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在这个冬天,要烧一把什么“火”?
贝壳“力量”:破除旧生态,建立新秩序
文|潘永堂
中国房地产的冬天,真的来了!
看起来,这个冬天还会维系较长的时间!
不过也有人在冬天里,看到了春天的希望,这就是存量房市场。
据国际权威数据统计,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新房开工量趋于平缓,进入下行通道,存量房市场开始兴起,来完成整个市场的供给,存量房将会逐步取代增量房市场。
在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刚刚突破8000美元,2017年中国已有24个城市进入存量时代,2018年预计超40个城市二手房交易会超过新房市场……不仅二线,而且核心三线不久也会迎来存量时代——在一手新房市场依旧陷于限购、限贷、限售泥沼时,存量房的春天,到来了?
谈到存量房市场和这个市场的从业者,一直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话题,二手房行业相比于普通行业有三个巨大的不同:
这几乎是唯一一个、完全依赖人力的万亿级产业;
这是一个完全建构在“信任“基础之上的特殊行业;
这是一个小企业占绝对主流、分布绝对分散的产业,即使是行业霸主链家,市场份额也仍未超过20%。
从第一点来说,实现二手房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人力的基础,是最大程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二手房市场,更需要的是对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完善,实现对人的约束。
从第二点来说,二手房交易过程涉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不对称,二手房从业所赚取的佣金,本质上是为填平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而付出的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的信任,是客户愿意付出这些成本的基础。怎样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怎样让自己成为被信任的平台和品牌,是每一个有所追求的经纪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三点来看,众多中小中介、海量经纪人之间,存在着严重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非常严重,吃差价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也严重影响着地产经纪行业及从业人员在社会上的观感。
二手房经纪行业,“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异巨大:
卖家秀里,它应当是基于信任基础上的服务行业:二手经纪的收益来源,应当是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回报,即所谓“佣金”。
而在买家秀里,它充斥着的是虚假房源、不透明交易、吃差价……很多购房者宁愿付出两年的等待时间去选择售卖期房但过程相对透明的新房物业,而不是即买即住的二手房,也正是出于对“套路”的畏惧。
链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个迷局:
“真房源”三个字一出,一定程度是在动摇这个行业的潜规则、改变行业既有逻辑。而当你在购房前习惯性地打开链家APP去查询真实成交价,意味着链家的透明交易已经深入人心。
“不吃差价”的承诺,似乎也让行业内较高中介费显得可以被接受。
从中介费到数据争议,链家曾经饱受争议;
从“零中介费”到“反链家联盟”,链家也曾遭遇对手一次次“围剿”,其中各种曲折无需赘述,但链家确实不错地活到了现在。
而链家老板左晖更堪称是二手房乃至房地产圈内最闲不住的一位:
从行业内大手笔并购到开启互联网化步伐,从坚守线下门店覆盖到率先启动贝壳等互联网服务平台……
链家和左晖,为行业贡献了更多的模式和可能性。
2018年世界杯期间,“贝壳找房”成为央视曝光率最高的企业之一,“贝壳找房”在那一个夏天广为天下知已成事实。
贝壳找房,就是今年4月,由链家网正式宣布升级而来。
近来,贝壳选择在成都、西安举办发布会,与当地多家主流经纪品牌达成合作,开启“大西南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贝壳发布数据称:至2018年底,贝壳陕甘宁三省连接门店近750家,经纪人6000余人。短短大半年时间,贝壳的“星星之火”,似乎已成燎原之势。
关于贝壳,官方的定义是“贝壳找房定位于技术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赁等全方位的居住服务。贝壳找房通过ACN合作网络,打破行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让房源、客户和经纪人之间构建无缝的高效“交互平台”。”
在老潘看来,贝壳所在做,正是在瞄准二手房经纪行业的三大痛点,力图做到三点:
破局人力
重塑信任
链接行业
这三者既是针对C端的客户,又是针对B端的成千上万的经纪公司,可以称之为2C+2B模式。
在老潘看来,贝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家公司,确是称其为一个平台更为合适。
平台化是行业升级的必然。
比如今天无论出行领域,旅游领域、零售领域、酒店领域、社交领域等等都快速出现了平台化的企业,包括滴滴、优步、携程、facebook等
贝壳以其平台和品牌力,重新聚集经纪人,并以ACN合作机制将其深植体内的分工协作基因,重新“移植”给经纪人们。
经纪行业非常依赖人,但依赖的是“专业的人”。
贝壳所做的,就是对经纪人实施专业赋能与制度赋能,一方面通过完善的规则确保真房源、全共享。另一方,在引入专业可惜提升经纪人职业技能的同事,确保经纪人合理利益,保障经纪人的从业稳定性。
从专业度、稳定度两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标准。
二手房市场之所以乱象频出,缘由在于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巨大的信息鸿沟与信任鸿沟。
贝壳,拥有“真房源”、“不吃差价”的品牌背书,在做好对经纪人、对经纪公司底线要求的基础上,让渡品牌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信任重塑的作用。
而贝壳从原有链家体系内抽调了精干的管理队伍,他们都是行业里深耕了10年以上的资深人员,他们去实地帮助合作商家,将多年的运营方法论传授给商家。
信任,不只来自贝壳本身,也来自于合作者。
“贝壳陪审团”和“店东管理委员会”,就是贝壳与合作商家的契约保证。
店东管理委员会是一个确保各商家利益可以得到合理平衡的制度,其成员由入驻品牌店东民主投票选出,让所有加入平台的品牌都能参与平台规则的完善和协调。
借鉴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所建立的“贝壳陪审团”,则是为了实现对经纪人的利益保证。
所有入驻经纪品牌的经纪人都可以自愿报名通过一定的考核成为陪审团代表之一,来处理经纪人之间产生业务争议,监督平台运营管理,保障品牌、经纪人、消费者等各方权益。
贝壳的“百城陪审团计划”提出,将于2019年在全国100座城市落地。
众所周知的是,在二手经纪市场,信任是最宝贵的财富,争议也是最常见的场景。
店东管理委员会和贝壳陪审团,就是图从商家、经纪人两个维度,打通行业壁垒,重塑相互信任。
贝壳,还要做经纪行业的“阿里巴巴”?
