌学情绪:处在中年阶段的人疲于应对工作与家庭,很难有静下心来的学习机会;而许多本该处在如饥似渴学习旺盛期的年轻人,却被网络游戏、社交媒体、“诗与远方”等占用了大量时间,起码在学习的态度上,较之于前几代人,多了点随意,少了些刻苦。
徐安玲(前排右六)与中国美院的同学们在一起
1978年恢复高考后,无数人对知识的渴求,可以用“爆发”来形容,那时候的学习,被赋予了诸多历史责任,也与个人命运有着紧密的挂钩;1980年代到1990年代,这二十年的读书热席卷全国,每一本思想著作或者文学小说,都能制造一轮阅读风暴;过去的那三四十年,被人回想起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人们认真读书的面庞,这是无比动人的画面。
当下人不再那么热衷学习,和时代是有一定关联的,因为在此时,获得信息与知识,实在太方便了,大量的互联网存储,使得人们想要了解某些事物,只需要在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关键词即可,这无疑会让人变得“懒惰”,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知识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普遍对学习抱有冷淡的态度,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吸引力的事物太多了,每天睁开眼睛,人就会被五花八门的娱乐产品包围,电视已经落伍了,手机上APP的智能推送,各种几十秒就能让人笑逐颜开的短视频,各种各样的直播,被网络带货满足的购物欲等等,这些都将学习映衬得索然无味。
乐趣固然是保持学习愿望的一种刺激,但真正的学习,在本质上都是辛苦的,唯有通过艰辛学习所得到的启发与感悟,才能够深刻地被大脑所记忆。纵然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但学习仍然是一项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为,甚至不需要花费多少金钱,只要保持足够的关注度与投入度,一个人就能够通过学习来实现自身的成长。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多大的回报,但从长期来看,学习成果大概率都能转化成一种能量,来抵抗生活的变化,也能转化成一种生存能力,带来远超过付出的回报。
从徐安玲老人的例子可以看到,当终身学习成为一个人的追求,能否带来回报也已经不再重要,学习本身,就能够促使一个人热爱生活、保持心态上的年轻。阅读徐安玲的故事,希望引发的不只是钦佩,而是对照人物产生一种反思或危机感,从而也让学习成为自己的日常习惯。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梁冰 黄志航
统筹: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