贝壳平台或将成为“房地产经纪领域的阿里巴巴”,即贝壳平台像阿里巴巴平台一样,所有的商家在上面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商品和服务买卖,让消费者
可以在一个集中平台就可以看到他所有想看的“房子”及相关的居住服务;
可以选择更高评级的“品牌商家”服务;
也可以选择信用分更高的“经纪人”咨询房子、享受他的专业服务。
同时,贝壳平台还强调对品牌商家的赋能,这又是与京东的差异所在。
显然
让消费者享受更有品质、更有效率的服务;
让经纪品牌能有更多房源,加速成交效率,支撑自己做大做强;
让经纪人更加专业化、稳定化、收入均衡化;
让整个地产中介交易有规则、有品质,有效率
最终贝壳成为推动地产经纪行业生态进化的孵化器。
总结经纪行业的前进路线图,这是一个从产品战,到品牌战,再到标准战,最终继续回到服务战的闭环过程。
贝壳所承载着的不仅是企业平台化之路,通过从竞争到竞合的方式,正在轻装上阵,更是这个冬天里,行业的一把火。
END
专注地产50强之变
地产总裁内参
努力为地产总裁提供“有嚼头”的内容!
A,趋势篇:中小房企还有未来吗?
1,林中预测中国楼市:2019年稳,2020年转,2021年启
B,标杆篇:30强房企们,他们在干嘛?
1,金地 从600亿到1000亿,金地仅仅用了1年
2,融侨 凶猛闽企中,谁是另类“克制者”?
3,万科 万科的下一步棋
4,万科 张纪文:5年后万科或许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6,恒大 7大哲学,支撑恒大10年从17亿到3734亿蜕变
7,旭辉 旭辉林中:6年50亿到600亿的战略复盘
8,正荣 新正荣的下一步棋
10,中海 中海地产,如何打造地产"利润之王"?
11,福晟 黑马福晟:冲千亿的生长逻辑
12,招商蛇口 招商蛇口:干了1件比冲千亿更重要的事
14,仁恒置地:仁恒:有一种房子叫"住了后都说好"
15,金地:7大借鉴:房企冲刺千亿的"金地样本"
16,龙光 龙光地产=成本高手+盈利标杆+轨道地产专业户
17,融创:不惧调控,孙宏斌的6张底牌 |潘永堂
18,保利:10年涨25倍的保利地产:不像央企的央企!
19,阳光城:阳光城“双斌”的手术刀
20,SOHO: 潘石屹:玩了2年SOHO3Q,积累了10条经验
21,禹洲地产:林龙安:冲千亿路上的收并购隐形高手
22,旭辉 破千亿后,旭辉2018年的8个"变革"
25,中国金茂:中国金茂:半年241亿,跳出地产做地产
26,中南置地:剑指千亿,中南如何2年从42强到18强?
27,新城商业突围:2020年开业100座,年销1200亿?
28,佳兆业:8个问题“追问”佳兆业物业上市
31,融创"过冬术"
C,专业篇:房企如何打造“专业战斗鸡”?
1,营销力:上海万科:用先进"大数据"手段研究市场?
2,产品力:这家600亿的房企发布了一套产品白皮书
3,产品力:第四代住房革命,建筑业或迎100万亿风口
4,营销力:3万人爆场,三四线楼盘如何未卖先火?
5,营销力:【狼者融创】7大维度解读“融创版营销”
6,豪宅产品 顶豪下一站:奢侈品
7,组织管控 任正非:砍掉高层手脚、中层屁股、基层脑袋
8,利润力 都是豪宅老司机,为何利润、规模差别那么大?
9,并购力 融创“并购王”是如何炼成的?
10 产品力 如何打造一个均价50万\平米的顶豪?
11,投资力 拿地如此重要,BOSS要敢给投资总"加薪"
12,产品力 杭州万科:住宅"22条军规"背后的5大策略
13,营销力 精准营销元年:写给全国地产营销总的一封信
14,社群力 奥伦达部落:“社群运营之父”炼成记
15,资本力 碧桂园CFO吴建斌:把融资成本降到5%
16,产品力:在深圳,这套豪宅窗外风景"值半个亿"
17,产品力 产品是良心,万科史上最详尽产品细节图谱!
18,产品力 这家2100亿房企,发布了"产品服务新主张"
19,豪宅力:美国曼哈顿豪宅考察交流13个心得|潘永堂
20,产品力:苦行僧碧桂园:3000亿级房企的产品力
21,并购力:孙宏斌的并购:你学不会 | 潘永堂
22,社区服务力:冬天来了,看融创的"秘密武器"